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在课堂上走出教学互动的误区

2020-11-28 07:29尹利军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41期
关键词:方法策略

尹利军

摘  要:互动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认清课堂教学互动易存在的误区,并采取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互动组织策略应用课堂教学中,才能走出课堂教学互动的误区。

关键词:走出;教学互动误区;策略;方法

课堂教学互动简单地说就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一切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既充分发挥老师的积极性,又充分调动以学生的积极性。其教学行为全员参与性,以学生为主体,进而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探索性,达成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

一、课堂教学互动存在的误区

1.误区之一:片面强调“动”的互动

有些老师认为,互动教学就是老师和学生都要“动”起来,具体表现为形体与嘴要动起来,不“动”就不是互动教学。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就是通过“提问、回答”方式来实现教学互动。他们认为“提问、回答”次数越多,教学互动效果就越好。有时在设计提问时对提问的启发性和技巧关注度上有欠缺。但是如果仅仅追求“提问、回答”的次数,而不关注提问的质量和效果,那么实质上与传统课堂教学并无两样。因为在这种提问互动中,学生依然处于被动地位。作为一种互动方式的提问,应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2.误区之二:没有真正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要想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老师需要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老师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会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使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活跃、学习主动。若探究提问时,不注意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对回答不出或回答错误的学生冷言冷语,不仅会造成课堂气氛紧张,而且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打击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甚至使学生产生对立的情绪。学生可以大胆质疑,甚至和老师争论问题,这是激励学生愿意“动”起来很重要的因素。老师要尽力做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参与者、倾听者和指导者而不是领导者。老师要主动激发和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让他们觉得有“话”要说,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状态,主动地去探索求知。

3.误区之三:面向部分学生的缺场的互动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有互动的机会,在互动对象的选择上,老师会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给予不同学生不等的互动机会,即课堂教学是面向部分学生的。有些老师可能会说: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这样做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因材施教。倘若如此,那么,课堂中的某些学生则被无情地边缘化了。我们认为教学互动是“一视同仁”“不分差别”地与所有学生的互动,而不是“有选择”地针对某些学生的互动,不然课堂教学互动就成了面向部分学生的缺场的互动。课堂教学互动应使每一位学生都获得知识并得到发展。课堂是属于集体的课堂,老师是属于集体的老师。

二、课堂教学互动的组织策略

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互动组织策略是实现走出课堂教学互动误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

1.疑问:有效互动的起源

问题是学生思维互动的发动机。课堂教学的互动往往就是始于问题、为解决问题而开展的活动。没有问题的互动就像没有油的发动机,最多只是形式上的互动,没有思维上的实质互动。问题又何来?通常是由老师来提。对老师提问来说主要是注意两方面:怎么提和提什么。有效互动的提问重在引导,要避免大量的一问一答和一问齐答,提的问题要紧扣教学目标、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同时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学生的知识增长点创设问题情境。

2.对话:有效互动的重要方式

课堂教学是以对话为主要互动渠道的学习过程。所谓对话,是指老师和学生基于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谈和倾听而进行双向沟通的方式。课堂上互动不起来,在很多情况下,问题就出在对话上。这要做到: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发表意见,允许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允许不同的学生发表意见。

3.非言语沟通:有效互动的重要手段

有效互动不是单一的依赖语言的活动。在课堂教学互动中,除了言语沟通之外,还有大量的非言语沟通。课堂上的体态语言交流、书面语交流。在互动中加入非言语沟通,就会使枯燥的互动顿生生命活力,其互动效果自然妙不可言。体态语与有声语言之间互为补充、相互配合,才能更具体、真切地交流互动。

4.信息化技术:创新互动的手段

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可更好地在共享、开放的状态里进行互动。通过网络的载体(如组建微信群、建立教育博客、论坛等)或多媒体技术。这样建立的互动是不受任何时空限制的,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建议,学生之间展开讨论,总结事实真相等。

三、课堂教学有效互动的方法

1.预设有效互动支点

要切实搞好课堂教学互动,就必须要有互动预设。在课堂教学设计时,就要结合课堂教学目标、教材、學生实际、教法等,预设好“如何互动引入?何时在课堂中互动?怎样互动?在结尾如何互动?是否要延伸互动?”等问题。预设互动的要点是:“多预精用,弹性设计。”多预精用是指预设时多准备几种互动方案,在互动的形式和内容上都要多元化,但在课堂教学时,要根据课堂实际,精挑细选地用。弹性设计是指根据课堂的多变性、生成性,在设计互动活动时要考虑“不同人的发展”而因人设计学习目标,考虑“不同人的认知”因人设计互动内容、互动形式。

2.优选有效互动节点

“问题”是教学互动得以开展的条件和基础。确保互动式教学的实施,老师课前必须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实施计划,立足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互动问题。一是“动”在教学热点上。选择大部分学生熟悉,最好是热点、关注度比较高的问题进行互动,有利于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二是“动”在教学重点上。老师必须吃透课程标准和教材,把握重点、难点,,同时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生成知识,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动”在教学疑点上。教学中应抓住学生容易生疑的知识点设计互动问题。对于疑点,学生往往比较敏感,围绕疑点问题开展互动,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凸显学生主体性

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得到落实和凸显,既是互动式教学的内在要求,也是学生能力发展的需要。教学过程是一个全息的过程,要促使每个学生、老师积极参与其中,而决不能只局限于老师与个别优秀学生之间。对于不主动发言的学生,老师应触动其积极思考回答问题。只有保证互动教学的全员性、广泛性,才能实现教学互动向更深更广的方向拓展,所有学生的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猜你喜欢
方法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学习方法
用对方法才能瘦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
Passage Four
上台前,你用什么方法消除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