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音乐活动 落实音乐要素
——小学音乐课堂活动设计的教学应对

2020-12-03 06:39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东御桥小学
青年心理 2020年25期
关键词:乐曲要素舞蹈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东御桥小学 张 雯

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准备更多音乐活动任务,能够快速启动学生的音乐思维,并在活动实践中感知音乐要素,内化音乐认知。学生对音乐活动有特殊敏感性,教师要注意筛选活动形式,让学生在聆听、观看、想象、演绎等活动中发展学科能力。音乐活动带有互动性、开放性、灵动性等特征,符合学生音乐学习基本要求,教师做好活动预设和组织,能够为学科教学注入丰富活力。

一、聆听活动,在对比中感知音乐要素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在音乐教学中启动聆听活动是首要选择,教师在活动设计和组织时,要关注音乐要素的落实。首先是为学生投放一些聆听的问题,要求学生在问题探究中感受音乐要素的存在。问题设计要体现梯度性,观照不同群体学生的学习基础,顺利启动音乐思维;问题设计还要有探索性,能够为学生提供深入研究的动力支持。其次是组织学生展开对比聆听,通过设计对比点,要求学生在反复对比聆听中找到音乐要素,这样的音乐学习会更专业,对音乐要素的落实有更多帮助。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下册《鸟店》是一首管弦乐曲,教师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乐曲音频材料,并给学生布设了聆听任务:这首乐曲表现了多种情绪,如“紧张”“安详”“欢乐” “优美”等,在聆听乐曲时,要根据乐曲表达情况,将这些关键词进行排序操作。教师开始播放乐曲,学生一边聆听一边排序。学生根据聆听情况做出了排序操作,教师要求学生展示排序情况,学生大多意见相同:安详、宁静—欢快、优美—紧张、恐惧—欢快、优美。教师再次布设聆听任务:再次聆听乐曲,创编音乐故事,这首乐曲表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展开你的想象,设计这个故事的主要情节和内容。学生接受任务后,再次进入聆听环节,并展开课堂讨论。教师深入到学生讨论互动之中,对学生个性设计和理解做出对应指导,确保学习活动顺利推进。

教师为学生设计了聆听活动,给学生创造难得的学习体验机会。特别是聆听乐曲创编故事,这对学生是有一定考验的。学生对音乐故事还比较陌生,虽然能够对旋律和情感做出准确判断,但要创编故事,其要求往往是超出学生认知范围的。因此,这要求教师深入到课堂之中,对学生进行个性指导,为学生带来有力支持,确保故事创编活动顺利进行。教师给学生布设具体聆听任务,这是比较明智的规划,学生有了明确的分辨方向,自然能够顺利进入到音乐情境之中。

二、观看活动,在分辨中体味音乐要素

音乐活动中启动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这是最为常见的教学操作。教师借助多媒体强调展示功能,对音乐作品进行视听化处理,可以给学生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带来冲击。教师要设计观看要求和提示,要求学生注意做出细微分辨,体味音乐要素的现实存在。教师借助网络搜集视觉化的音乐作品,能够为课堂观看活动带来更多音乐作品,让学生有更丰富的观看体验。如果有需要,教师也可以发动学生借助网络展开音乐作品的搜集,并借助信息共享平台形成互动交流,在分辨中感知音乐要素。

学生对音乐电视有比较高的接受度,如果教师能够借助多媒体播放歌曲视频材料,可以给学生造成视听冲击,其助学效果也会更为显著。在欣赏《布娃娃》这首歌曲时,教师先自弹自唱,要求学生关注歌曲的旋律和情感特点,在课堂讨论时,学生能够从个人角度展开解读。为给学生传递更丰富信息,教师用多媒体播放MTV的《布娃娃》,学生一边聆听,一边小声学唱。教师引导学生诵读歌词:“天上的雪悄悄地下,路边有一个布娃娃,布娃娃,布娃娃,你为什么不回家?……”学生逐渐对歌曲有了一定了解,其体会也更为深刻起来:有妈的孩子是个宝,没有妈的孩子是根草。我们希望天下的孩子都能够有完整的家。教师组织学生尝试唱这首歌,并在速度和节奏方面做出具体要求,让学生细细回味歌曲内涵。

教师利用音乐视频展开教学调度,给学生提供更多感知歌曲的机会。学生看到了画面,其直觉让学生快速进入情境之中。教师从歌曲情感角度展开引导,因为有画面的支持,学生情绪顺利启动,对歌曲中的布娃娃产生无限怜悯之情。教师的引导,给学生更多启迪,让学生能够联系现实生活展开思考,让更多孩子都能够有幸福的家。这是从更高境界展开的鉴赏分析。学生视听感觉都比较灵敏,教师针对性地布设,其助学效果也更为鲜明。

三、想象活动,在思考中建立音乐要素

音乐形象的建立离不开想象,在音乐作品欣赏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丰富而有创意的想象和联想,对音乐作品展开多重思考和比对,理解作品内容和形象,在多重欣赏感知中建立音乐要素。音乐想象有不同感知渠道,小学生音乐基础比较低下,难以自然形成音乐要素有形认知,教师要针对学生音乐学习基础,展开对应设计和有效引导,让学生深度思考,并自然建立音乐要素关联性认知。音乐作品有丰富内涵和广阔外延,教师利用渐进式问题展开引导,可以矫正学生想象思维,自然建立音乐要素概念。

音乐欣赏有多种信息攫取渠道,学生音乐基础不在同一水平之上,其音乐感知也呈现差异性,在音乐欣赏引导时,教师需要观照更多学生的学习基础,从落实音乐要素出发,为学生设计更多想象的内容,这样可以给不同层次学生提供更多学习空间。在欣赏《牧歌》时,教师先为学生播放视频,从视听角度展开引导:内蒙古大草原广阔无边,这里的民歌也是非常高亢和豪迈,反复聆听这首歌曲,其音色、力度、和声等方面有什么特点?发挥想象力,结合相关画面展开深入思考,歌曲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学生根据教师引导开始聆听歌曲,并进入到联想想象环节。课堂交互时,学生开始了想象展示:“歌曲旋律非常动听,我仿佛看到了遍地的牛羊,还有那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放牧的牧民骑马驰骋在草原之上,蓝天白云格外醒目。……”教师让去过草原的学生讲述欣赏体会,学生踊跃发言,课堂展示成为故事发布会,学习气氛浓重起来。

教师为学生投放了视频材料,给学生多种感官带来信息冲击,特别是歌曲的旋律具有更强穿透力,成功激活学生想象思维。在学生欣赏展示时,教师给予更多提示,让学生顺利进入音乐展示环节。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呈现个性化,对音乐要素的感知和内化都比较到位。特别是情感方面的体验更为深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未必有多深刻,只要能够让其心理形成触动,让学生自然进入音乐世界之中,从中感受音乐的魅力,这便是有价值的音乐欣赏学习。音乐有丰富内涵,不同受众群体有不同感知体验,教师从这个角度展开引导和调度,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启迪。

四、演绎活动,在体验中内化音乐要素

学生对音乐演绎活动有特殊参与兴趣,教师在准备演绎活动时,要对学情有比较到位的了解,以便做出最为适合的教学设计。小学生对小合唱、音乐剧、轮唱、重唱等表演形式最为熟悉,渐渐失去了参与热情,教师需要有创新设计,让学生有焕然一新的感觉。歌伴舞、歌唱+造型、歌唱+伴奏(律动)、对唱等,都是具有调动力的演绎形式,学生对这些活动有更高接受度,教师需要针对学生学习需要做出积极探索,以顺利启动学生学习思维,有效落实音乐要素。

在欣赏小提琴曲《苗岭的早晨》时,教师先组织学生聆听音频材料,然后对乐曲音乐要素进行针对性讨论:这首乐曲由几部分组成?其节奏、旋律有什么特点?表达了苗族人民什么样的生活面貌?学生开始了讨论,很快就达成了共识。为给学生提供更直观的感知,教师设计了一个创编演绎任务:依据这首曲子旋律特点,设计一段舞蹈,表现苗族人民的生活状态,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开集体表演。学生听说要自行创编舞蹈和演出,都好像有些为难,表情很困惑。教师打开多媒体,播放以《苗岭的早晨》为音乐背景的苗族舞蹈视频,学生观看特别认真,很快就学习了不少舞蹈动作。在学生集体创编过程中,教师深入到学生群体之中,给学生提供更多到位的指导,确保舞蹈编排顺利推进。经过一番努力,学生创编的舞蹈纷纷登场亮相了。教师组织展开课堂演绎活动,学生都能够兴致勃勃地参与到活动之中。虽然舞蹈动作难以整齐划一,但课堂学习气氛火爆,学生从创编演绎中获得的音乐感知是极为丰富的。

教师利用舞蹈编排为教学引导契机,给学生设计了带有挑战性的训练任务,从学生学习表现可以看出,教师教学设计和引导是极为成功的,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获得更多心灵触动。由此建立起来的音乐感知是丰富的、深刻的。学生对舞蹈的认识呈现差异性,有舞蹈基础的学生只占一部分,让学生自行创编舞蹈和演绎舞蹈,其操作难度的确比较大,但这种欣赏形式是经典的设计,其助学效果是突出的。教师合理运用教学手段展开欣赏设计和组织,能够为学生带来全新欣赏体验。

音乐活动形式众多,教师在具体设计和组织时,需要关注音乐要素的体现和落实,引导学生在参与活动时,展开对比、分辨、思考、体验等活动操作,以顺利构建音乐要素认知基础。学生是学习主体,在音乐活动中要突出其主体地位,教师不仅是活动的发起者、组织者,还应该成为参与者,与学生一起活动,这样可以掌握学情,对活动作出积极调控,形成崭新的学习感知。

猜你喜欢
乐曲要素舞蹈
学舞蹈的男孩子
舞蹈课
父与子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悲伤的乐曲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2015年6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STORIES ABOUT FAMOUS PERSONS
练乐曲vs基础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