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广电+直播带货”的创新之道

2020-12-06 09:16陈永峰
视听界 2020年6期
关键词:广电主持人电商

陈永峰

近年来,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各类新技术迅猛发展,以操作简单、营销精准、互动性强、变现能力强、影响深远为特色的直播带货风靡大江南北,成为电商新风口。而与此同时,受新兴媒体不断挤压,传统广电主流媒体面临传播渠道狭窄、传播手段单一、受众流失严重、影响力式微的窘境,亟须找到突围手段。如火如荼的直播带货,成为其尝试的突围手段,这也为广电媒体融媒改革注入了活力。

2020年,徐州广播电视传媒集团广播中心也推出了“爱心助农 ‘杏’好有你”“同心富民”等10多场直播带货活动,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和较高的关注度,提升了自身的影响力。

一、直播带货备受广电主流媒体青睐的原因

当下,“广电+直播带货”风头正劲,运作日臻成熟,很多广电主流媒体把直播带货当成重中之重,投入更多的人力财力物力,期望获得更多回报。广电主流媒体为何如此看重直播带货呢?

(一)履行社会责任的内在要求

作为党的“喉舌”,广电主流媒体在我国媒体生态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履行社会责任是其获得社会支持的前提,是提升自身影响力和传播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摆在其自身面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应当看到,随着媒体融合深入推进,媒体社会责任的内涵、形式、边界都发生了改变,而直播带货凭借自身具有的产销助农、品牌强农、带动经济复苏和乡村振兴等公益特性,成为广电主流媒体履行社会责任的一种新形式、新载体。

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许多实体行业遭受重创,各级媒体站在助力经济复苏、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角度,布局直播带货的愿望会更强烈。

(二)深入推进媒体融合的有力武器

近年来,随着全媒体不断发展,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媒体具有覆盖范围广、传播速度快、交互性强等优点,在内容生产、平台运营、媒介语态、传播手段等方面表现出色。传统广电媒体纷纷主动拥抱新媒体,比如建立“两微一端一抖”,期望变挑战为机遇,实现逆势突围。随着5G时代到来,在消费升级的风口下,直播带货成为广电主流媒体融合转型的新抓手和突破口。

(三)在变革中逆势突围的重要抓手

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前,一些电商平台和主流媒体已经开始试水直播带货,并且取得不错的业绩。艾媒网的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国内直播带货的市场规模为190亿元,2019年增长到了4338亿元,翻了20多倍。该机构预计,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增长到9610亿元,再翻一番。[1]

数字的背后,折射出直播带货这种数字化营销模式蕴藏了巨大潜力,这也是广电主流媒体纷纷布局的原因。直播带货被称为媒体转型的下一个风口,是广电媒体在融媒体变革中逆势突围的重要抓手。

二、“广电+直播带货”的优势

(一)广电主流媒体具有公信力

广电主流媒体作为党的“喉舌”,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传播主流声音、引导社会意识等方面主导地位显著,备受受众信任,进行直播带货时,公信力强、权威性高、可信度高。

(二)广电名主持人自带流量

主持人是广电媒体的核心资源,广电主流媒体为了确保直播带货活动取得预期效果,一般都会派出知名主持人出镜直播,知名主持人自带流量,会把自己原来的粉丝导流到直播的电商平台,从而确保了人气。

(三)广电主流媒体直播带货具有人文性

广电主流媒体人才资源丰富、内容生产能力强,其开展的直播带货活动,不仅仅卖货,还在直播过程中融入对商品详细信息、厂家企业文化、产地风土人情等方面的介绍,满足受众多方面的需求,彰显人文性,提升了受众的购物体验。比如,在“小朱配琦”的直播带货中,央视主持人朱广权全程妙语连珠,“烟笼寒水月笼沙,不只东湖与樱花,门前风景雨来佳,还有莲藕鱼糕玉露茶,凤爪藕带热干面” ,这些张口就来的金句,彰显出浓浓的文化范儿,受众在这种情境下购物,感受大为不同,满足感更强。

三、“广电+直播带货”的创新之道

尽管“广电+直播带货”未来可期,但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它目前还只是处在初步摸索阶段,面临的困难不少。广电主流媒体进行直播带货,必须认清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公信力优势、媒体经验、粉丝基础是其优势,但仅有这些远远不够,毕竟电子商务和媒体运营是两个不同的领域,壁垒差别很大,专业媒体去做直播带货,受制于行业资源、人才、资金、市场化运作等方面,风险很大,困难很多,所以必须以新的思维方式、新的运作模式来推进直播带货。

(一)强化主流媒体责任担当

直播带货是在媒体融合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广电主流媒体履行社会责任、助力经济发展、服务群众生活的一种手段,也是广电主流媒体拓展传播渠道、创新话语方式、增强传播效果、实现逆势突围的一种自我革新方式。作为主流舆论和官方话语的广电主流媒体,一定要保持清醒认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强化责任担当,以强大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因此,在开展直播带货活动时,要杜绝低俗媚俗庸俗,不能用过多的商业气息和娱乐元素消解自身宝贵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二)把握直播带货风口进行创新

1.借力外部力量

广电主流媒体可以和有电商基础与经验的供货商、第三方电商平台及网红主播进行合作,以便节省人力、资金成本,提升直播带货专业化能力。

2020年以来,徐州广播相继开展了“一分钱剋起来”等多场直播带货活动,借力有直播带货运营经验的供货商和第三方电商平台,节约了成本,提升了效果。由徐州广播知名主持人搭档徐州当地网红主播宋超等,一起出镜直播,主持人的粉丝与网红主播的粉丝相互聚合,产生了“1+1>2”的效果。

2.打造自身品牌

品牌是成功的关键,广电主流媒体要想在直播带货领域取得长远发展,必须结合实际打造自己的项目品牌和主持人品牌。应集中优势力量重点打造出几个叫好又叫座的品牌项目,形成特色和口碑;应重点培养一批业务功底扎实、受众欢迎的直播带货主持人。导购、房产、汽车等栏目的广电主持人,更有培养的空间,可将他们原有的节目粉丝成功导流到电商平台,实现双赢。主持人在直播时,还要想方设法提升受众的消费感受,激发他们的参与和购买热情。

3.强化平台联动

广电主流媒体的优势在于宣传,而在媒体融合时代,只有各传播平台联动发力,才能形成强大的宣传攻势,确保信息到达率。2020年以来,徐州广播打造的几场直播带货活动,均通过广播节目、微信、微博、开吧APP等平台进行了聚合式预告宣传。多平台发布、全媒体触达,融合传播效果明显,多场直播带货活动的观看量均突破80万人次。

(三)精选行业产品,有效规避风险

直播带货所涉及的行业和产品众多,对于广电主流媒体来说,不应“捡进篮子都是菜”,而应“提着篮子去选菜”,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基础上,要选择符合自身定位和大众期待的行业和产品。此外,应回避那些容易出问题和纠纷的行业或产品,谨慎选择供货商和第三方电商平台,尽可能规避风险。

(四)做好售后服务,完善应急处理预案

中国消费者协会对2020年“五一”小长假期间(4月30日至5月5日)消费维权类网络大数据的舆情分析显示,共收集网络购物类负面信息66798条,[2]网络购物虚假发货、商品质量、售后服务等反映最为集中。这给立志深耕直播带货的广电主流媒体敲了警钟,广电主流媒体进行直播带货,优势是公信力和权威性,背负的是公众的信任,所以除了必须高度重视商品质量外,还必须做好售后服务,制定直播带货详细的责任制度和售后保障流程,走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之路,确保售后问题“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应”。

四、结语

随着5G时代到来,在消费升级的风口下,直播带货给广电主流媒体履行社会责任、推进媒体融合、在融媒变革中逆势突围提供新的支撑、新的路径。

当然,直播带货毕竟是一种新业态、新模式,广电主流媒体想要真正运营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现阶段来说,应该精准研究、用心实践“广电+直播带货”的创新之道,即强化主流媒体责任担当,底线不能丢;把握直播带货风口,创新无止境;精选行业产品,有效规避风险;做好售后服务,完善应急处理预案。相信只要广电人孜孜不倦、锐意进取,直播带货一定会给广电主流媒体呈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注释:

[1] 近万亿市场规模!直播带货到底有多火?[EB/OL].证 券 时 报 网 ,[2020-04-07].http://stock.stcn.com/2020/0407/15808497.shtml.

[2] 王薇.中消协发布维权报告 “五一”直播带货问题多 [N].北京青年报 ,2020-05-13.

猜你喜欢
广电主持人电商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同心守“沪”上海广电人在战“疫”一线
主持人语
电商赢了,经济输了
会聊天的主持人厉害在哪里
栏目主持人语
加快农村电商全覆盖
广电新媒体发展需要“融合”什么样的人才
广电媒体跨界经营的三种模式
大型电商十大热卖玩具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