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慕课与图书馆服务

2020-12-09 00:45
关键词:图书馆资源服务

张 华

(山西大同大学图书馆,山西 大同037009)

面对互联网+发展,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只需注册登录即可免费访问,提供优质资源体验完整学习。慕课架起学习平台,教学模式从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个性化学生为中心,冲击固有规范体系,被誉为印刷术发明后教育史最大革新,是网络技术与现代教育理念结晶,使教育领域得到一次洗礼。

慕课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关联主义及开放教育资源理论。基本原则是汇聚、混合、推动、分享。标志是开放共享与可扩张性。特点是线上线下混合,人数不受时空限制,全新组织异样流程。宗旨是将世界上优质资源传播到地球各个角落,以便领略大师级授课风采,获取知识,感受名校教学理念,打开精品课程大门。构成要素:(1)课程网站(2)专家及协调员(3)学习者(4)讨论小组(5)媒体工具(6)信息推送工具。

一、慕课的兴起发展

2008年加拿大学者David 和Bryan率先提出慕课,2011 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推出第一个慕课课程,2012 年全球关注参与成为“慕课元年”。目前规模大影响力强的有斯坦福大学教授创建的Udacity ,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共创的Coursera,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联合创办的EdX。慕课浪潮很快传人国内,2013 年誉为启动年,2 0 1 4 年“中国大学慕课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果壳网“慕课学院”成为最大讨论区,吸引众多学者聆听世界顶尖大学课程。从国内发展看尚处于倡导推广和资源嵌入起步阶段,参与高校及课程数量有限,主要解决高校教学资源利用率低下,改善学校数字化应用环境。学员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及教育发达城市,年龄在18-30 岁,教育背景良好,多是“95后00后”。有三股推动力量:①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为代表的高校。②网易公开课为代表的商业机构。③公共图书馆为代表的网上学习中心。CALIS 启动资源库项目,中心设在北大图书馆,引进国际精品,实现与大师零距离对话,足不出户汲取人类知识,建成国家精品课程4000多门及众多省级的精品课程,基础科学最为丰富。

(一)慕课优势

在当前大数据资源共享时代背景下,慕课是将优质资源共享,它将和图书馆一道成为遨游知识海洋的巨轮。(1)独一无二的教学优势:名校、名师及精品课程聚合,激发起大家学习兴趣,而碎片化学习时间符合课外学习模式,成为课内有益补充。(2)全新学习方式:慕课具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点,不受时间、空间和年龄限制,自由安排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学习方式,打破大学围墙界限,学习者根据兴趣需求选择课程,彻底改变被动状况。(3)较好的教学法:慕课以定制平台技术为基础、严格的课程制度为保障,以平台、教师、学习者、交互为经络,材料为骨肉,形成透明传播生态链。教师精心准备教案授课,既是知识生产者也是内容启发者,学生是知识消费者,通过师生、生生互动,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内容的制造者。(4)学习效果佳:慕课的集中性使学生在网络中很容易找到可靠资源,慕课的专业性使学生少走弯路,学习质量有保障。课中与授课老师无障碍交流,课后与助教讨论理解学习内容,各种疑惑有了解决渠道,学员积极参与互评,学习效果明显高于普通培训与自学,是教学资源公平共享性和自由选择性地完美结合。

(二)慕课不足

慕课不足:(1)发展局限:主流教育者认为慕课是一种形式简单、内容贫乏、缺人情味的教育形式。目前慕课由商业公司推动,不具备基本学术价值,若学术上存在问题,发展必将受到影响。(2)完成度低:大范围开发小面积应用,注册人数庞大完课率低,辍学率高达80%—— 90%,好奇大于坚持,存在不确定性。(3)学历认证:学分认证体系不规范,采用机器评分和学员同行两种评分机制,机器评分对人文社会科学不合适、同行评分质量难以保证。证书在用人单位那里认可度极低。(4)制作成本高:一门课程成本高达十几万元甚至百万元,平均每门课要花费上百个小时,运营成本高,没有盈利模式,难以形成资本效应。(5)教学质量保障难:有的课程个性化辅导无法展开,交互指导缺失,整体教学氛围无法达到传统课堂效果,在人无我有方面受到教师能力水平制约。

二、图书馆创新服务

(一)慕课与图书馆相互助推 图书馆是学校信息技术试验场,读者新需求吹响创新服务号角,数字服务延伸及融合改变图书馆基因,慕课在学科服务、资源整合、开放存取、版权保护诸方面都离不开图书馆技术支持及泛在化服务,紧跟教学改革步伐,促进与教学科研深度交融,促使用户从无序个体向有序群体转变,服务范围从教学辅助扩充到全社会,从课外辅助式被动服务向课内嵌入式主动服务推进,资源利用在有限开放与慕课大规模开放使用之间找到平衡点,相互助推是图书馆新使命。(1)慕课给图书馆带来无限机遇。图书馆可以重构自身服务方式,吸纳整合开发新兴资源,倡导开放获取,加强知识传播,发挥第二课堂培训功能。图书馆是教学科研基地,将慕课融入图书馆来增加自身职能和服务功能,吸收新元素促进自身发展,在相互促进完善中实现双赢,馆员不仅是教师支持者而且是慕课圆桌会议中一员,图书馆不仅是公共知识空间而且是公共交往空间。(2)图书馆在提供机构支持和物理基础设施,指导学生参与在线课程,支撑多样化学习上有着独一无二的地位。图书馆员投身慕课在提供信息资料协助老师创建慕课课程中扮演决定性角色。图书馆是信息集散地,其依托自身专业基础,搜寻开放存取网站,指导免费资源使用。确保相关资源可访问性,把各类网络资源梳理为可用资料信息,这是慕课重要环节,为慕课发展助力。根据读者需求,在制作多媒体课件中提供技术指导、创建特色慕课课程,增加图书馆资源使用权,帮助解决知识版权问题,吸引更多读者投入到慕课学习中,使慕课生机勃勃。随着在线教育探索与实践,新教学方式层出不穷,SPOC(私播课)、Meta-MOOC( 超级公播课)、DLMOOC( 深度学习公播课) 、DOCC ( 分布式开放协作课) 、MOOR(大众开放在线研究课)呈现,质量、完成率和认证是其发展保障。图书馆创新发展探索将永不止步,通过实践与慕课共同成长,让用户有更多获得感。

(二)图书馆创新服务路径 慕课兴起为学校教学开辟新路径,图书馆服务模式受到挑战,为慕课课程制作提供信息资料、场地、技术及人力支持呼声雀起,创新服务迫在眉睫。(1)宣传推广:图书馆是信息中心学校窗口,通过宣传让师生了解慕课发展特征,熟悉学习特点资源获取方式,明确与视频公开课的区别,关注学校课程发展。多样化宣传Q Q 群。通过调查了解用户对慕课兴趣需求程度,以真实数据呈现服务中。(2)资源引导:资源引导分国内和国外两种,充分利用课程评价推荐系统进行课程推介,在平台上向慕课制作者进行资源推广供其整合共享。让学校各职能部门及院系了解图书馆信息资源、人力资源、提供的技术支持、版权支持、服务模式,促使用户与图书馆深层合作,深化教学参考系统,提供课内参考资料和课外延伸阅读。(3)咨询服务:咨询时推介慕课课程,提供有关内容,运用“翻转课堂”学习方法,让更多人了解利用。打造平台进行信息素养差异化指导,内容可涉及检索方法技巧、信息管理及评估工具、高级检索途径、数据连接、隐私内容等模块,教学突破传统形式,倡导在线异步、在线同步、在线课堂、线下学习混合式学习方式,通过讲座、录音、录像、教师课件、学习笔记、轻松简短视频提高检索效率。逐步掌握查找最新信息,过滤无用信息技能,注重师生互动、人机互动及交互性练习。学科馆员有效将资源用户服务三者统一,开展专题知识、教学设计、制作技巧培训,把咨询服务链接到课程中,为学习者指点迷津。(4)特色化服务: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深入院系服务重点学科,挖掘大数据分析研究,提供私人定制,用特色化服务支持教学。探讨交流合作路径,实施走出去战略,彰显资源优势,充分发挥个性化服务潜力。(5)电子阅览室服务:单独光纤接入的电子阅览室有专人管理,提供实体及虚拟空间,有良好氛围,是慕课学习最佳场所,划分体验空间,创建多学科文献检索慕课,给予技术支持,建立学科服务平台,加强学生利用电子资源能力,提高专业数据库利用率,通过电子阅览室服务为用户提供一场高端智慧饕餮盛宴。(6)信息共享空间建设:学生喜欢集群式学习同伴鼓励走得更远,知识在碰撞中体会更深,信息共享空间是一个相对封闭放松交流空间,既有现代化网络设施,又有传统教学设备,还有免费数据库、纸质资源即搜即得,是慕课课程最理想集聚地、线下大本营。

三.慕课环境下图书馆面临挑战

慕课环境下图书馆应重新定位角色,如何服务慕课教学,成为关注焦点。1.服务意义挑战:图书馆尽管占据信息资源高地,但目前服务重要性显得弱势,有人认为由于平台设计不再需要图书馆员,慕课成为图书馆竞争者和替代者,但通过实践证明离不开图书馆员2.开放获取挑战:实现知识全球共享过程中,一些数字资源订购后方可获取,由于版权限制形成信息壁垒,对参考资源可用性提出新要求,馆藏资源如何利用,学科馆员能否成为教师版权咨询专家,给图书馆带来探索多途径使命。出版商与慕课平台合作,占据网络信息化市场,很多资源商业化,需要付费购买版权方可实现资源共享。3.功能弱化:慕课渗入用户获取知识不需踏入图书馆,彻底颠覆依赖图书馆获取资源信息,走进图书馆人数会越来越少。慕课教学平台实现对学生学习的自主控制,设置反馈干预功能,代替部分图书馆功能,这是图书馆所不及的,教育产业化弱化了图书馆传统功能4.服务模式挑战:慕课最大特点是动态组织,自主探索资料,通过对关联知识点讲解形成知识体系,实现与课程管理无缝对接。这些恰恰是图书馆服务短板,目前仅仅停留电子数据库查询数字资源,可用性有待商榷需要斟酌,传统服务模式存在局限。

总之,慕课尽管不能使所有人受益,但这股起源于西方开放教育超级飓风,是一场技术革命,图书馆人从来不缺乏创新精神,将提供更广泛,更个性化、本地化和互连化服务模式。

猜你喜欢
图书馆资源服务
聚焦“五个一” 打通为侨服务渠道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我给资源分分类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图书馆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去图书馆
读者反馈 订阅服务
服务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