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牛产业扶贫探讨

2020-12-13 06:36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20年5期
关键词:父本养牛发情

(广西靖西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总站,广西 靖西 533899)

随着扶贫工作的不断深入,全国各地加大了农业产业的扶持力度,扩大了产业扶持范围,提高了产业以奖代补金额,让广大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增加收入,达到永久脱贫。在养殖产业方面,广西很多县(市)把养牛业作为主要的扶贫产业来抓,取得了良好效果。

1 广西养牛产业扶贫模式现状

据了解,当前广西养牛产业扶贫较为成功的模式有以下几种:一是贷牛还牛模式。例如广西都安县通过德泉种牛繁育基地等养牛企业,把5~6个月的良种仔牛交由贫困户饲养,并与农户签订贷牛还牛合同,规定3~5年内农户通过繁育,将所产仔牛饲养到同样大小后还给基地,母牛归农户所有。二是入股分红模式。例如广西江州区由贫困户向金融机构申请产业扶持贷款,入股广西大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养牛企业发展养牛,年底由养牛企业给贫困户分红。三是由农户通过办理贷款或自筹资金,购买母牛饲养。

2 不同模式的收益和风险评估

贷牛还牛模式以向贫困户提供利木赞、西门塔尔和夏洛来等外血良种牛为主,品种牛的主要优点是肉牛个体大、生长发育快、肉牛售价高,成年母牛售价可达1.8万元/头。农户贷5头小母牛以舍饲方式饲养4年,生产并培育6月龄小牛5头,全部偿还贷牛公司,价值约9万元的母牛则归农户所有。此模式要求贫困户种植牧草5亩以上,4年饲养成本(只计饲料、防治和配种支出,未计人工投入,下同)约6万元,4年间贫困户累计获利3万元,平均年获利约0.8万元。4年后贫困户继续饲养母牛,配种产仔后培育8个月上市,售价按0.8万元/头、母牛与牛仔养殖成本按1.5万元/年计,年获利可达2.5万元。此模式饲养良种肉牛,要求种植足够的牧草并进行舍饲,要经常补喂精料,资金、设备和劳动投入较大,适合有一定养殖技术和资金投入的贫困户。其主要优势在于有贷牛公司提供技术保障。

代养分红模式由贫困户向商业银行借贷5万元,以入股形式交由养殖企业购牛饲养,年底由养殖企业向贫困户分发股红,3年后由贫困户向商业银行归还贷款。此模式适合缺乏技术和劳动力的贫困户,一般3年入股期间农户可分红1.5万元,年均0.5万元。

贷款自购母牛饲养模式,由贫困户向商业银行借贷5万元(政府贴息),可购买本地(杂交一代)后备(或成年)母牛5头,以放牧+补饲方式饲养。通过杂交配种,年产杂交仔牛5头,饲养至10月龄后上市,售价可达0.8万元/头。第一年以放牧为主,饲养成本可忽略不计。母牛怀孕后期及产仔后要视母牛体况适当补料,年饲养成本约0.6万元。第二年起出售仔牛可年获收益约3.4万元,第三年即可向银行归还全部5万元本金,原购母牛由农户继续饲养,逐步发展壮大。此模式主要饲养本地母牛或杂交一代母牛,对饲养管理技术水平要求不高,只要对有劳动力的贫困户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同时有放牧场所就可以实施,而且对贫困户后续发展比较有利。

3 贫困户发展养牛产业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3.1 开展牛杂交改良工作

目前,使用牛冷冻精液进行人工授精是牛杂交改良最有效的途径,但是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及时发现母牛发情,保证输精适期。母牛发情后什么时期适合配种,主要由配种技术员根据母牛卵巢发育情况决定,但是养殖户要掌握相关技术知识。母牛发情表现为兴奋不安,频繁哞叫,阴道内流出少量透明黏液。母牛在发情盛期表现较为安静,频繁排尿,阴部开始肿胀,阴道内有大量透明黏液流出,呈拉丝状。母牛在发情末期阴道流出的透明黏液减少,颜色变为乳白色,黏性减弱,此时输精最好[1]。二是选择适合的杂交品种。引进肉牛品种与中国黄牛杂交,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体重、日增重和经济效益等均高于本地黄牛,而且杂交牛保留了父本结构匀称、体格粗壮结实的性状,弥补了本地黄牛背腰欠宽广和尻部尖斜等体格缺陷。其中西门塔尔作为父本在提高犊牛的初生重效果上表现最好,适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安格斯和利木赞作为杂交父本能够降低难产率,犊牛初生重较小,出肉率高,适合生产小牛肉;夏洛莱和皮埃蒙特牛作为父本,胴体品质好,肉质优良,适合生产高档牛肉;瘤牛作为父本能够显著提高杂交后代的耐热抗蜱特性,对于南方肉牛产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以放牧为主的贫困户饲养安格斯、利木赞和德国黄牛等品种为佳。

3.2 服务网络建设

贫困山区要发展养牛业,必须建立一支技术过硬的服务队伍,科学布局技术服务网络,及时准确地为养殖户提供技术服务。考虑到山区的交通情况,建议每个乡镇建立1~2个牛冷冻精液人工授精点,配备必要的人工授精设备。配备1~2名技术员,并向广大养牛户公布技术人员的电话。村内安装1~2个配种保定架,技术人员根据养殖户反映的母牛发情情况,初步确定第一次配种的时间和地点,采取到村配种的方式,解决山区贫困户母牛配种难的问题。

3.3 加强对母牛和杂交仔牛的饲养管理

养牛户要注重饲养场地建设,保证牛舍卫生。在保证草料充足的情况下,根据母牛和仔牛各个阶段的营养需要,以及当地农副产品生产情况,适当补充玉米粉、麦麸和豆粕等精饲料。同时要严格按照免疫程序开展预防接种工作,发现病牛及时治疗。

3.4 加强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

配种员要向贫困户传授母牛发情观察和输精适期等知识,技术人员要深入牛场,现场指导养牛户做好牛场选址、牛舍建设、怀孕母牛和杂交仔牛饲养管理等工作。加强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使农户掌握现代生态养牛和牛杂交改良相关知识。

猜你喜欢
父本养牛发情
秋季养牛羊 注意防治片形吸虫病
夏季养牛提高利润有办法
奶牛产后首次发情行为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
杨伟军:养牛脱贫谋致富 “牛劲十足”奔小康
父本在杂交谷子化学成分分布中的评价作用
不同来源PMSG对肉山羊同期发情及排卵效果比较
养牛屯里的“牛状元”
鹦鹉鱼品系对不同亲本和繁殖技术的响应
影响氯前列烯醇诱导母羊发情效果的主要因素
玉米杂交制种中父本的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