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创造精神常在

2020-12-06 10:50任玉林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20年11期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物理中职

任玉林

摘 要:经济新常态下,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是教育的根本出发点与落脚点,积极满足社会发展所需,提高民族与国家的创新力。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加强创造性思维培养,使得学生能够在知识的蓝天自由翱翔。然而,学生创造性思维往往是后天开发与培养出来的,因此,中职物理教学中应巧妙地利用教材,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活学生创造性思维。鉴于此,本研究作者结合自身多年工作经验,在中职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出了自己的几点拙见,仅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物理;创造性思维;培养

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1]中提到:“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人才强国战略备受关注,时代与社会发展需国民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人才。”李克强总理在各重要场合反复强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理念已经渐渐深入人心。作为一名中职物理教师而言,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其重要职责。那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让创新思维的种子生根发芽、结出硕果呢?

一、开展情境教学

学科教学主要是为了给予生活有效指导,把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解决[2]。因此,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学生解决问题的独立意识进行培养,确保学生可以始终和不断变化的社会相适应。基于现阶段“物理核心素养”的要求,教师要变革自身教学方式,在开展教学时,开展情境化教学,让学生可以在良好的环境中开展有效学习,进而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例如:“自由落体运动”一课教学中,教师为了加深学生对自由落体运动相关条件的认识,可以积极为学生创设这样的物理情境:第一,乒乓球下落;第二,小钢球下落;第三,羽毛下落;第四,质量一样的纸团和纸片下落。鼓励学生自主思考、相互探讨,进而把正确的认识形成:物体在下落过程中的速度,与物理质量之间不存在联系,主要是受空气阻力的影响,然后让学生进行深入分析。同时,在教学中,教师需及时地鼓励学生,调动他们的想象力,探究在空气阻力的影响下,羽毛与硬币是否可以同时落地?把牛顿管实验演示给学生看,对学生的猜想进行验证。在这种教学过程中,既可以促进学生观察、推理能力、创造性思维增强,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观察与思考习惯。

二、动手实践感知创新

事实上,物理知识来自于科学探究,这与实践操作密不可分,只有借助实践才能更好地感受科学魅力。因此,培养学生物理创造性思维中尤为重视学生实践体验,在借助情境创设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自主性,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与求知热情,促进学生自主探究、自主体验意识的培育,并在此阶段帮助学生利用实践获取物理认知,在课堂教学中全面凸显学生的主体性。

例如:在讲解《平抛运动》相关内容时,其内容具有丰富性、探究性与实践性等特点,因此在教学中不应由教师直接阐述,而应开展丰富的探究性活动,借助自主探究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性。如将学生进行分组实践探究,让学生在概念阐述与认知理解的基础上,对平抛运动的特点进行更深入认识。借助丰富有趣的科学实验,帮助学生感受水平分运动与竖直分运动的规律,并在循序渐进的实验后,让学生发现平抛运动的竖直分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进而优化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获取体验。

三、拓展实验内容

拓展实验内容有助于促进学生課内探究与课外探究的互补结合, 还能为学生创造更多动手操作的机会, 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体验自主探究的乐趣, 提升实验操作的技能, 从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例如:在对比两个工人做工快慢的小实验中,一般教师采用多媒体视频的形式,让学生能够大概明白教材文图中所要表达的意思,即通过控制变量法来判定两个工人做功快慢。这样没有多少体验,学习兴趣与学习动力没有被激发,对物理知识的迁移和变式也不足,学习深度不够,缺乏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课堂中,教师可以采取“同质迁移”的教学模式。将学生分为两个小组,利用竞赛的模式,让学生参与参学习活动中。首先,可以让两组学生搬相同的砖块,从同一角度上升到同一高度,对比两组学生做功时间,时间少的,做功快;然后让学生在同一时间将砖块从同一角度上升到同一高度,搬得越多的小组,做功越多。然后让学生在同一时间将同样多的砖块从同一角度上升,高度越高的做功越多。利用这样竞赛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并让学生获得真实体验,在对比与实验的过程中,逐渐感受到做功的基本含义。然后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以最小的力做最大的功?学生可以想象到之前学习的滑轮、杠杆等知识,改变作用力的方向,有可能利用最小的力做最大的功,有利刺激学生发散创新思维,从而深化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能力。之后,让学生思考,如果这个实验是在月球表面进行,那么会发生怎样的情况呢?重力的改变是否能改变做功的大小呢?而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没有利用重力来改变做功的大小呢?通过对实验内容拓展,充分发挥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让学生在课堂之中敢于去想,勇于去做,在学生思维深处为学生埋下创新的种子,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之中,不断充实自己,能为心中的疑问一往无前,也不断深化学生深度探究的兴趣,让学生成长为积极进取、敢想敢做的新时代青年。

四、引领感悟反思

中职学生刚接触到物理知识,对物理知识的认知还比较粗浅,如果教师能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深化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辅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让学生能在获得基础知识的基础之上,形成升华的创造性思维,在日积月累中形成良好的思维形态[3]。

比如学生在生活中都扭过湿布,湿布中的水被挤了出来,这是因为什么?大部分学生认为是因为在力的作用下,减少了布条中的“空间”从而水分被挤了出来[3]。那么如果是在真空的环境下呢?教师可以拿一个真空杯,里面吊起一个滴水的湿布,然后抽取里面的空气,学生可以看到,当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湿布不再滴水,当我们去扭这块湿布的时候,无论我们使用多大的气力,水也是漂浮在湿布周围,形成一种黏稠的液体状,这样的现象是为什么?让学生进行思考,从而不断延伸到我们生活实际以及科研成果上面,利用现有知识对现象进行解答,当学生无法解答的时候,教师也不必及时为学生“解惑”,而是先要为学生“传道”,即让学生先自己进行感悟与反思,不断地寻找从各种角度去解释物理现象,当在能说服自己的情况下,再去寻找正确答案,或者由教师讲解。比如,学习“物质密度”的时候,可以采用盐水与水鉴别试验,来引导学生认识到“物质密度”。在生活中,物质密度方便了我们哪些生活呢?醋油分离,利用盐水漂浮选种,采用泡沫塑料作为填充物,达到防震效果等,通过这些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密度知识的引导,可以刺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发学生感悟,从而形成对生活现象的反思,形成自我思维方式,达到思维创新升华。

目前,我们正处于学习型社会,为了能够顺应素质教育改革,必须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然而,因中职生认知能力较差,且物理知识比较枯燥、抽象,所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对此,物理教师应积极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深入探索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与途径,调动学生热爱创造、追求创新、享受创造的乐趣,促使创造之花能够在学生心中永久绽放。“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任重而道远,这不仅需要学校与教师的付出,更需要家庭与社会积极配合,进而培养出高素质、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唐彩勤.营造开放的学习氛围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5):194-195.

[2] 梁加琪.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策略[J].求知导刊,2019(44):77-78.

[3] 徐芳,王军涛,郭帅均.物理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新模式对学生创新性科学思维的培养[J].广东化工,2019,46(5):255,253.

猜你喜欢
创造性思维物理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留言板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基于高中语文诗词欣赏教学下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