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机械自动化专业学徒制培养模式

2020-12-06 10:50叶梓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20年11期
关键词:学徒制机械自动化互联网+

叶梓

摘 要:“互联网+”背景下对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针对高职院校现有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的困境提出了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是将知识与技能有效结合的一种人才模式,让学生在利用现代技术掌握制造工艺的同时,也加强了学生对传统知识的理解。学校知识技能教育与企业实践训练有效融合,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满足现代社会及企业岗位需求。

关键词:互联网+ ;机械自动化;学徒制

当前制造行业正处于一场深刻变革中,互联网、人工智能对传统的制造行业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如何让学生快速掌握快速发展的现代技术,并能对传统的技术具有基本的了解。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现代学徒制强调校企合作培养,校内校外教师协同育人,在培养满足现代化的职业技术技能人才的同时,优化并继承了传统的操作技艺。互联网是时代高速发展的产物,学徒制是一种传统的教学理念。两者的结合必然能促进现代职业教学改革,培养出“德艺双馨”的职业技术人才。

一、“互联网+”背景下现代学徒制构建思路

互联网技术发展使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工作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大大缩短了产品的工业生产周期,是对传统工业生产方式的技术革新。“互联网+”背景下机械专业自动化程度会有大幅度提高,这就相当于不仅给传统机械设备装上了“大脑”,还赋予了机械通讯功能。因此,机械自动化专业不再仅仅是一个单独的技术行业,它紧贴当前市场的实际需求,用高度自动化的制造工艺实现产品的多样化。[1]但我们也应看到技术发展的背后,很多传统的技能慢慢弱化,过分依赖信息技术,导致很多学生基本的手工技艺缺失。一旦遇到现有机械数控编程实现不了的参数,需要使用传统制造工艺进行加工时,学生就显得束手无策。因此,在充分掌握现代互联网技术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同时,如何还能让学生熟悉一些基本的传统的加工技能,在二者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是我们在进行机械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制定的时候需要考虑的问题。而现代学徒制是在传统艺徒制教育方式上的延伸,现代学徒制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将最先进的制造方式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展示,并采用如虚拟仿真软件练习操作、VR实景训练,使学生能真实感受现代技术革新带来的震撼,并努力学习现代化生产的操作技能及制造工艺;而另一方面,采用传统师傅“言传身教”的方式,学习专业有关材料,学习工器具的基本操作,使用传统加工手段完成一件产品。[2]通过成品的生产完成让学生对整个加工制作的流程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并在实践中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当今时代,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高职院校应该结合新的时代背景及时调整课程体系,尤其是机械自动化专业,如果对人才培养方案缺乏长久规划,还是按照旧的思路和培养模式,没有根据新的技术去优化调整课程内容,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将不能更好的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技术技能人才,学生毕业后也将缺乏核心竞争力。[3]互联网背景下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要求高职院校要更加深入地和企业加强交流合作。高职院校要开阔思路,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强与企业沟通,开展集团化教学活动。

二、实施方案

机械自动化专业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深度合作,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对学生共同进行管理。学校教师进企业调研、学习实践;企业师傅进学校担任兼职教师。每名学生专业课的学习都有校内和校外教师指导,校内教师偏重于理论教学,让学生掌握相关的原理和理论,校外教师偏重于实操训练。学校和企业通过订立合作协议,将管理的办法形成文件,学生在培训过程中的权责通过制度进行明确,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

高职院校应立足现代企业对员工的岗位要求、技术要求,并结合现代学徒制培养方式,完善并优化专业课程体系。依据校企合作协议要求,并结合现代学徒制各项指标,以机械自动化专业人才的企业能力需求为出发点,构建了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专业课程体系。具体内容见下表。

学生通过第一阶段公共基础课程的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态度。第二阶段是打好专业的基础。第三个阶段专业核心课程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在校学习的时候要学习企业的文化和管理制度,如定期通过视频参加企业的早会,视频学习企业的生产环境和工作内容。学生在校也可以通过虚拟仿真实训,学习具体操作。这样学生到企业学习的时候,就能减少基本知识和安全教育的培训时间。学生到企业后可按照实际情况选择岗位,最好是主岗和辅岗结合,因为学生到企业学习的主要身份还是学生,不是工人,工作内容相对较少,这样安排可以在主岗空闲时,可以到辅岗进行学习,尽可能掌握更多的技术知识。为确保学生能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校外指导教师应严格按照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指导学生,并让学生完成相关学习记录,定期批阅检查,并最终交由校内教师保存存档。此外,学生实习时间执行8小时工作制;合作企业没有特使情况原则上不得安排学生加班。学生学习时间具体安排参照下表。

互联网背景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要求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协作指导学生,真正实现工学交替,知行合一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校内主要学习专业技术知识和综合素质教育,而通过企业实习,采用学徒制的形式,使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得到有效训练,工学结合,并能有效现代的互联网技术实现校企联动,协作育人。由此可见,在“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学校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应当努力创新,以技术为手段,建立健全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完善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 栾良龙,李 茁,卢建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中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职业技术,2020(7):23-27.

[2] 张运嵩,蒋建峰.我国现代学徒制研究现状综述[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20(2):72-76.

[3] 乔阳,敖冰峰.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探索[J].科技風,2020(6):270.

猜你喜欢
学徒制机械自动化互联网+
我国职业教育中现代学徒制高技能人才培养探索
艺术设计专业中实施现代学徒制的路径分析
机械自动化设计与制造的常见问题分析
机械自动化技术运用和为来趋势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学徒制”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前景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