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学生心理特点视角下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考

2020-12-06 10:50甄玉连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20年11期
关键词:高校

甄玉连

摘 要: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95后的大学生可谓是在网络中长大。高职院校网络思政教育已经成为思政工作的重要内容,基于大学生心理特点,网络思政工作的针对性、方向性更值得我们深思。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心理特点; 网络思政教育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网络思政工作意义

(一)网络思政工作的产生为高校构建现代化、具有中国特点的教育体系提供有利支撑,使得大学生获得教育信息更加多样化,教育形式新颖,为思政工作创新找到突破口。虽然网络信息的一些负面影响对思政工作也带来了一些阻力,但更多的是在工作中体现了其新颖性,为思政工作注入新鲜血液,使得教育方式更加现代化、信息化,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能有效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高校思政工作的高效开展,有助于端正大学生的学习态度、明确人生理想、促进社会心态健康发展,让学生能够更正确地认知和更理性地看待这个世界,提高明辨是非能力,所有这些都是大学生踏入社会的基本技能。

二、当代高职大学生鲜明的心理特点

面对思政教育对象比较鲜明的心理特点,作为思政教育者我们需要思考以下几点:

(一)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尚未成熟,在“人人都是麦克风、人人都有发言权”的信息化爆炸时代,网络对于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确实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同时也衍生出来的大量消极和充满负能量的信息。虽有些主管部门已经陆续出台一些相关法律法规,但毕竟网络平台较大,涉及面较广,还是很难做到法制化全覆盖网络平台。而当代大学生作为网络中极具影响力的主力军,网络价值还未成熟,容易受不良因素影响,需要有正确、积极的引导。

(二)大学生的情绪体验强烈,敏感性强,具备冲动性和爆发性,美国心理学家霍尔曾称青春期为“疾风怒涛期”,大学生的情绪具有强烈性、爆发性和冲动性,表现在对外部刺激反应迅速敏锐。大学生正直精力、体力旺盛的时期,他们热血方刚,激情四射,会因一点小事儿豪情万丈,也会因一个微小的社会刺激、热点而怒发冲冠、言行过激。大学生情绪波动性比较大,容易因对人或事儿的不满而情绪失控,爆发冲动。

(三)大学生自我意识中突出的从众心理, 大学生正处在心理迅速成熟但又尚未完全成熟的时期,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因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和冲击,大学生容易出现自我意识偏差,如过度的从众心理。从众心理人人都有,但过强的从众心理就会阻碍个人的发展。有过多从众心理的人往往缺乏主见和独立意向,常常人云亦云,遇到问题束手无策,导致自主性被阻碍,创造力受到抑制。

(四)大学生的恋爱动机功利化,大部分大学生恋爱不完全是出于爱情,而且为了弥补内心的空虚、孤独或是出于“随大流”的从众心理等,为了排遣生活的单调,或是为了满足虚荣心。当今大学生在网络普及的环境下成长,思想开发,敢于尝试,容易被不良网络信息所左右,使原本不成熟不稳定的爱情观受到破坏,从而吃到爱情的苦果,伤害学生的身心。

基于以上几点,作为高职院校思政工作者,首先,要做到自身素养的提升,思政专业水平的提高,同时也要对学生在网络信息的选择和判断中加强正确引导。如今是信息时代,大学生常因对某事儿或人的不满,而在网络中利用QQ、微博、微信等渠道,宣泄不良情绪,从而形成网络舆论危机,因此,作为思政工作者,我们要及时正确地给予引导,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为学生提供正确的道路,以免学生被利用,从而对个人和社会带来危害。

三、思政工作打破传统,线上线下相结合

在自媒体时代环境下,我们的思政教育工作不能仅依靠传统教学,教学方式需要调整,在其内容、形式和渠道上都要有突破,如今是网络时代。大学生生活中离不开网络,同時对手机中APP依赖程度比较大,他们不再只拘泥于传统教学获得知识,更多的网络信息对他们冲击量也越来越大,网络思政教育阵地不再拘泥于课堂,线上也是思政工作的一大阵地。

首先,我们要在思政教育内容上创新,在网络时代中,学生面对的教学环境、教学对象和教学资源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教学的形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作为高校思政工作者,我们要紧跟网络时代的千变万化,与时俱进,运用网络平台,打造具有特色的、鲜活生动的网络教育,将其植根于思政工作中,有效激发思政课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同时基于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的关键期,我们思政工作者要保持敏锐性,增加学生与老师的交流与沟通,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正确掌握学生的网络舆论导向,提高网络思政教育的实际效益,使其具有现实意义和现代化价值,使得思政教育更加有活力和创造性。

其次,网络思政教育平台的打造形式更加新颖化,一般来说, 网络思政教育较课堂思政教育的内容更加鲜活化,打破了课堂思政和线下思政教育的空间时间限制,能够随时随地的与学生进行沟通,缩短与学生之间的空间距离的同时缩短了与学生之间的心灵距离。通过网络的沟通,可以有效避免当面沟通的尴尬,学生更愿意透露心声,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专注度和关注度,提高思政教育效率。

再次,网络思政教育可以增加教育渠道和平台,网络思政可以通过QQ、微信、微博等多渠道,加强学生思想动态的关注,及时关注学生所需,更好得为学生服务。基于大学生情绪的易爆发和冲动性,思政工作者更要增加对网络平台的思政教育关注,减少学生因不良网络舆论带来的伤害,同时也预防学生因从众心理而导致的突发事件发生。

网络思政教育是思政教育的延伸和创新,是深入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平台。同时,构建权威性的网络思政教育平台,能够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随时关注时事政治,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但对于社会大众化的信息舆论传播平台,可以让学生感知到鲜活的案例,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辨别能力,也是大学生思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作为思政工作者,我们要增强学生主动性,塑造学生良好的自身网络素养,明确他们的健康成长核心方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加强网络思政教育的监管机制

大学生受网络世界不良社会价值取向的影响,容易产生自我意识偏差,过度的从众心理,容易跟随不良网络舆论。大家都知晓,网络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共享性,原本这些特点是为了给更多的受众提供便捷,同学们也可以通过这样的平台增加知识储备,拓展学生的视野。但也正是因为网络的开放性,共享性,导致了很多不良信息,不健康的资源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也产生了不小的冲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监管:

(一)作为政府部门,要加强网络信息入境的管理力度,对于不健康、负能量信息的发布和流传也要有一定的控制,同时高校也要做好校园网络的资源监督管理,鼓励学生对不健康的信息进行举报和揭发。

(二)对于思政工作者,学生思想生活学习导师的我们,要加强学生自我约束意识的培养,加强学生道德观的培养,利用微博、QQ群、微信等网络平台,多与学生交流,增进师生感情,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思想动态,将安全隐患和对人生观价值观冲击的负面新闻、资源消灭在萌芽中。同时对网络中的舆论信息进行控制与监督,同时对社会热点问题加以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三)充分调动学生干部,重点培养优秀学生,组建新媒体队伍,培养他们利用网络媒体平台随时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培养学生干部的网络思政教育意识,提高他们的政治敏锐性。同时也通过网络平台方式,多跟学生干部培训交流,根据学生干部反馈的信息,对思政工作方式进行调整,使得思政工作更具针对性。

大学生的心理人格还在逐步完善,作为高职院校辅导员更要引导学生正确规范的网络行为,培养和引导学生的网络行为应遵循社会道德规范,遵纪守法,维护安定团结。同时作为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的主要队伍,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在加强网络思政教育专业技能的同时,要结合大学生自身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网络思政工作,让网络思政工作起到关键性作用,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 孟雅雯.试析高校思政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导与对策[J].人才资源开发,2016(24):24.

[2] 康景琪.新媒体环境视阈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 现代交际, 2019(2):174-175.

猜你喜欢
高校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知识管理
浅议高校仪器设备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新常态下高校档案工作发展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提升的策略研究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