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肠消癌颗粒灌肠联合化疗对晚期大肠癌近期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0-12-07 13:00吴艾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22期
关键词:清肠大肠癌灌肠

吴艾平

大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男、女性中分别居第二、三位。我国是大肠癌的高发国家,并逐年呈现出上升趋势。大肠癌治疗以手术、化疗为主,对早期大肠癌治疗效果较为显著。但对于晚期大肠癌患者,存活期生活质量的改善是临床治疗的重要目标。近年来,中医在大肠癌领域的治疗效果显著,成为化疗基础上临床联合用药的重要方案。本研究遵循随机对照的原则开展清肠消癌颗粒灌肠联合化疗对晚期大肠癌的近期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同时对毒副反应进行监测,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估。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选择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100例晚期大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并报院伦理委员会通过,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其中,试验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42~68岁,平均年龄(54.7±4.5)岁;结肠癌37例,直肠癌13例;出现肺转移18例,肝转移16例,其他转移16例。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38~69岁,平均年龄(54.2±5.5)岁;结肠癌35例,直肠癌15例;出现肺转移17例,肝转移16例,其他转移17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1.2.1疾病诊断标准 所有入选病例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健委《中国肠癌诊疗规范(2015年版)》的肠癌诊断标准,均有病理学或者细胞学数据证实。

1.2.2中医症候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内科学》(周仲英主编)肠癌篇瘀毒内阻型:腹部拒按,或腹内结块,里急后重,大便脓血,色紫暗,量多,烦热口渴,面色晦暗,或有肌肤甲错,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涩。

1.3病例选择标准

1.3.1纳入标准 ①符合疾病诊断标准及中医症候诊断标准;②有化疗适应证;③体力状况卡氏评分>70分,预计生存期>3个月;④年龄≥18周岁、≤75周岁;⑤无严重心、肾、肝、肺或造血系统功能损害的患者;⑥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加并入本研究。

1.3.2排除标准 ①既往有任何等级的免疫功能疾病;②近3个月内参加其他药物临床研究;③有活动性肠道出血者;④既往有严重的药物过敏史;⑤合并有严重感染者;⑥精神病患者;⑦妊娠妇女;⑧患者合并有肝、肾等功能异常;⑨伴有出血、消化道梗阻等严重并发症;⑩对本次研究所用药物过敏;11不耐受化疗者;12患者及其家属不同意参与本次研究。

1.3.3中止标准 ①病情进展难以继续化疗;②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难以继续本研究;③依从性较差;④患者自愿要求退出。

1.4方法

1.4.1对照组 给予患者化疗治疗。①mFOLFOX6方案:奥沙利铂85 mg/m2静脉滴注d1,亚叶酸钙400 mg/m2静脉滴注d1,氟尿嘧啶400 mg/m2静脉推注d1,然后2400 mg/m2,静脉滴注46~48 h,每14天为1个周期,共2个周期。②FOLFIRI方案:伊立替康180 mg/m2静脉滴注d1,亚叶酸钙400 mg/m2静脉滴注d1,氟尿嘧啶400m g/m2静脉推注d1,然后2400 mg/m2,静脉滴注46~48 h,每14天为1个周期,共2个 周期。

1.4.2试验组 给予患者化疗联合清肠消癌颗粒灌肠治疗。①化疗方案及疗程与对照组相同。②清肠消癌颗粒,内含生药:苦参20 g、白花蛇舌草20 g、藤梨根30 g、蛇莓20 g、地锦草20 g、败酱草20 g、红藤20 g、丹参20 g、薏苡仁20 g、白术20 g、枳壳20 g,诸药以100 ml温水搅拌至完全溶解。③治疗方法:清肠消癌颗粒每付兑100 ml温水搅拌至完全溶解,所有入组患者每晚1次灌肠,连用10 d,休息4 d,14 d为1个周期。第1次化疗开始时灌肠,连用4个周期。

1.5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5.1主要观察终点 近期疗效,采用RECIST1.1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估病情,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疾病进展(PD),有效率=(CR+PR)/总例数×100%,疾病控制率=(CR+PR+SD)/总例数×100%。

1.5.2次要观察终点 ①生活质量评分,使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ORTC)的生命质量核心问卷(QLQ-C30 V3.0)及直肠癌专用问卷(QLQ-CR38)中文版模块;②不良反应,按照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发布的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评价标准(NCI-CTC-AE4.0),进行不良反应评价,分为Ⅰ、Ⅱ、Ⅲ、Ⅳ共4级。

1.6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比较 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患者的腹泻、呕吐、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外周神经毒性、手足综合征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n(%)]

2.3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比较 试验组患者的总体健康、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恶心、疼痛、疲劳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3 讨论

我国是大肠癌高发国家,其中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晚期大肠癌错过了手术等治疗的最佳时期,晚期保守化疗成为患者生命存续,改善生活治疗的常用方法。近年来,中医在大肠癌领域的应用获得临床肯定,特别是与化疗的联合用药治疗,表现出了良好的近期疗效,对改善晚期大肠癌患者生活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1,2]。

本文所用清肠消癌颗粒中,白花蛇舌草、蛇莓专事抗癌,有活血散瘀、清热解毒之功效;薏苡仁、白术有散结、利水消肿和健脾益气之功效;败酱草有清热解毒、祛瘀排脓的功效;地锦草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之功效。王胜文[3](2017)在研究中发现,白花蛇舌草、蛇莓等中药可以实现对大肠癌细胞增殖的抑制,并活化Caspase-3、8、9,促PARP剪辑,诱发大肠癌细胞凋亡。胡佳楠等[4](2019)在研究中指出,FOLFOX方案化疗在晚期肿瘤患者治疗中,不良反应较轻,且依从性较好,表现出良好近期效果。本文研究数据显示,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分别为46.0%、78.0%,均高于对照组的26.0%、58.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说明,在联合治疗中,中医辨证治疗的实施,能够有益补充西医化疗的不足,实现了对大肠癌肿瘤生长的有效抑制,且近期抑制效果明显,提高肿瘤病灶的控制率。

化疗对于晚期大肠癌患者而言,面临巨大的身心痛苦。存活期生活质量的改善是晚期癌症治疗的重要目标[5,6]。在清肠消癌颗粒灌肠联合化疗的治疗方案中,通过中医之健脾益气、散结清热,改善了患者的生理体质,对于减少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数据显示,试验组患者的腹泻、呕吐、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的外周神经毒性、手足综合征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试验组患者的总体健康、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恶心、疼痛、疲劳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联合治疗中,患者的睡眠、饮食及精神状态等改善明显,提高了晚期大肠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显示出联合治疗的优势。

综上所述,在晚期大肠癌治疗中,清肠消癌颗粒灌肠联合化疗的近期疗效显著,并且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改善了患者存续期的生活质量,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清肠大肠癌灌肠
社区居民大肠癌筛查的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
红藤汤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体会
开塞露联合温盐水滴注灌肠法在脑卒中便秘病人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抗生素清肠对丁酸梭菌保护肠炎小鼠肠黏膜屏障的影响及初步机制研究
灌肠疗法在犬病诊疗中的应用
第十五届上海国际大肠癌高峰论坛暨第五届上海国际大肠癌肝转移多学科和分子靶向论坛暨第五届上海国际大肠癌微创论坛邀请函
“灌肠” 治疗有副作用吗
养生一字诀
生吃黄瓜有助排毒清肠
经内镜支架置入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左侧大肠癌性梗阻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