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校企合作专业设置方式探讨

2020-12-06 10:50李红艳李向果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20年11期
关键词:专业设置高等职业院校校企合作

李红艳 李向果

摘 要:作为人才培养的主战场,高等职业院校应该积极达成与企业用人单位的合作,用人单位也应该以最大的真诚、最切合实际的办法与学校进行合作,达成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校企合作完成专业的定制设置、学生的定向培养,把企业文化、企业的工作方式与企业的发展状况与趋势提前纳入学生的培养过程,提高培养效率,提高培养质量。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企业;校企合作;专业设置

当前,社会对人才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人才培养主阵地的高等职业院校需要尽快培养出更多更好的满足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李克强总理阐述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可以概括为:现代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是提升国民素质的需要,是稳定和扩大就业的前提条件,更是推动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关键一环。高等职业院校是实施高素质教育的主战场,担负着培养社会劳动力的重要任务。近几年来,在国家、各级各地政府、社会各界的关心下,教育投资与教学方式得到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学生培养水平大幅提升。企业是接纳学校毕业生的重要阵地,最近几年来随着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大部分企业对职业院校教学水平进行了肯定,大量从高等职业院校接收合格的毕业生。但是在高等职业院校与用人企业合作过程中,仍旧暴露出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学校毕业生与企业的要求仍旧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新入职的学生对于企业的文化理解比较少,对企业的工作制度适应比较慢,对企业的工作环境比较陌生,所以学生在融入企业过度时间比较长,这一点已经成为高等职业院校与用人企业合作过程中比较突出的问题[1]。

本文围绕这一问题开展针对性研究,寻求解决高等职业院校与用人企业合作过程中的焦点问题。笔者对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问题的根源在于高等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过于追求理论教学,即使部分课程设置已经包含了用人企业的专业知识,但是对于学生比较全面的培养还不完善,需要全面进行设置,真正将企业文化融入教学过程,融入专业设置,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更好地适应企业的要求,提高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提高高等职业院校与用人企业的合作质量。

一、“互联网+” 为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提供了良好的合作平台

在“互联网+”时代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逐渐产生着一系列的变化。“互联网+”背景下由于大量的企业数据可以呈现在网络平台,所以学校、教师与学生能够及时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调整学校专业设置、年度招生计划和人才培养计划等,优化教学计划,培养兴趣与爱好,及早融入企业的文化氛围。作为用人单位则可以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寻求合作学校,定制合乎自身发展的学生資源,将企业的发展理念、技术需求与文化价值及早渗透进学校的教学过程,帮助学校进行教学理念改革,优化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根据自身需要开展教师培训、安排合理的企业实习等。

二、“互联网+”时代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实施细节

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教学能力,如何做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等系列问题已经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知识水平与技术能力主要来源于教师求学期间学习与教学从业过程中的积累,可以做好课堂教学工作均能够完全把控,甚而至于对于理论知识熟记于心。但是如果按照“双师型”教师的标准进行衡量,部分教师可能还是有一些差距,或者其操作技术水平、理解企业的需求、学习企业知识的能力需要提升[2]。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究竟应如何面对企业的现实需要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互联网+”时代高等职业教育应结合企业用人需求进行专业设置

社会需要什么样的技术人才,企业最为清楚。企业制定招工计划时是服从自身的发展需求的,一切不相关的专业用工企业是不会表示出多大热情的。在企业,只有能为企业做出满意的成绩才算是学校真正圆满完成了培养任务。

如何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是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目标。如何教,教什么,教多深,为谁教?一系列的问题是学校需要从企业那里获得更多的支持与资源,也只有目标明确、方式恰当、同时考虑用人单位与教学单位的需求才能达到教学的预期目标。

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种办学模式,是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高素质技术能力过硬的毕业生培养需要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用人单位之间的高效合作,企业提出明确的用人条件,学校制定明确的教学计划。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用人单位之间的合作可以共享学校的教学资源与企业的生产资源,消除学生培养方向的不确定性,以定制方式为企业培养真正所需人才,学生同时可以适应学校环境与企业环境,在知识结构方面、处理问题方面、待人处事方面都会得到很好地锻炼,学生素质会更高。

(二)高等职业教育教师急需融入企业文化

当前学校的培养目标与企业的技术要求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企业需要的是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熟练工人,同时,也需要尽快融入企业文化,认同企业文化。而学校教育偏重学生的理论知识,对于企业文化的培养却变成了无源之水,因为合作方的不确定而不知道究竟为哪个企业培养,这些问题需要得到解决。

企业需要将其企业文化深入传递给与其合作的学校,并且委托学校将其企业文化规划进学校的教学课程。而作为学校方面,则应该主动联系用人单位,或者委派教师进入企业,感受企业的文化氛围,在日常的教学环节融入企业文化,提前培养学生对合作企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从思想境界、价值观方面培养企业需要的技术人才。

(三)高等职业教育教师急需学习企业知识

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的目标是传授其理论知识,并且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作业技能,诚然这是应该做的,也是学校比较轻易就可以达到的。但是作为企业,一般并不需要仅仅是“万事通却无一精”的普通工人,企业需要的是高技能人才。那究竟学校应该如何根据企业的需要安排自己的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计划与培养计划已经变成了首要任务,高等职业教育应该转变成在掌握必备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专业知识,强化专业知识培训,将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义为熟练型技能人才。在培养目标确定的情况,企业可以委托代表进入学校进行现场指导,学校也可以委派教师进入学校学习。

(四)谨防“互联网+”背景下忽悠式校企合作

谨防“互联网+”背景下忽悠式校企合作。是指企业的发展目标、用人计划是构画的设想,即委托学校进行专业人才的培养,至培养期满企业根本无法给学生提供就业岗位,这一种企业与学校的合作就属于忽悠式合作,造成了大量教育资源的浪费。这是目前伴随着“互联网+”背景下校企合作产生的一种不良现象,需要高等职业学校切实关注。借助“互联网+”的大平台关注合作企业的经营资质,不能完全盲从企业的自我推介,要进行实地考察,关注企业代表是不是来自第三方的中介机构,关注其与用工企业是否真正的合作招工,委托招工或者委托培养,了解比较全面的用工单位信息,避免学校被忽悠式校企合作蒙住眼睛开展教学。

三、结论

高质量快速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关乎国家提高社会劳动能力的大计,“互联网+”时代已经将大量的教育需求呈现给每一个教育实体单位面前,如何应对“互联网+”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积极进行职业教育改革。

“互联网+”时代通过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将海量的企业数据呈现给高等职业院校,高等职业院校就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得企业的用人需求,企业的文化与价值,企业的经营理念与企业的发展趋势。高等职业院就可以合理安排自身的教学改革,同时将企业文化、社会需求、法律法规等融入教学过程,从源头狠抓教学改革,从理念上转变教学观念,从本质上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更优的专业类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 刘祥斌.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创新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7(35):187.

[2] 李红艳,孙亚楠,王霞. “互联网+”背景下校企合作关键问题探讨[J].河南农业,2020(6):18-21.

猜你喜欢
专业设置高等职业院校校企合作
关于职校生就业与学校专业设置的思考
江海联动开发与区域高职专业设置研究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高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探索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校级标准的研究与实践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
浅谈高等职业院校“双能型”教师概念及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