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跟热点 抢占先机:苏州台广播剧的成功探索

2020-12-05 08:42
视听界 2020年5期
关键词:广播剧丁丁苏州

曾 嘉

广播剧自1924 年诞生以来,受到大众的喜爱和认同,然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广播剧产业受到很大冲击。说到广播剧,很多人有些陌生,因为这个形态的声音产品逐渐边缘化,有些人甚至认为把一本小说进行分角色的朗诵演绎就可以称之为广播剧。造成这种尴尬局面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广播剧自身的局限性。广播剧的创作是一件费时、费力、费钱却很少能带来经济效益的事情,因此许多电台放弃这一节目形态。当下,广播剧还有存在的价值吗?其发展方向在哪里?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苏州广播电视总台广播中心运用广播剧的形式,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创作,在短时间内创作了《丁丁和爸爸》《都会好》《我有九个妈妈》《一个人的生产线》等优秀广播剧,这些广播剧紧抓抗疫宣传重点,记录疫情下真实感人瞬间,不仅助力了抗疫力量,也有效提升了苏州广播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一、最快速度出击,抢滩疫情广播剧市场

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苏州广播人除了立刻推出疫情期间的特别报道之外,还将目光投向了广播剧。相比日常节目来说,广播剧的形式轻松活泼,更加让群众喜闻乐见,也便于社区、邻里传播。因此,广播微剧《丁丁和爸爸》(20 集)应运而生,每集大约2-3 分钟,以父女对话的方式,通过家庭小事讲出一个个疫情防控的要点。该剧在2020 年1 月26 日开始创作,1 月28 日第一集就在苏州广播播出,1 月29日登上了学习强国平台,从剧本创作到录制播出,仅仅两天时间,打破了一般的广播剧需要精工细作、耗时较长的规律,另辟蹊径,挖掘出了广播微剧“与时间赛跑”的能力。

正是由于《丁丁和爸爸》创作及时、上线迅速,仅仅一周时间,全国就有五十余家电台进行了转播,累计触达听众2000 万人次,并且通过学习强国、央广云听、喜马拉雅等头部平台以及50 多个微信公众号转发,全网触达用户规模达到1350 万人,累计覆盖1.32 亿粉丝用户。

除了大范围的全国推广,《丁丁和爸爸》还制作了普通话版以及方言版两个版本,通过社区喇叭等线下播出方式,覆盖了苏州的58 个乡镇、社区,实现了疫情宣传工作的“到底到边”,达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在《丁丁和爸爸》系列剧推出大约一周之后,全国多家电台纷纷推出了以防疫为主要内容的各种广播微剧,一时间,广播微剧百花齐放,但此时再想做到大范围覆盖,较为困难。苏州广播快速反应,在疫情广播剧市场空白期占得先机,获得成功。

二、紧跟阶段热点,精准引导疫情期舆论

广播微剧《丁丁和爸爸》抓住了第一阶段疫情宣传的重点,并抢跑成功,这一点给苏州广播人带来了启发,因此在全国逐渐开始复工复产时,苏州广播紧紧抓住居家防疫逐步转向办公防疫的契机,再度以广播剧为载体,创作了广播系列微剧《都会好》(10 集)。

该系列以轻松诙谐的办公室故事为载体,将一个个办公防疫的重点要点嵌入其中,和《丁丁和爸爸》系列相比,《都会好》系列无论是在剧本创作,还是在演绎、制作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丁丁和爸爸》只有较为简单的父女对话,而《都会好》系列却有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更加注重剧中人物的角色塑造,每集长度为7-8 分钟。从形式上来说,《都会好》系列微剧更加具有广播剧的节目特征。

《都会好》系列微剧在创作完成后,除了在学习强国、央广云听、喜马拉雅以及听听FM 等平台播发之外,还在全国十余家电台播出,累计受众规模超过3000 万人次。

三、不断深入生活,与新闻事实同频共振

广播剧的创作不是闭门造车,而是来源于真实生活。疫情发生以来,新闻人物、新闻事件层出不穷:本来过年后就应该退休,但是遇到疫情却坚守岗位的社区工作者;准备春节领证,却被疫情推迟,两地加班的民警情侣;参加过抗击非典疫情,如今又第一个递上赴鄂请战书的主任医生……为广播剧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如何在这些素材中进行选择,什么样的创作能够深入人心,这是广播剧创作者所要考虑的重点。

广播剧和新闻不同,新闻只需要事实,而广播剧却需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二次创作,通过艺术加工反映更深刻的主题,因此在选材上有着特殊的要求。

在疫情期间的众多新闻素材中,有两个素材最为典型,一个是昆山5 岁孩子在家人相继被确诊为新冠肺炎隔离至定点医院之后,原来就诊的中医院的9 位护士组成“临时妈妈团”,24 小时陪护这个孩子一个多月,体现了特殊时期的温情;另一个是一家企业的老板,为了尽快生产出武汉医院急用的消毒设备,在一个工人都没有的情况下,自己开动生产线,日夜不休,最终按时完成订单,体现了困难当前的那份“舍我其谁”的道义担当。

有了新闻本体,还需要更鲜活的细节。在创作前,苏州广播剧的主创团队对十几位当事人进行了采访,通过走“近”人物,进一步走“进”人心。只有直击生活现场,才能获取令人动容的细节,体会打动人心的情感。最终,苏州广播人创作了广播剧《我有九个妈妈》(19 分钟)以及广播剧《一个人的生产线》(27分钟),分别于“三八”妇女节和“五一”劳动节播出,并通过学习强国以及央广云听进行分发。在互动平台上,众多发自肺腑的评论,让人感受到广播剧强大的感召力和生命力。

四、结语

2019 年12 月,“中国广播剧苏州创作基地”在苏州台挂牌,截至2020 年4 月,不到五个月的时间里,苏州广播人已经创作了近200 分钟的广播剧作品,有短小精悍的微剧,也有精耕细作的单本剧,通过这些尝试,苏州台也在寻找着新时代广播剧的生存之道。

猜你喜欢
广播剧丁丁苏州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苏州伴宅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广播剧还有前途吗?
耳朵里的声音大戏:新中国广播剧风雨历程
动物“叫”各不同
2018中国广播剧年会在辽宁丹东召开
一起去踏春
谈天气
神奇的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