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活动策略探究

2020-12-04 13:45甘肃省陇南市礼县第四中学焦为民
青年心理 2020年17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概念素养

甘肃省陇南市礼县第四中学 焦为民

在初中阶段,数学课堂的教学理念是:让每位学生愉悦地学习知识,积极探究数学变化,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不仅能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灵活地把知识应用于现实之中,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从而为他们高中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

一、初中数学教学现状

初中是连接小学和高中的阶段,学生初中数学学习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高中甚至未来的数学学习。但是,当前却存在着以下问题:课堂教学不够生动、数学概念一带而过、不重视学生探究和推理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变式的课堂训练等。这些都会影响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进而无法有效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数学教学。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吸引他们的课堂注意力。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开教学,把那些教学时不能讲得清楚、透彻的知识变得直观、清晰,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让他们对知识一目了然,激发学习兴趣,使其更好地体会和领悟数学思想与方法。另外,还可以借助于生活实际来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能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就会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的方方面面,发现生活中蕴含的数学乐趣。

在讲解“从算式到方程”知识点时,教师说道:“同学们,我们从初中算式中学习了用算术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那么又能否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答问题呢?如果可以,又该怎样来解呢?”看着学生渴望的眼神,教师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来引导他们思考,即:学校的环形跑道周长为400m,那么沿着跑道跑多少圈可以跑完3000m?这是一道非常简单的试题,有的学生用初中所学算式就能进行简单解答,但此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尝试设出未知量来思考如何列一元一次方程,再进行计算。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带领他们快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有效激发了个体探究欲望,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二)重视概念,探究本质

概念是知识的高度概括和抽象,学习起来非常困难,但却是知识学习的基础。只有掌握了基本概念,深挖其内在含义才能理解相应的知识,更好地认知和掌握数学知识,提升数学综合素养。初中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较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讲清楚概念,对概念进行宏观探析,引导学生掌握和挖掘其内涵,帮助他们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习惯。

如在初一阶段,学生会接触到正负数的概念,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提供一些与正负数概念相关的例子,如温度的零上与零下、仓库货物的进与出、银行存款与贷款等,借助这些实例来引导学生理解正负数概念的本质,使他们从感性认知过渡到理性认知,从而加深对概念的认知,降低学习的难度。借助于例题,教师能够讲清概念的形式,突出概念学习中需要注意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抓住概念的本质,有效提升概念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促使学生完成概念的理解与应用。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讲解时要关注概念例题的应用,加强概念知识的讲解,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

(三)课堂探究,培养素养

在新课改理念下,课堂探究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教学关键所在。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课堂探究能力,提高他们对知识的兴趣,引导他们进行探究和思考,在探究中体会到数学的乐趣,从中感悟到数学所带来的学习成就感。根据新课改理念和标准,有效数学学习并不只是单纯地模仿与记忆,而是要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由此可知,自主探究已经成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因此,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为核心,注重在探究中强化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个体探究能力,使每个学生从中都有所收获。

在讲解“有序数对”时,教师先用居民给供电部门打电话提供保修位置这一事例来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在开始授课后,让学生先观察电影院中的位置,并且定位第2 排4号和第4 排2 号;再观察班级座位平面 图 中(1,5)(2,4)(4,2)(3,3)(5,6),探讨括号内的数字所表示的含义,思考如何来定位教室中某个位置,排数和列数的先后位置对定位有何影响,并在图中出此座位,通过自主探究来获得答案。在理解数学知识后,学生主动探究得到有序数对的概念,掌握常见的确定平面上点位置的方法,再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之中。学生在本节课中采取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探究和学习常用表示点位置的方法,掌握和理解所学数学知识,大大提升对数学教材内容的理解程度。

(四)展开推理,提升能力

数学知识非常多,教师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讲完所有的知识,学生也不可能掌握海水一般多的知识,只能在不断学习中进行推理拓展以获取更多知识,要想学习更多的知识就要形成推理能力。因此,广大数学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多少,学生学多少”的模式,努力培养初中生推理能力,使他们具备主动获取知识与信息的能力,引导其进行深入学习,进而弥补自身的不足之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推理能力呢?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来为学生布置任务,使他们通过独立思考和推理来完成任务,形成自主推理的能力。

如在讲解“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类比、猜想、验证的方式来探索得到不等式的性质,初步感知不等式与等式的异同之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合理开展推理学习活动。在初步了解得到不等式性质1、2 和3 后,教师为学生布置几道试题,加大课堂训练力度,引导他们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试题示例如下:(1)已知x >y,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吗?x-6<y-6、3x <3y、-2x<-2y、2x+1 >2y+1;(2)班里的两位同学甲和乙在争论一道问题:甲同学说“5a>4a”,乙同学说:“这不可能”,你能否评论下这两个同学的观点哪个正确?为什么?请举例说明。这些试题激发了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有效提升了他们运用知识来开展逻辑推理的能力。训练量较大的试题促使学生对逻辑推理进行深入思考,每个学生都能从中有所收获。

(五)应用变式,灵活思维

变式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环节,在讲解变式的过程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使其能够掌握教材的重要内容,灵活应用数学知识,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变式训练帮助学生把握题目的本质,实现“以不变应万变”的教学效果,培养他们灵活应用数学技巧的能力,达到发散思维的效果。

如在“二次函数”的教学中,有这样一道问题:抛物线(a ≠0)中给出了a、b、c 的符号,学生根据符号来判断抛物线的开口方向,思考如何用上述三个字母来判断抛物线的对称轴位置、是否与x、y 轴有交点等。对于这样一类问题,学生如果单独思考要考虑很多因素,教师不妨让他们先总结其中的规律,根据规律来进一步应用,进而形成数学知识体系。规律型例题讲解是培养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的方法来揭示一类试题背后的规律,借助变式训练来发散学生数学思维,从而使学生能够独立解决遇到的新问题。数学解题规律好比学生解题的钥匙,唯有掌握钥匙才能快速、准确解答试题。

三、结语

总之,教师要注重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理念,使课堂学习更加符合学生学习需求,通过多元化教学手段来拓宽学生学习思维,发展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为之后高中数学学习做好铺垫。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概念素养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集合学习中的数学素养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幾樣概念店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深入概念,活学活用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