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酉水号子进课堂

2020-12-07 04:52杨庆吉首大学师范学院
黄河之声 2020年17期
关键词:船工唱词号子

◎ 杨庆 (吉首大学师范学院)

酉水又名酉溪、白河,发源于武陵山区。其流域多为土家族、苗族聚居地,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母亲河。酉水号子是酉水船工在行船时所歌唱的一种劳动号子,酉水号子形式多样、旋律节奏鲜明、内容丰富,包含了少数民族风俗、传奇故事、处事哲理、沿途水路景色、行船技巧总结等,是湘西人的智慧结晶。将酉水船工号子引进课堂,不仅使酉水号子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和传承;还可以使学生了解家乡优秀的民间音乐、民族文化,提高学生的民族自信感和对学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情。

一、酉水号子的背景及发展现状

酉水号子是酉水流域船工行船所唱的劳动号子,声腔高昂、震人心魄。上世纪80年代前,湘西地区陆路交通十分闭塞,酉水是当时湘西通往常德等其他城市最重要的交通渠道。船只从湘西出发顺流而下,将当地的特产如桐油、木材托运到下游城市常德、长沙等地进行交易,返航时运回布匹、食盐及一些外界的新鲜物品。在漫长枯燥的航运过程中,船工常常感到寂寞、劳累。这时,一种节奏鲜明、唱词通俗、富有哲理,且能协助船工集体劳作的歌谣便开始在酉水上奔波的船只中间流传起来,这就是酉水船工号子。

(一)酉水号子的丰富内涵

酉水号子是湘西人智慧的结晶,有着丰富的内涵。过去,没有电子定位系统,也没有发达的科学航运技术,人们如何辨认酉水水路呢?船工们结合自己的行船经验将一些标志性的站点、险滩、闯滩技巧都融进了酉水号子中,指导后人行船和辨认各个驿站码头。

“保靖码头,真有名!天开文运在河对门!”,“王村码头,高又高,老板称肉,一坨疱!”。在保靖码头对面的绝壁上刻有“天开文运”四个大字,凡是人们看到河对岸有四个大字,哪怕不识字也知道到了保靖;王村码头(即网络热门景点芙蓉镇)以高著称,上了码头沿着石阶往上攀登10多分钟才算走出码头。这唱词中将两处码头的特点描写的十分生动易于辨认,也表现了船工们面对艰苦生活却有着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酉水号子中不仅有许多故事传说“周公瑾,习水学法!”等,也包含了“刀子不磨,要生锈,胸口不硬,背板驼!”这样富有哲理唱词,诱导人们要做勤奋有骨气的人。酉水号子丰富的内涵不胜枚举,这些通俗的唱词表现出湘西人勤劳勇敢的个性特点,表达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真善美的追求,是人民集体的智慧,称得上是湘西地区的百科全书。

(二)新时达酉水号子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进步湘西地区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首先得到发展的是交通运输,一条条天堑变成了宽阔的大路,交通四通八达。对比发达的陆路交通,酉水运输的局限、滞后性开始表现出来,随着水电站、大坝蓄水使得酉水水位不稳,酉水航运渐渐失去了经济价值,逐渐退出了湘西交通运输的历史舞台。

因航运没落,酉水号子曾经沉寂了一段时间,但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人们开始找回这即将被遗忘的民族文化。酉水号子的传承人得到了国家的重视,他们将自己的余热贡献给社会,参与各种交流并传承给年轻人。地区举办民族歌唱比赛,给酉水号子提供从劳动场所走向音乐文化的舞台。政府、文化部门、民间爱好者也采取了有效的保护和传承措施。年轻一辈传承人开始寻求酉水号子新的发展契机,他们将酉水号子进行新的创作与改编成了面向全国、全世界的综合艺术。湘西排古佬组合在央视心连心的舞台上演唱过酉水号子,得到全国观众的喜爱;酉水号子传承人张明松将号子与流行音乐结合起来,2018年湖南卫视元宵喜乐会张明松与青年歌手袁娅维在演唱《阿楚姑娘》,高亢的号子与舒缓的流行音乐打动了年轻人的心,传统艺术收获了一大批年轻粉丝。

二、酉水号子进课堂的重要性

酉水号子作为湘西地区优秀传统民族文化在湘西人心中有着很高的地位,尤其在老一辈湘西人,他们认为酉水船工号子不仅只是船工休闲消遣的歌谣,它更是湘西地区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是湘西人溯根的依凭。

(一)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

中华民族之所以上下五千年文明不中断,其原因在于“传承”二字。传承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必须走的路。随着经济发展,湘西地区的民族特色渐渐淡薄,民族意识变淡,这时保护民族优秀文化、唤醒民族意识迫在眉睫。酉水号子中包含了湘西地区优秀的民族文化,优秀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能给人方向、启迪智慧。酉水号子进入课堂可以使它得到很好保护,传播民族文化精神,使后人不忘根,给后人无尽的智慧、启迪,滋养民族更好的发展。

(二)加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知

民族文化的认知十分重要,一个群体是否能长久在一起生活、繁衍不仅仅是靠血缘和种族这种纽带来维系的,相同传统文化、价值观、共同的信仰图腾才是维系一个群体团结共存的核心。中华民族由56个少数民族组成,民族携手同行前提是民族团结,而对优秀民族文化的认知和传承是中华民族兴旺的根本。国家层面早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在学生的教材中我们不难看到与民族团结、民族文化的相关信息。因此,酉水号子进入课堂即是加强湘西地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知,培养学生中华民族群体意识重要渠道。

(三)培养文化创新的重要手段

创新是发展的根本,是发展的动力。作为教育者,我们一直鼓励学生要具有创新意识,注重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培养。酉水船工号子旋律简朴、朗朗上口,船工们在行船时除了演唱传统的唱词,常常触景生情即兴创编进行演唱。在结合相应的平仄押韵下,他们或借景抒情、或借物喻事表达内心的情感。酉水号子进入课堂,老师们可以利用号子“即兴性”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创作,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具体措施

(一)遴选适合青少年的内容

酉水号子的内容十分丰富,有风土人情的介绍、少数民族生活经验、处世哲学、传统故事、婚恋情歌等。多彩的内容并不一定全部适合青少年,所以酉水号子进入课堂的第一步就是要对号子的传统唱词进行筛选,根据青少年的身体、思想发育的特点,遴选出适合青少年歌唱的唱词。

在这里笔者建议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遴选。首先,剔除一些过于热情、挑逗性质的情歌;其二,内容过于陈旧糟粕的唱词也不应该用于教学中,如重男轻女等。总得来说,那些反映出湘西特色风情、优秀的故事等、积极、正面的可选入教学内容。让学生们在歌唱中了解家乡文化、风景、故事,在歌唱中了解民族文化,学习民族文化。所以只有把握好遴选这一关,才能保证酉水号子进课堂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师的培养

教师是课堂教学中的组织者,组织课堂有序的进行;教师也是课堂的主导者,一个教师的执教能力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酉水号子进课堂,除了对教学资料的遴选,对于教师的培养也同样重要。

在教师培养过程中,首先可以请一些酉水号子的传承人进行故事分享、教唱,让老师不仅学习到原始的号子,更能从故事中感受到湘西的民族民间文化以及船工与号子的厚重历史。其次,可以播放一些号子的音频视频资料,在欣赏过程中感受湘西地区不同区域、不同人所唱的号子有何异同之处,把握好号子的风格。再者,举办研讨活动,让教师一起交流学习,在这过程中互相学习、借鉴,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最后要进行的是创编的训练,酉水号子有很多即兴的部分,一个好的号头(领唱号子的人,往往是唱的最好的船夫)是见山说山、遇事辩事具有极好的临场应变和即兴创编能力。培养教师这种能力不仅是在酉水号子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在其他课程教学也是不可或缺的。

(三)研究开发特色校本课程

特色校本课程的研发是酉水号子进课堂的关键点,一套好的教材的编写对于教师“教”和学生“学”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开发过程中,教师们应当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如学生特点、学校软件硬件、所处区域的民族特点等进行校本课程研发。

在研发过程中,我们事先要进行评估,明确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学校实际的发展需求,分析学校与地区的课程资源等;确定目标,既要达到构想的教育效果也要和学校的总体目标契合,做到为国家培养人才的目的;组织与实施,以酉水号子课程开发进行一系列的活动,在这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不断的努力得到良好的操作经验与理论总结;最后是评价部分,开发的酉水号子校本课程应设计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对教师的教学实施、学生的成绩进行评价。总之,在酉水号子校本课程研发过程中要达到设计合理,科学实用的效果。

(四)传承与创新相结合

社会经济文化制度影响着文化教育的发展,文化生存是基础是传承,没有传承再优秀的文化也会淹没在历史长河中,而创新是文化传承的动力源,每个时代都有与时代相符的价值观与方法论,如果不能将文化进行创新那么旧时代的很多文化都将称为新时代的糟粕。

如何对酉水号子进行传承与创新呢?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第一,从号子的内容入手,号子的传统唱词内容皆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的事物,我们把新时代的新事物编入号子的唱词中,使号子既有传统唱词又有新时代文化,新旧相结合。第二,从课堂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传统的课堂教学将课程分的十分清晰,如语文、音乐、体育等,酉水号子实际上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它包含了民间文学、民族音乐以及体育劳动等,我们在教学中可以讲这些融合起来,使之成为一门综合的课程,吸引学生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也能起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结 语

鲁迅的《且介亭杂文集》中有这样一句话“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是滋养民族发展的沃土。酉水号子进课堂,是笔者在对酉水船工号子的进行基础研究后,进一步展开对酉水号子的应用研究。本文通过对酉水号子进课堂进行探讨,探讨优秀的民族文化如何更好的融入课堂,思考以酉水号子为代表传统民族音乐的传承发展之路。并通过酉水号子进课堂的具体实践,让学生了解本民族文化,提升学生作为中华民族一份子的荣誉感,提高民族凝聚力。

猜你喜欢
船工唱词号子
呐喊中的精神力量——东台弶港渔民号子
王建中的未刊手稿《日本渔民号子》研究
唱词(外一首)
赞船工
开山号子喊山歌
那唱词本上,满是回忆
广西文场的曲词艺术特征研究
抗洪英雄之韩集船工支援搜救队
——搜救转移400多灾民
抗洪英雄之韩集船工支援搜救队
长江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