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教学:用小说的方法教小说
——以黄厚江《猫》课例为例

2020-12-02 20:19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湖学校
青年心理 2020年24期
关键词:共生小说老师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湖学校 查 洁

黄厚江老师作为全国教育名家,在本色语文教学理念的基础上衍生出一种新的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方法——共生教学。“共生教学着眼于学生学习过程的体现和改善,着眼于教和学的融合,着眼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素养。”它的基本特征就是在阅读中教阅读,在写作中教写作,用阅读教阅读,用写作教写作。我有幸在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学校观摩了黄厚江老师给初一学生上的一堂小说课《猫》,充分感受到黄老师共生课堂的魅力。

郑振铎的《猫》收录于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重在培养学生默读阅读习惯,让学生学会把握文章思路的基础上,形成尊重动物、善待生命的意识。《猫》是一篇非纪实性的小说,是在往事基础上的虚构与想象,人物原型也是从大众典型性格中塑造出来的。黄厚江老师在熟悉文本创作背景的前提下,带着对《猫》一文的自我认识,用小说的方式教小说,解释文章情节的巧妙与刻意,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深刻思想,感受典型人物形象带来的身份共同感。

一、构建树式结构,对话式共生教学

曹文轩在《小说门》中曾说道:“任何一部小说都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一个优秀的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总能独具慧眼,不按部就班,抛弃传统的三要素教学(情节、人物、环境),转而根据小说特点,整合三方面内容,抓住把手阅读小说和教学小说。下面一起来看黄老师是如何表现的。

师:现在我们给三个猫分别取三个名字,我们一般的做法是根据猫的外表的特点,颜色的特点,同时高要求还要根据猫的性格的特点,第一只猫的外形特点在哪一小节?

生:第一小节。

师:花白的毛,很活泼,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常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现在我们可以来说下这只猫,什么颜色?

生:花白色,白雪球似的。

师:对,“球”很好,这个“球”告诉我们他形体比较?

生:圆润。

师:哎,“圆润”这个词很好。好,第一个猫就叫花球。花球这个名字取得很好,不仅说明了他形体上的特点,还说明了性格的特点。

生:活泼。

……

师:花球、皮皮黄、小忧郁,从时间角度看,是先后关系,从另外一个角度,他们三只猫构成了环环相扣的一个故事。读小说不能拆开来读的。三个猫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

黄老师选取小说中对猫的刻画作为共生原点,组织教学活动:学生默读课文,寻找课文中描绘猫外形特征的语句,从而根据猫的行为动作判定猫的性格,最后给猫分别取一个专有、个性的名字,形成对猫这个主要对象的初步认知。在《猫》的教学过程中,他设置给三只小猫取名的环节,随后引导学生寻找文中主要人物对三只猫分别是何态度。

师:小说里还写哪些人?

生:三妹、作者本人、作者妻子、李妈。

师:一个是从故事的情节来讲,第二个从最主要人物的魅力角度, 第三个从主题上来讲。从这三方面来讲,你们觉得谁重要呢?

生:三妹最重要。

师:那我们来想一想三个猫的命运在整个小说里来最能打动我们的,表现作者主题的是谁的命运。

生:小忧郁。

师:命运的结局是谁造成的?

生:“我。”

师:小说里的“我”是不是等于作者?

生:是。

师:有没有人认为不是的,小说里的“我”不是作者,小说里的“我”都是作者编的。小说里的“我”的重要,一方面表现了他决定三只猫的命运,其实他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贯穿全文。

黄老师带领学生在默读过程中从“假爱”猫的三妹、细微处流露真情的张妈,摒弃其他边缘人物(妻子、母亲、李嫂等),一步步聚焦到本文的情感主线——“我”。这是树式课堂结构的生长性特征,教学的主线并非铺陈开来的,而是分步展开推进,需要“旁逸斜出”的“节外生枝”,追求鲜活的教学细节,从而展开“片片绿叶”,形成一个茂盛的“树式”教学过程。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一直使用师生问答的教学模式,摒弃了独白式教学中教师单方面输出的局限性,加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快速性。

二、阅读共生,确定主词,挖掘人物

教师都十分注重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一起进行共同阅读,设置各种活动进行人物形象解读,领悟各色人物背后的内在意蕴。黄老师帮助学生进入本篇小说所营造的世界里去,注重学生阅读的初体验,从不去否定学生的答案,而是从旁不断引导,成功地抓住小说的关键,在设计环节过程中,巧妙地引领学生筛选、确定出人物特点的“主词”,从而快速、精准地锁定教学的重点。

师:我们一起读一下结尾,“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生:写的是小说里面的“我”的心理想法。

师:对,写的是怎么样的心理感受?

生:难过、惭愧、自责,不舍、后悔……

师:丰富的心理感受,其实就是主题的表达蕴含在里面了。前文有没有写到心里感受呢?

生:“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在第二小节。

师:别的段落还有吗?

生:我也怅然的,愤恨的,在诅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

师:从小说里头有好多都写“我”的心理感受,到过来这些心理感受起什么作用呢?

生:过渡,承上启下。

师:是的,所以从小说的主题和结构来看,“我”最重要,这是一篇小说文体,小说里的主角是猫,小说里写动物为主体的,往往动物也是人。我觉得这三只猫也是人,而且就是我们班里的人。

……

黄老师运用师生对话的方式,在阅读中相互碰撞、交流、激活、丰富,形成活的阅读教学。本文使用了叙事学上的内聚焦视角,借“我”之口叙事,由“我”的眼关照所有,也由“我”的情感的变化曲折,带领读者领略真正的文本主旨。这是一个知识分子的自省意识和悲天悯人的宽厚情怀,由一个小猫的惨死引发出深切的悔恨。本段教学设计的最后,黄老师并没有戛然而止,而是转而向更深层次出发,得出:“小说里写动物为主体的,往往动物也是人。”这样的人生真谛。

三、激活共生现场,促进共生过程

对《猫》一文的主题思想,学界多有争议,分为“动物弱小论”和“人性批判论”。黄厚江老师针对文本中“我”对三只猫命运的情感变化,进行了深入的人性剖析,把文章主题定义为“人性批判论”。如何将艰深的人性批判,教授于涉世未深的学生,是一个难点。

师:把自己当成小说里的人物读一遍,你从下面三种猫中选一个和下面人物中选一个,以这个猫的口气跟下面的人物说两句话。请这位同学说一下,你选哪只猫呢?

生:我把自己当成皮皮黄,想跟三妹说话。

师:那你把我当成三妹,你来说。慢一点。说前是不是应该叫一声,而且要很亲切。

生:喵,三妹,对不起,我不应该调皮捣蛋的。

师:其实我也有不对,你这么调皮,应该教育你的,让你懂得安全意识。现在的主人对你怎么样?

生:现在的主人一直在虐待我。

师:不要因为爸爸妈妈宠你,你就乱跑,丢掉之后你会哭的。

生:我想把自己当成小忧郁。想跟主人公“我”说话。你为什么要误认为我偷吃了呢?

师:我是有根据的啊。

生:那你为什么要给我打上标签呢?你应该思考下来,然后再去证实我是不是偷吃了。

师:现在我已经明白了。

生:你现在冷静下来,可以去想想,你改变自我。我是不是会原谅你呢?

师:是的,下一辈子我们还是做主人,好不好?大多数都会选择皮皮黄,以前大家都喜欢小忧郁,小说里的悲剧都是最有感触的。

黄老师抓住小说的特点,让动物“活”过来,不再是从“我”的单一视角看问题。在此教学活动中,黄老师使用了多种激活共生现场的方式,如设置情境,让学生“变成”某只小猫进行对话;提出问题,让学生反思“小忧郁”被冤枉的原因;比较差异,让学生独立思考不同答案之间的内在联系。黄老师曾说:“追求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互相激活、共生共长,追究语文课堂教学在自然状态下生态繁荣的教学方法。”

黄老师的《猫》的课堂教学最后让学生们探讨了书本上一只小猫的插画是不是“小忧郁”时,他说道:“忧郁是不是从眼睛中看出来呢。我到处找猫的照片,生活里找不出小忧郁的照片。为什么呢?原来人们都喜欢活泼的可爱的花球一样的猫。”这正是黄老师教学高于其他老师的一点,在不断引导学生提炼文章主旨的同时,升华学生看问题的深度,教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文章,将复杂的人性放到共生教学中来,激励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小说阅读者。

黄老师的共生教学拥有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小说教学要抓住小说教学规律,突破传统教学方法,在共生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不断提升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的策略,以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猜你喜欢
共生小说老师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在体验中走向共生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建筑与环境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