后现代教育导向下的智慧图书馆发展生成机理与要素系统构建

2020-11-28 07:19许正兴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河海大学管理学院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20年6期
关键词:后现代馆员要素

许正兴 (1.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2.河海大学管理学院)

当前,信息技术的智能化发展正引领着我们不断走向智慧经济时代,而作为后工业经济上层建筑的后现代知识观不仅强烈地冲击着传统教育的客观主义认识论基础,也促发了以智慧为宗旨、以对知识的创造性运用即 “转知成慧” 为导向的后现代教育生成,导致了教育宗旨、教学对象、教育价值评判等多层次的系统转型与深度变迁。作为后现代主义思想在教育领域的渗透和扩张,后现代教育是在对传统理性教育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形成的,其强调的多元智能、有机整合等一系列教育理论不仅适应了当前终身学习型社会的发展需要,也对当今图书馆的资源建设、组织管理和工作模式等产生了巨大影响,进而推动了智慧图书馆的发展。

诚然,在后现代知识基础和智慧主题的通约共洽下,后现代教育与智慧图书馆的相关研究不断升温,论文的数量也明显增多。但笔者经过调察发现,目前学界对智慧图书馆的研究方向相对狭窄,缺乏相关理论尤其是后现代教育理念的系统化研究。因此,笔者通过对智慧图书馆和后现代教育的内涵分析及理念整合,以 “转知成慧” 为导向探究后现代教育观下的智慧图书馆生成机理,并通过智慧技术、智慧馆员、智慧管理和智慧服务4 个关键要素及其间的结构关系构建了智慧图书馆的多维要素系统模型,以期为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发展提供全面的理论指导,也为后现代教育改革实践提供具体的路径支持。

1 后现代教育观与智慧图书馆的分析比较与关联整合

1.1 后现代教育的智慧缘起与流变

就字面意义而言,后现代教育观是后现代主义所提倡的教育观。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以求异性、非理性、非连续性、不确定性为特点的哲学文化思潮,对现代主义所倡导的主体理性至上、绝对客观真理、既定或确定性科学知识等原则和权威话语进行了尖锐的反驳、颠覆和消解。[1]然而事实上,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的否定是建立在批判性继承、辩证性扬弃的基础之上的,因而作为对现代科学主义、 实用主义、工具主义等教育弊病及其异化前提的批判和反思,[2]后现代教育就是要通过从科学到人文、从解构到建构等教育教学方式的演化、修正和完善,将对现代理性的客观知识批判性转换为对后现代主体性智慧、个体性生命的终极教育关怀,进而提供一种如何体验存在和解释世界的全新范式。

表 现代教育和后现代教育的范畴与范式

由上表不难看出 “现代教育— 后现代教育” 始终围绕着 “知识— 智慧” 的范畴更迭进行范式转换。正如后现代教育家怀特海批判现代教育的知识理性淹没了人文智慧的能动创造力,[3]后现代教育就是要超越这种知识与智慧、科学与人文的二元对立,实现由客观知识到主体智慧的 “转知成慧”。

而智慧图书馆不仅通过智能情境感知、大数据分析等智能技术构建了多元、个性化的 “转智” 平台,还基于语义2.0 的神经网络、AI+ 云计算等智慧化工具增进了 “知识意义内化” 的 “成慧” 支持。因此,智慧图书馆是后现代教育的理想活动载体和重要实践补充。

1.2 智慧图书馆的后现代内涵与演化

智慧图书馆的诞生源于后信息社会物联网、RFID 等移动互联技术。我国关于智慧图书馆的研究始于2010 年,严栋最先提出了智慧图书馆的定义,即智慧图书馆= 图书馆+ 物联网+ 云计算+ 智慧化设备。[4]随后,黄辉[5]、 刘喜球[6]、 陈嘉懿[7]等从物联网、可穿戴、移动信息等智能技术对智慧图书馆进行了扩充和完善。而伴随着近年来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智能化演进升级,学者们开始强调技术与理念、管理与服务等多维融合的综合性研究,注重智慧图书馆的全方位、立体化建构与系统模式转型。马捷等运用系统研究法从智慧建筑、智慧管理、智慧服务等方面打造了智慧图书馆功能结构的理论框架;[8]王静等运用区块链等技术,从智能技术、智慧文化、智慧管理等方面探讨了面向多元服务的智慧图书馆协同治理机制;[9]张沁兰等基于霍尔三维理论设计了包括时间、逻辑、业务等的智慧图书馆多维结构模型,[10]为智慧图书馆的整体构建提供理论参考。

上述研究不仅对智慧图书馆进行了全视角剖析和多层次解读,也反映出其从传统单一静态化向后现代动态多元化演变的发展历程。然而综合来看,关于智慧图书馆的研究较多从技术应用角度强调智能信息化功效,忽视了从用户需求层面分析智慧服务的理念及价值,智慧图书馆是以书、人互联的智能技术为基础,以 “转知成慧” 的智慧服务为取向。因此,以点燃读者智慧为目标的智慧图书馆与以培育学生智慧为导向的后现代教育在共同的智慧主题下的交洽不可避免,尤其在技术理性至上的今天我们更有必要彰显智慧图书馆 “转知成慧” 的人文价值,因而智慧图书馆的完善和发展也必然少不了后现代教育观念的融合与引导。

2 后现代教育导向下智慧图书馆的发展理念与生成机理

2.1 从 “统一完人” 到 “多元全人”——教育目标评价下智慧图书馆的主体性

现代教育学的代表人物赫尔巴特不仅将教育当作精准和明确的科学命题进行分析和评判,还据此预设了全科统一发展的完人主义理性人格标准。[11]然而,后现代哲学对人才的评价是多维的,正如知识不应只关心真理,还应关心正义、幸福和美。教育目标除了显性知识的 “言传”,还有隐性知识的 “身教”。因而作为一种建设性的后现代全通教育不强求每个人都得到完人发展,而是在承认差别性多元智慧、尊重个体性优势的前提下综合培养与造就博雅通识、全面发展的十字型多元全人。作为通识教育场所和综合知识课堂的智慧图书馆也正是以包容差异、追求个性、崇尚自由的全人教育为指向,依据每个个体的智力特点等开展相关的主体性建设与智慧服务。后现代教育导向下的智慧图书馆绝非单一被动地接收和传递信息,而是借助多元化、个性化的智慧服务方式促进读者主动探究、主动开发知识,激发主体智慧的创新价值。这不仅印证了后现代教育所强调的人在知识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性建构作用,突出了人的智慧与创造力,也进而揭示了图书馆理应承载的主体智慧理念和人本精神内涵。

2.2 从 “单向授受” 到 “交互对话”——教学关系方法下智慧图书馆的主体间性

在立足于基础主义、本质主义的现代科学教育范式中,教师作为教育的既定主体和知识的唯一中心,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而作为受教育客体的学生个体的智慧能动性却消解于知识授受式的教学方法中。作为对传统哲学及现代主义心物二元论的本质揭露与批判,后现代教育最重要的方法论之一,即是否实现了从主客二分的知识授受转向主客交互的主体间智慧的对话和反思。

在将事物的主体间联系作为其本质性构成的后现代有机教育情境下,教师应是内在于情景的领导者,而非外在的专制者。后现代开放性教学语境不仅促进了传统师生分立的 “独白授受” 向后现代师生 “交互对话” 的教学方式变迁,也为重新认识和发掘师生共情中的个体意义建构提供了多元、平等和自由的后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愿景。

据此,后现代教育导向下的智慧图书馆也应视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关系为不同目的和需求的主体间的平等对话,后现代视野下的智慧图书馆服务方式也应从权威独断走向协助共谋,从而推动传统知识的单向授受转向智慧主体间的多元交互。

2.3 从 “结果预成” 到 “过程创成”——教育发展趋向下智慧图书馆的超越性

后现代非理性主义、非逻辑主义认知把知识的本质理解为一个多元互生的不确定性发展进程。后现代教育也主张以知识的生成过程代替知识的生产结果,把确定性结论的知识预成转换为无限发展的智慧创生。因而正如后现代教育强调教育应以培养创造精神为重点,[12]创造既包括怀疑、批判、反思等非理性精神,也包括想象、直觉、顿悟等非逻辑过程,其培养的关键是改革和再造世界的批判思维。这既是开放教育系统观下强调个体的社会性和差异性,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于求异、创新人才的本质需求。相应的,后现代教育导向下的智慧图书馆要以转知成慧为宗旨,服务于更高实践层次上人的智慧创造力开发,它不仅以多元解释框架实现科学逻辑理性与境遇情景理性的后现代语境统一,也凸显了处理预设与生成关系的动态发展理路和从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的智慧超越品质。

3 后现代教育导向下智慧图书馆的多维要素系统模型建构

3.1 技术要素

作为图书馆工具理性的技术既是其立馆之本,也是其发展之先。近年来研究个体学习动机、习惯、行为等信息的大数据分析和学习反馈技术的发展与完善不仅驱动了当前教学从基于主观经验向基于客观数据的评判标准转换,也为推进按需订制的多元智能的后现代全人教育改革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和硬性保障。据此,后现代教育导向下的智慧图书馆不仅是一个泛在化数据收集、集约化信息分析的技术架构平台,还应是一个个性化知识加工和整体性 “转知成慧” 的系统工程。它不但要通过其特有的智能情景感应、智能环境监控、智慧按需推送等技术为实现个性化服务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还要借助语音识别、学习分析等嵌入技术追踪、捕捉读者的阅读倾向和行为变化。此外,还要利用文本过滤、图像计算等算法建立语义标签、关系图谱,并以可视化方式对不同模型下的读者群体提供相应的智慧阅读服务策略等。

3.2 管理要素

教育环境分为场所、设备等外环境和制度、精神等人文内环境两大类,其渗透程度决定了人性物境或物性人境的转换效力及方向。如果说人与物关系维度的技术要素代表了生产力的外部驱动支撑作用,那么人与人关系维度的管理要素则起到了内部驱动软性生产关系的支持作用。同样,对于建基于人书相联、人人相连、人与设备相连的智慧图书馆而言,无论哪种形态的智慧图书馆建设都必须以智慧管理的交往理性为前提,在相应组织结构及管理模式等人文内环境的同步匹配和协同支持下才能实现。

伴随着智能技术而兴起的人机交互系统,智慧图书馆从一开始就开启了智能资源管理、智慧流程管控等智慧管理内环境改造进程。而后现代教育和管理理念的演进则更进一步推进了智慧管理的结构优化和系统创新。首先,以后现代教育有机联系为导向的图书馆智慧管理应当坚持馆员与读者主体间的有机统一,在增进读者和图书馆员积极性的基础上进行人性化管理;其次,依据后现代教育倡导的多元校本管理,积极健全读者反馈机制,认真倾听差异、边缘化的话语,加速扁平化的组织管理结构改革;最后,智慧图书馆不仅要在人与物的情景感知、书与人的互联互通等基础上实现知识与人参与协商的机制整合,还应以大数据智能预测、算法分析等科学决策工具促进传统图书馆从经验管理转向智慧治理,[13]进而实现全向关联、诊断反馈的智慧管理结构重组及模式重构。

3.3 人文要素

正如创新螺旋理论将人视为创新经济的驱动轴心,[14]作为创新主体的人不仅能确保创新资源的有效整合,还可支持其高效转化。同样,就智慧图书馆系统要素来看,技术、管理、资源、空间都是以人为最终指向的:智慧馆员既是服务管理主体,也是其他要素建设的基本出发点与根本驱动力。人才是图书馆的核心要素。而随着后现代教育与人文智慧理念的相互交融,智慧图书馆生成了新一代的智慧馆员。其中,后现代过程教育导向下的智慧创新型研究馆员持续追踪学术发展最新动态、不断调研相关领域的热点问题,以理论智慧引领服务管理与思想创新;后现代情景教育导向下的智慧应用型技术馆员主动聚焦最先进的智能技术,积极解决数字化建设中的信息网络等问题,以技术智慧支撑图书馆精准分析和情境服务的完善升级;后现代有机教育导向下的智慧嵌入型学科馆员不仅负责读者的信息素养培训,还根据学科需要跨界开设馆外相关课程讲座与文化活动,以实践智慧促进图书馆际服务和综合业务的拓展。

3.4 实践要素

就智慧图书馆内在要素的微观系统关系而言,智慧服务不仅是智慧馆员价值理性的实践所在,也是智慧管理 “交往理性” 的具体行为载体和实际效能体现,而各种智慧技术也都是智慧服务的工具理性载体。因此,基于实践理性的智慧服务是智慧图书馆构建的根本目的。而从教育发展的宏观趋势来看,为适应当前知识频繁更新、技术日新月异的后信息社会发展,世界各国已将 “学会学习”“学会改变”“学会创造” 等后现代思想品质列为教育培养的核心素养。由此,后现代 “有根教育”“全息教育”“通识教育” 等应运而生,而其所强调的知识自主建构与综合文化素养等也恰与智慧图书馆所倡导的创造性知识运用与能动性智慧转化等服务理念相互吻合。因而,作为智慧服务宗旨的 “转知成慧” 就是后现代教育背景下智慧图书馆发展的终极旨归。在此意义上,如果说后现代教育是一种智慧有根的文化体认与反思,那么作为后现代有根教育导向下的智慧图书馆就是使 “文化继承和创造成为可能的社会机关”。[15]它不仅可以使集群感知更广泛,互动共享更深入,还可以通过智慧服务的品质与境界激发读者参与实践的智慧,还将推动图书馆从数量规模扩张转变为质量内涵的提升。

据此,我们应在智慧服务的基础上积极发掘具有实践内涵的后现代生活教育场景,充分开展和发挥图书馆教辅活动等隐性育人的作用。如,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分析结果为用户推荐个性化阅读和为教师提供课题申报咨询;结合课堂教学就不同阶段的读者需求开展各种主题讲座;以真人图书、漂流阅读等创意分享活动增进学习氛围,提升参与者的实践智慧和自我效能等。教师、馆员和学生在共同的知识探索中以思维火花碰撞溢出智慧,进而使图书馆从传统狭义的个体知识学习和传播场所升华为广义跨学科嵌入和综合性文化实践的智慧场域。最终在客观知识主观化、个体知识社会化的智慧服务实践中彰显智慧图书馆 “转知成慧” 的后现代超越性永恒追求。

4 结论

综上可知,智慧图书馆的系统结构要素既相互依托、又相互促进,共同构建了后现代教育导向下的智慧图书馆的多维要素系统模型。其生成逻辑为:与智慧科技需求相对应的人文智慧新理念创生了智慧新馆员,新馆员的组织发展需求催生了智慧新管理,而其综合实践的智慧服务应用需求又反馈和激发着新技术的开发。因此,服务需求导向下的智慧技术要素是图书馆的硬性保障、智慧技术引领下的智慧管理要素是软性模式支撑、智慧管理驱动下的智慧馆员要素是图书馆内生发展动力、智慧馆员综合实践打造出的智慧服务应用则是图书馆发展的最终目的。

图 智慧图书馆系统要素关系模型

模型中的科技要素 “硬智慧” 和人文要素 “软智慧” 相辅相成。如,高素质智慧馆员在提升组织管理策略的同时也带动智慧技术和空间服务的发展;而良好的技术设备条件又反过来支持高质量的技能教育培训,确保高素质智慧馆员队伍建设,进而提升图书馆管理和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
后现代馆员要素
《坠落的人》中“拼贴”的后现代叙事意义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90后现代病症
基于人本理念的高校图书馆创新管理探讨
探讨党校图书馆馆员的工作素质及培训策略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实现高职图书馆长远发展与青年馆员自我实现协调统一
《宠儿》中的后现代叙事策略
也谈做人的要素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论图书馆馆员领导及其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