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登高,层层推进
——《登勃朗峰》教学探微

2020-12-02 20:19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湖学校蒋金涛
青年心理 2020年24期
关键词:吐温车夫编者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湖学校 蒋金涛

《登勃朗峰》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一篇游记,文采斐然,文笔幽默,读来令人忍俊不禁。马克·吐温用他那具有魔法的如椽大笔带领读者一步一步登临峰顶,他笔下的美景也随之次第展开,奇人奇事也扑面而来。

《登勃朗峰》是部编本语文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文章。本单元是游记单元,这是编者一次开拓性的创举,本课是新入选教材的课文,可供借鉴的参考资料极少,这既给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同时也给教师的创新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登勃朗峰》被安排在本单元第三课,课型为“自读”;前两篇课文为梁衡的《壶口瀑布》和马丽华的《在长江源头格拉丹东》,课型为“教读”;本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是阿来的《一滴水经过丽江》也是“自读”,所不同的是《登勃朗峰》一课编者安排了“旁批”。

编者如此安排有何用意?如何理解编者的匠心?如何领略马克·吐温的幽默?如何带领学生一路登临勃朗峰欣赏瑰丽奇特的风景?我进行了如下的探索。

一、作为自读课文,必然不同于教读课文,必须要让学生自主阅读

《教师教学用书》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本身阅读难度并不大,应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教学重点可以放在帮助学生选择阅读重点,指导学生自主阅读。”那本文的阅读重点在哪里呢?显然在描写勃朗峰的景致上,具体到课文就是第3—6 段,不但写出了勃朗峰的高大挺拔、直入天际,也写出了勃朗峰的云蒸霞蔚,满目华彩。细细品味,作者写得极有层次,犹如登山,拾级而上,一步一步地把读者引入奇美无比的勃朗峰巅。先是远观,突出勃朗峰的威严之势、王者之风,一个“独踞苍穹”,就可以秒杀众峰。接着稍近一些,描写周边众峰,仍然粗犷描绘,只是连用两个比喻,“突出巉岩的陡峭、山峰的怪异”。待到逗留高地之时,开始集中笔力描写景物,大写特写峰巅云霞,写云霞的色彩斑斓、清淡柔和,写云霞的精美柔细、宛如游丝,写云霞的瞬息万变、洁白轻薄。最后以为作者笔力不继之时,他却奋起笔锋,施展妙笔,写自己的感悟,以肥皂泡作喻,引出一连串的联想,从另一个角度表现勃朗峰的美景,读之令人心驰神往、拍案叫绝。

《登勃朗峰》被安排在本单元第三篇,体现着编者的匠心,它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单元共四篇课文,前两篇是教读课文,后两篇是自读课文,这《登勃朗峰》虽是自读,但是书上有旁批,编者在暗示读者,如何实现从“教读”到“自读”的切换,有了前两篇教读课文的讲授,又有了这篇带有旁批文章的学习,一步一步过渡到第四课的学习,难度虽然在加大,但是方法也在增多,学生的自信心也在加强,这就有效地过渡到学习课外游记了,很好地贯穿了三位一体“课内教读—课内自读—课外阅读”的教学目标。这就犹如登山,步步登高,层层推进。

二、既然是游记作品,就必须按照游记的要求讲出游记的特点

那么学习“游记”到底要学习什么呢?单元目标明确提出:“学习本单元,要了解游记的特点,把握作者的游踪、写景的角度和方法,并揣摩和品味语言,欣赏积累精彩语句。”学习游记第一步就是找游踪,即“所至”,通过游踪就可以看出作者的移步换景,可以窥见作者的审美取舍。《登勃朗峰》的游踪在课文第一、二、三、五、七、十一段六个段落中有很清楚的交代,具体来说就是:先坐火车去马蒂尼—翌日早晨八点多便徒步出发—取道黑首,抵达高地—过V 字形山口—拾级而上—逗留高地—向山下的阿冉提村进发—沿河谷前往沙蒙尼途中—到达沙蒙尼旅馆。如果精简一下,有几个非典型的地方可以省去,最后过滤下来的结果可以是这样五个:先去马蒂尼—其次取道黑首—再次登临勃朗峰—接着抵达阿冉提—最后到达沙蒙尼旅馆。这些游踪清楚地告诉读者上山下山的经过。

学习游记的第二步就是找“所见”,即作者在游程中目睹的山水景物、风土人情等,这是文章的主体,是血肉。而“所见”一定是能够涵盖课文内容,也一定是能够体现作者旨意的。有了“所见”,“所感”也就随之而来。例如:第一段可以用“络绎不绝”来涵盖,理由是:这个词写出了登山的人很多,有徒步的,有乘坐马车的,有骑骡的,两类人上山方式不同,感受也不同,有对比的意味在内。而在下山部分,作者“画风”大变,不再是稳步渐进,而是步步推进,狂飙突进,风驰电掣,和上山部分形成对比。在笔法上,作者也随之改变。上山作者用散文笔法,绘制山中奇景,引发颇多感慨。下山则用小说笔法,描述奇人奇事,颇富传奇色彩。第七段可以用“美餐一顿”来涵盖。理由是:写了下山之前的修整,着重写了车夫的纵饮和车夫朋友的畅饮,为下文车夫纵马飞车和他的朋友的自我标榜埋下伏笔,运用了细节描写。

三、马克·吐温的游记中渗透着风趣幽默元素,可供借鉴

马克·吐温是十九世纪欧美作家中少有的热衷于旅行的人,他的足迹不但遍布美国东西海岸,还遍游世界各地。他一边走来一边看,一边思索一边写,创作过多部游记作品,本文就是他欧洲旅行游记中的一篇,也是非常精彩的篇章之一。众所周知,马克·吐温的小说讽刺性是很强的,游记虽然不能特别体现其讽刺艺术,但只要细加品味《登勃朗峰》,仍然能够感受到他那独有的幽默风格。

游记不仅要向读者展现所游之地的风景画,更要向读者展现所游之地的风情画。要做到这些,都离不开作者的细致观察和描摹。不论是大刀阔斧的写意画还是巧妙细腻的工笔画,作者都运用自如、得心应手,另外他还在文中多次运用自己熟悉的方式幽他一默。例如:开篇就说自己和朋友徒步上山轻松自在,可以随时避暑歇息,但有些游客乘车骑骡,为了物有所值只能焦炙于火辣辣的艳阳之下。两相对比,一种揶揄嘲讽之态就跃然纸上了。又如文中的“勃朗队长”由于畅饮的原因,说话颠三倒四、酒意十足。明明是法国人,却说德语;明明是德语,但是标点系统却和法语毫无两样。这种夸张荒诞的插曲,幽默效果就浓浓溢出纸面了。

马克·吐温出生在一个贫穷家庭。他妈妈是一位特别聪明的女性,只要马克·吐温耍小聪明,他妈妈总是能发现,但她不会直接指出马克·吐温的错误,她总是通过质朴幽默的言语诱导让马克·吐温自己承认,这些都给马克·吐温日后的写作撒下了种子。在《登勃朗峰》中,他的个性经历在文中也有所投射。例如:车夫喝酒时是纵饮,酒气熏熏,略显醉意;驾车时是飞车,一路颠簸,一路飞奔,有时一两个轮子着地,但大多数时候是腾空而起。换作一般游客,早就提心吊胆、魂飞魄散了,哪还有心情和他搭讪,可他是马克·吐温,他骨子里有的是幽默,他只把这当成是一次奇特的旅行,当安全抵达旅馆后,他还幽默地认为这是老天的有意安排。

四、充分利用部编本教科书中的助读系统,用好旁批,启发思维

部编本教科书有一个十分突出的亮点,那就是“助读系统”丰富:单元导读、课前预习、书下注释、内页插图、阅读提示、书中旁批等等。这都体现了教科书不仅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材,更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材的理念的转变,也体现了教材要从教师引导学习向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的转变。《登勃朗峰》的旁批设计非常精彩,应该善加利用。

旁批是教材编者为文本所加的注脚。既能够给教师以借鉴,也能给学生以启迪。能够让学生在预习(包括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激发思维沉淀思想。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旁批就是指导学生读书动笔以及如何动笔的一种极好示范。

书上的旁批共有六个,分两类:问题类、点评类。各有三个,刚好平分秋色。这些旁批言简意赅,点到为止。有的能够引发学生的阅读思考,有的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有的能够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例如:课文第一段的旁批“为什么作者认为骑骡乘车的游客可怜可悯”?这就需要学生细读文本,给出答案。又如:第九段的旁批“旅途中不只有风景,奇人奇事亦可乐也”,就很有概括性和哲理性。学生可模仿书上的旁批给没有旁批的段落写个旁批,透过旁批可以看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以及概括能力等等。例如:第二段旁批可以这样写:风景,俯视、环视皆是秀色;感官,视觉、听觉各有不同。第八段旁批是:车夫让我们不要浮躁,我们有浮躁吗?除了学写书上段落没有的旁批,还可以针对书上已有旁批的段落进行重写。重写有两种形式,一种形式是书上是问题类的还写问题类,是点评类的还写点评类,另一种形式则是相反,把书上问题类的改成点评类,点评类的换成问题类。例如:第一段本来是问题类,现在换成是点评类:物有所值者,可能适得其反。第十一段本来是点评类,现在换成问题类:为什么说这是老天有意安排的?例如:第五段,同是点评类的可以是:我见江山多妩媚,料江山见我应如是。换成问题类可以是妩媚者?抑或妖媚者?通过这样的旁批,学生的兴趣也被激发了,思维也得到了锻炼,表达能力也强化了,可谓一举多得。

《登勃朗峰》是一篇少有的前后内容和笔法都不一致的文章,初读有点古怪,如入深山,不知所踪,待抓住了阅读本文的四条路径,就会拾级而上,步步登高,饱览勃朗峰景色的奇美,群峰的奇险,云朵的奇幻,车夫的奇人,经历的奇遇了。

猜你喜欢
吐温车夫编者
《翼教丛编》编者问题考辨
晏子的车夫
马克·吐温:辣你没商量
人力车夫
胡适笔下的“人力车夫”
王子与贫儿(上)
看画
马克·吐温与理发师
你是第几个车夫?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