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图书馆采编工作的变化与对策研究

2020-12-06 10:50杨彬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20年11期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大数据时代转型

杨彬

摘 要: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随着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也得到了各种各样的变化,尤其是智能化手机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推广以及应用,人们阅读图书主要是通过一些电子软件或者电子设备,而对于公共图书馆的使用频率已经相比之前有明显的降低。因此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公共图书馆采编工作也相应发生了一些变化,本文将针对此进行分析。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公共图书馆;转型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智能化获取信息的手段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普遍的应用,人们利用手机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阅读。这样对于公共图书馆的利用率大大削减,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亟待革新,采取新型的经营方式,结合现代科技实现公共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使其成为可以满足现代社会节奏的新型公共图书馆。

一、大数据时代公共图书馆管理模式已经来临

大数据时代具有高效性、规模全等特点,极大地丰富和便利了人们的生活。因此,许多行业纷纷尝试利用大数据的特征和优势来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以往的公共图书馆管理模式存在一些时效、服务等方面的缺陷和不足,面对大数据的优势的确会面临一些挑战。但是如果公共图书馆能够顺应时代的潮流,追随高规模、高时效的大数据特点,对其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会获得出乎意料的成效。

二、大数据时代图书馆采编工作现状

最近几年以来,一些学者专家所认可的公共图书馆改革转型问题在我国取得了很大的关注量,在快餐式阅读正在占领阅读领域大半江山的形势下,公共图书馆的转型工作是必须且急迫的。许多专家学者针对公共图书馆的转型展开了全面的研讨论证,如关于现代社会的变化对公共图书馆传统运营模式的影响,图书馆的转型革新的前瞻性预见和许多的建议提出。

在各种冲击之下,公共图书馆采编管理模式渐渐浮现出其许多存在的问题。一是采用以往的数据处理方式,在数据中心处经常会出现难以应对突增的庞大数据这类问题,这就反映出公共图书馆虚拟化管理亟需更新的现状。图书馆内所采编到的资源基本上是呈现分散状态的,一旦出现高峰期访问图书馆动态的情况时,一些设备落后问题就是极大的阻碍,会大大影响访问速度,降低服务能力。除此之外,由于公共图书馆在自我定位时容易出现过分重视硬件的情况,从而导致不能很好地处理用户的需求,缺乏比较成熟的、健全的管理体系,这就表现出在大数据背景下缺乏整体管控的问题。由于众多国内的图书馆并没有即刻完全实施大数据的管理模式,因此,导致图书馆内的相关管理人员依旧秉持着以往的服务方式,而这其实并不能很好地服务现在的用户,也不能符合现代大数据社会的需求。图书馆的服务人员还保持以往的服务模式,不能及时了解用户的需求,很显然这种图书馆管理模式在大数据充斥下表现出的不适应性,为了提高服务意识,便于管理机制的正常运转,培养出专业性的、综合素质强的图书馆管理员是十分有必要的。

三、大数据时代图书馆转型的可行性对策研究

(一)找准定位,提升服务能力

革新的根本在于改变原有的模式,改变原有模式的根本在于改变发展方向和理念。明确公共图书馆所建立的时代意义,绝对运动观证明任何事情如果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都将被淘汰。传统的图书馆曾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今社会信息化科技高度发展,传统图书馆的效率远低于搜索引擎,所以公共图书馆必须转型发展才能适应现在时代的节奏。

(二)结合用户需求,加强资源建设

图书馆的运营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公共需求来计划文献资料图书资源的增设,包括纸质材料和电子素材。为了推进图书馆采编工作的顺利开展,还可以设置相关专业人员在公共中借助采访的形式来获得感兴趣的书籍类型,以达到不断拓展图书馆的储藏量,还可以设置专门人士提高资源的重点,大大提高其利用效率,达到其最大作用。若本公共图书馆的资源尚未达到需求,可以与社会或其他地区的公共图书馆开展深度合作共享资源,通过这样的方式,也能够提高图书采编工作的效率,使得图书来源的渠道变得更加丰富,这样就可以提高整个社会文化资源的利用和效益最大化。图书馆应该依据整体优化原则,统筹设计,分散建设,形散意不散,各部分针对不同的要求分别建设,但是又可以进行多方面融合联系,构建起一个分散的严密整体。

(三)加强培训,提高馆员素质

公共图书馆的采编革新转型,其根本在于图书馆管理方式的转型革新,公共图书馆要提高管理水平。改变管理人员的传统管理理念,从只是重在看管转变为重在服务。不仅是对公共图书租借相关服务进行专业的培训,还需要对采编人员的专业能力进行提高,首先,应当从根源入手,也就是指对公共图书馆进行硬件的设备和内容的更新,更需要与之配套的专业管理人士,管理人员要提高职业素养,重点发扬第三产业的发展经验,提高服务能力。将公共图书馆从一个冷冰冰的“机器”,变成一个有温度的服务交流平台,公共图书馆可以发展个性化应用的学习服务创新平台。公共图书馆要对于管理者提出高要求,经常进行培训工作,使管理员了解新形势,学习新理念,开发新技能,并对采编人员的素质进行提高,從而能够为广大用户提供最全面的图书馆资源,并能够借助大数据信息处理的优势,将各类图书的分类信息和属性内容通过建立一套系统化的管理方案,从而对用户的多元化需求进行满足。除此之外,为了营造公共图书馆新形象,提升用户对公共图书馆的好感度,就需要图书馆管理员队伍的建设必须针对自身提高要求,对于管理人员的学识水平提出硬性要求,又要富有优秀的软素质。另外,在公共图书馆采编管理体系建设中,要建立一个完善高效运转的管理员工作体系,对相关采编人员的专业核心素养进行提高,并需要对先进设备的使用方法做到熟练的操作,能够顺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态势。还需要使相关采编工作人员恪守职责,对工作提高热情,能够为公共图书馆采编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那么,就需要提高他们每个人的业务水平,从而能够更好地服务各类用户。

(四)增加投入,重视智能化建设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生活已经充满了科技的力量。公共图书馆也应因时而进,进行硬件设备的革新,提高公共图书馆利用效率和便利性,要保持先进性。需要图书馆的经营方加大经济投入,实现先进的智能化图书馆建设,使图书馆受众、广大用户能够感受智能化运用于图书馆使用的便利,增强体验感。那么相关图书馆投资人员应当重视对图书馆建设工作的资金投入,为了推动图书馆采编工作顺利实施和进行,并能够在系统化的管理模式下得到各类数据的归纳和整理,从而使得图书馆信息管理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为公共图书馆复杂的采编工作提供一定的便利。这是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型图书馆转型的必由之路,因此,图书馆应当积极顺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潮流,能够在图书馆内部增加智能化建设,来推动图书采编工作以一种更加高效的智能化方式得到实行,那么就可以建立一些智能化系统,如智能查书系统、自动还书机器、电子阅览室、图书馆智能文化系统等,对公共图书采编等服务工作借助高科技的优势和便利,拓宽人们使用图书的途径,从而使得数据信息的采编和管理能够更加顺利地进行。各种先进设备来使公共图书馆更趋于智能化自动化,给使用者提供最大的便利。

综上所述,时代的变化会催生各种行业的转型发展。图书馆的发展是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一环,公共的图书馆转型建设更是事关我国年轻一代人才的成长和全民阅读美好畅想的实现。受现代的信息化进步影响,传统图书馆的发展日渐衰微,转型是一个漫长且需要投入许多人力财力物力的过程,推动采编工作的顺利实施,以实现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新型图书馆目标和理想。

参考文献

[1] 刘万国,黄颖,杨贺,等.“学术交流新生态与图书馆转型”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6(6):12.

[2] 胡瑛,许军林.公共图书馆转型发展理论与策略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7(1):52.

[3] 郝建军,刘勇.“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转型路径与发展策略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7(2):5-8.

猜你喜欢
公共图书馆大数据时代转型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转型升级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与发展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知识管理
谈公共图书馆如何建立自助服务推广长效机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新时期旅游转型发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