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电视节目创意制作的“规范化”路径

2020-12-06 09:16顾蓉菲
视听界 2020年6期
关键词:脚本电视节目规范化

顾蓉菲

技术的裂变式发展深刻改变着我国当前的传媒环境,也深刻改变着媒介用户的观念和行为。电视行业在这场变革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身为主流媒体中的电视人,几乎无时无刻不在思考电视未来的坐标在哪里,思考如何激流勇进,如何趁势突围。近期的赴英培训,让笔者跳出惯常的工作圈,从另一个国家的电视行业角度出发,重新审视和反思这些思考,获得了新的感悟和认知。

作为全球电视节目模式输出大国,英国的电视行业运作自成体系,内部自洽的同时,又能很强势地完成全球输出,打造国际影响,这其中自然有不少值得研究的地方。然而,本文最想探讨的是,英国电视节目创意制作的“规范化”路径。

一、 创意诞生:是天马行空,更是科学方法

在英国电视业界,“创意”不是一瞬间的灵感迸发,而是一套复杂、系统的流程,一种科学方法。总的说来,创意的完整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分析、吸收、创造、评估、兜售,五个阶段循序渐进,缺一不可。

分析阶段,关键在于提出正确的问题。包括了解此次创意的诉求,搞清真正的竞争对手和受众需求,搞清利益相关者的需求,还需要在头脑风暴前,统一团队的思想,就节目形态、长度等达成基本的一致;吸收阶段,关键在于抛开思维定式,重新设定出发点,用英国电视人的话来讲,在此阶段,要把自己变成“一岁的孩子”,完完全全跳出以往的舒适区,用全新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把想象力发挥到极致;创造阶段,关键在于运用好“刺激物”随机关联法,引爆脑中的新奇想法,所有参与头脑风暴的小伙伴在该阶段不可以否定对方的想法,只能在肯定的基础上新增建议,享受思维混乱和迷失的过程。

如果说以上三个阶段,鼓励天马行空,鼓励所有的靠谱与不靠谱,那么从第四阶段“评估”开始,英国前ITV节目研发部主任便给出了一套专业、详细的评估方案。具体说来,评估的维度有:节目主题是否有共鸣性,节目的时效性强不强,节目设定是否让用户既熟悉又陌生,节目的故事性强不强,节目是否能拍到有趣的对象,节目是不是清晰明了到可以用一句话概述清楚,节目预算如何,节目是否适合频道受众,节目的实操性如何等等。一个个维度分项按权重打分,以便从数十个创意想法中挑选出最佳方案,接下来再系统梳理这个最佳方案的思路,在保护创意中最原始最重要特点的前提下,从社会洞察、目标受众、角色设定、节目主题、节目情景、节目故事、节目场景、节目风格、节目视觉效果等各方面细化方案,从而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节目方案,再进入兜售阶段。

此外,英国在制作节目宝典方面发展非常成熟,可以高效地将创意变为具象、可执行的规范文本,进而产生经济价值。对于节目模式采购方,他们会提供非常详尽的节目宝典,并且通过指派飞行制片人等方式帮助采购方最大程度完成节目的本土化操作。

由此可见,在英国电视业中,即使看似天马行空的创意背后,也有着科学的流程控制和系统的评估体系保驾护航。正是“规范化”的标准,真正让诞生创意成为一项可持续、可复制、可学习的技能,这才是英国节目创意能够持续输出的关键所在。

二、 节目录制:是导演艺术,更是规范文本

此次培训中,有一天半的时间,我们在学习一门叫作“音乐脚本制作实习——制作电视节目执行脚本”的课程。授课老师是一名资深大型直播晚会总导演,他以音乐直播节目脚本为例,为我们讲授了在英国是如何运用电视执行脚本,真正将节目录制变为一场纯理性的感性输出。

拿一首歌的录制脚本举例,脚本以专业人士划分的本首歌的节拍为统一量化单位,脚本内容细化至镜号、机位号、每镜的拍摄景别、拍摄角度、拍摄方式、拍摄几小节、音乐节拍、歌词、导播切换符等。录制时,分别由专人在导播间喊节拍和镜头提醒,各机位摄像只需看一份自己机位的执行单,导播只需严格按脚本所标写的切换符在固定节拍或歌词处进行切换。所有一切如一台精密仪器般运作。

在这套体系中,导演的才华体现在分镜脚本的设计上,而非体现在节目录制的临场发挥中。一份严丝合缝的执行脚本,保证了每个工种在看到它的同时,就已清楚自己到哪一步该做什么,也保证了团队里即使有人临时缺席录制,也能很快找人替补而不至于大受影响,因为这份严密的脚本指示了一切。

看似“呆板”、缺乏发挥空间的音乐录制脚本,其实也体现了英国电视行业“规范化”的工业流程:以规范文本实现录制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极大程度降低沟通成本,保证节目高效制作。

三、 资源管理:是公开透明,更是精细分工

英国电视业制播分离发展成熟,在2003年政府出台的《新通讯法》中明确规定电视节目版权归制作公司所有,这大大促进了独立制作公司的创意动力。

在英国,制作公司和电视台的供需方式公开透明。所有电视台的官网都有委托定制专栏,上面写明了电视台对所需节目的具体要求,包括频道定位、内容形态、节目时长、播出时段、目标受众、节目预算及采购编辑的联络方式等信息。此外,BBC等大台会定期召集知名独立制作公司开会,公布近期采购意向等。独立制作公司能够从多渠道、多方面获悉电视台的招标信息,根据需求有的放矢进行创意和兜售工作。除了供需透明外,制作公司的利润赚取也公开透明。电视台为节目创意买单时,制作公司提报的预算中,制作费的10%作为利润是行业公认。正是供需以及成本管控的公开明晰,有效保护了创意的持续诞生。

外部供需规范,内部管理则分工精细。此次培训有门课叫“制片管理”,讲的是英国电视节目如何管理预算及团队资源。其中让笔者印象深刻的是单说“执行制片”这一角色,就细分为音乐制片、数据制片、劳务合同制片、生活制片等多个种类。在英国电视节目制片管理中,各级角色有着详细、明确的责任清单,权责清晰分明。

不论是对外还是对内,“规范化”的标准和体系让英国电视节目资源管理科学且高效,为电视行业的良性运转提供了一份重要的保障机制。

英国电视节目创意制作的“规范化”路径,带给我们最核心的启示或许是,越在当今传媒业经历深刻变革的市场环境下,越要不忘初心,守土有责,拿出电视人的坚韧和风范,用专业去面对挑战,越是新技术高速发展,新媒体层出不穷,电视人越要明确自己的坐标,以开放的心态、最核心的优势去拥抱变化,赢取未来。比起学习英国电视节目的创意制作模式,如何借鉴英国电视的“规范化”运作思路,营造尊重创意、保护创意、让创意可生长可持续的行业环境,打造充满自信、充满理性、敢想敢干敢试错的团队资源,或许是更值得长久思考的问题。

猜你喜欢
脚本电视节目规范化
时间都耗在表表、牌牌上 变味的规范化令人厌烦
谁“捆住”基层的手脚?——泛滥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自动推送与网站匹配的脚本
地方立法调研规范化建设探析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
举一反三新编
计岁的规范化与年谱编纂体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