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环境下中职电子专业学生英语口头作业优化的研究

2020-12-06 10:50毕作宽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20年11期
关键词:英语核心素养信息化

毕作宽

摘 要:随着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2020版)的深入人心以及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英语口头作业优化也需要与时俱进。笔者学校中职电子专业英语口头作业的研究与优化成为迫不及待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信息化;英语核心素养;英语口头作业

中职英语的课程目标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培养和发展学生在接受中职英语教育后应具备的职场语言沟通、思维差异感知、跨文化理解和自主学习等学科核心素养,达到英语课程标准所设定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目标,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英语口头作业是对课堂教学的巩固与延伸,本文针对笔者学校电子专业学生英语口头作业进行研究和优化,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英语口头作业的特征与现状

英语口头作业泛指听、读、背等作业形式,在文科学习过程中,经常采用这种作业形式,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他们的语感。

英语口头作业与书面作业一样,是中职电子专业学生课后作业的主要作业形式,对于学生英语学习有着重要意义。与书面作业相比,英语口头作业具有以下特征:第一,英语口头作业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在课后学生可以选择任意时段,任意场所完成口头作业。第二,英语传统口头作业的评判具有很大不确定性,因为传统口头作业的完成情况难以监督,而且没有可呈现的作业形式。所以更不用谈完成的效果了。

电子专业班级学生对于传统英语口头作业重视程度不够,因为他们发现作业的结果难以保存,作业过程没有老师监督,所以布置传统口头作业,大多数学生认为当天没有作业。

目前,中职学生英语作业容量过大,作业设计质量不高,作业结构不合理,内容比较单一。教师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并不能起到评价、检测作用。下面先谈谈中职英语作业布置环节常见的问题。

(一)作业量大

受应试教育影响,很多老师热衷于搞“题海”战术;布置作业时,不会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只求“量”不求“质”,致使部分学生因为能力弱作业量大,无法按时完成作业而抄袭。而口语作业基本不会布置。

(二)作业质量低

教师在设计作业时缺乏“质”的思考,出现了一些不科学的现象。如作业布置时,通常是让学生机械地抄写单词、词组和机械地背诵课文。这种方法导致许多学生对课外作业感到枯燥乏味,因而失去兴趣。另外,这种作业布置过于一刀切,无法全面地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也不能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三)作业结构不合理

教师在英语作业的布置过程中,要么偏重记忆内容,缺乏动手操作,调查研究,观察生活类作业;要么偏重书面形式,忽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很少设计作业类型让学生进行沉浸式学习或者多维度交流。

(四)作业内容单一

很多老师布置作业时,往往以与教材内容同步配套的参考资料为主体,只注重书面作业的布置而忽略了英语口头作业的发布,没有让学生完全融入英语这门语言的历史文化以及西方国家的生活习俗中。这些限制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空间,使学生在学习中过分依赖教师和教材,不能够灵活运用语言。

针对口头作业的以上特点和课外作业布置的现状,使用网络在线口头作业资源,既可以帮助中职学生和教师分析和评价口头作业,又能提升英语口语表達水平。

二、英语口头作业的优化

(一)目的优化

英语口头作业设计应从知识目标向能力目标转变。教师在设计英语口头作业时不应以知识巩固为唯一目标,而应把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主要目标。教师通过学法策略指导,让学生通过不同的英语口头作业了解语言的学习规律,提升他们对英语口头表达的自信心,还要充分考虑中职电子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和择业需求,为他们以后的就业打下基础,促进他们英语口语学习与学习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二)内容优化

英语口头作业内容由单一化转向多元化。传统作业布置往往要求统一,作业内容机械乏味,知识面狭窄,通常是机械重复地抄写训练,远离实际生活,没有趣味性可言,无法激发学生思考和学习的积极性。信息化环境下,教师可以开设口头作业以满足不同教学内容不同时间段的学习需求。

1.单元词汇朗读。单词复习时,要求每位学生录制好单词表的录音,然后上传教学平台展示给大家,每个同学可以投票或者点赞,进行班级内的作品排名。前五名的作品可以当作范本给大家复习时使用。这样操作之后,每个学生既能复习好本单元词汇,又可以看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认清现实,迎头赶上。

2.课内对话录音。在学习每个单元听说板块,教师可以要求两人一组录制一段以听力材料为蓝本的模仿对话,然后上传到教学平台。教师可以择优选择,给大家展示,既校对了对话作业,也能增强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特别是那些作品被展示的学生,完成作业的动力更足了。

3.课外短视频学习。分享给学生剪辑好的视频片段,给学生营造说母语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反复观看和跟读中理解正确句子的使用场景。也可以选择学生课堂上朗诵的一段话或一个小对话的视频,上传至教学平台让全班同学一起学习,有利于大家复习和共同进步。

4.课外配音拓展。借助口语平台,如趣配音、潘多拉英语等,布置一定量的听说作业,让学生听原文,反复模仿原文后进行录音或配音。教师在平台上批阅作业,作业完成度高的可以点赞或者送小花红,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开拓了他们学习英语的视野。

(三)评价优化

英语口语作业评价方式从一方评价转向多方参与。评价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导、监控、促成和诊断学习成效达成的保障。采用机器测评、小组互评、自我评估、教师总评等多元评价,让他们综合这些评价结果,深入了解自己口语中的问题并及时纠正,客观了解自己英语口语水平,促进自身英语口语与学习能力可持续发展。

三、英语口头作业设计的原则

中职电子专业的学生,班级里大部分为男生,英语基础薄弱,平时听说英语机会不多,接触英语仅限课堂学习。为了克服英语课外口头作业的弊端,激发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个性,提高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我们通过多次英语口头作业布置与研究,总结了符合电子专业课外口头作业的设计原则:

(一)趣味性

教师在设计英语口头作业时要尽可能考虑中职电子专业学生年龄阶段和他们的英语基础、兴趣、爱好等特性,以生动有趣的作业形式取代机械重复的作业。让学生带着轻松的心情完成作业,既保护他们英语学习的热情,还能提高他们英语口语水平,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

(二)实践性

要求学生课外在网络上多浏览英语材料与学习资源;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英语活动和竞赛,比如组织学生在抖音上筛选英文幽默视频,上传教学平台评投票选出谁是幽默之星。抓住每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培养学生多渠道获取英語学习资源的能力和多元认知能力,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三)差异性

根据学生对语言的理解、掌握和运用水平的差异性,教师设计难度高、中、低三个不同层次的英语口头作业,让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英语基础,自由选择适合自己水平层次的作业;确保能力强者吃得饱、能力中者吃得好、能力弱者吃得了。

(四)开放性

英语口头作业设计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大力采用开放性作业形式,使所学知识得以学以致用。作为英语教学重要环节之一的英语课外口头作业,教师设计时应该跳出课内学习的内容,拓展课本知识,转向学生的实际生活,让他们在真实的生活中吸收营养,拓展所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五)创新性

学生英语口头作业的设计应侧重理解英语在逻辑论证上体现出的中西方思维差异;让学生能够发现不同,从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调查研究表明,每一个学生在自己擅长的方面都有一定的创造思维和潜在能力可以挖掘,这种潜能要靠教师不同的教学活动和多样的课外作业形式去不断地发掘。

总之,我们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优化英语口头作业设计模式:借助于各种学习平台,如蓝墨云班课,UMU平台等让学生获取听力和视频材料;开展形势多样的活动,如英语角、辩论大赛等活动,加强英语听说能力;在校企合作的实践中,让他们在实际场景中锻炼听说能力,发现自身不足,不断提高自我。

参考文献

[1] 邢笑静.英语作业改革创新之我见[J].学周刊,2013(15):127.

[2] 周华.新课程背景下英语作业的改革和创新[J].教学与管理,2009(19):61-63.

猜你喜欢
英语核心素养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2017年《农业信息化》1—12期总目录
浅谈高三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
借助选修教材与现代教育技术培养高中生英语思维与人文底蕴的应用与反思
构建英语生命课堂,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英语核心素养在初中教学中的体现
翻转课堂模式下高中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