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养殖与环境保护的互作机制及平衡发展

2020-12-13 06:36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20年5期
关键词:猪瘟畜禽疫病

(安徽省无为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安徽 无为 238300)

自2018年以来,我国发生的非洲猪瘟疫情和新冠病毒疫情,严重影响了畜牧业的发展。疫情导致全国生猪产量大幅度下降,生猪价格大幅度上升,随之禽类价格也迅速上升。同时,新冠肺炎疫情阻断了市场流通,大批量的畜禽产品滞销,生产受阻。目前,我国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畜牧业生产正在逐步恢复正常。因此,本文就如何平衡畜禽健康、恢复畜牧业生产和保护生态环境进行了探讨。

1 科学饲养,提高畜禽健康水平

1.1 选育优良品种

品种是决定畜禽养殖效益好坏的关键要素之一,选择优良品种能够有效减少疾病、提高畜禽产品质量。在引进幼畜(禽)时,要选择正规并持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畜禽场,挑选品种纯正、体质健壮和显性性状明显的个体;自繁自养的企业要选择体格健壮和无疾病史的畜禽作为父母代。同时,在饲养过程中要定期检查群体大小和个体体质,合理分群,避免因个体差异影响群体生长。

1.2 合理投喂,科学饲养

对圈养、笼养和放牧的畜禽要科学合理投喂,对于放养的畜禽要尽可能选择天然、绿色的青草饲喂。不同的生长阶段要合理地保障营养供给。对圈养或笼养的畜禽,要针对不同品种选择优质全价饲料,注意营养均衡,保证清洁饮水。要按照规定的投喂时间和地点及时准确投喂,尽量减少对畜禽的应激反应。

1.3 科学用药,及时免疫

治疗畜禽疾病的药物种类繁杂,因此要科学地选择药物。禁止使用违禁药品和人用药,严格执行休药制度,确保畜禽产品的药物残留不超过国家标准。使用的药品最好具有敏感性好、副作用小、残留少和经济节约等特点[1]。常用的给药方式有溶水、混饲、口服、体内注射和体表用药等,不同的给药方式可以按照说明书要求操作。同时做好药物名称、用药量和用药时间记录,确保有据可查。

此外,饲养过程中要做好疫病防控工作。每年春秋两季给畜禽注射疫苗,以提高畜禽的免疫力,降低疫病发病率。目前常用的疫苗种类主要包括禽流感疫苗、蓝耳病疫苗和口蹄疫疫苗等。

2 持续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改善饲养环境

良好的饲养环境不仅能够改善畜禽的健康,生产出优质畜禽产品,而且能够造就优良的地区生态环境。因此,在发展畜禽产业的同时必须关注生态环境。畜禽养殖应当循环发展,推进种养结合,物质循环。有条件的养殖场可种植玉米和大豆等作物作为饲料原料,为畜禽提供蛋白质和能量物质。畜禽产生的粪污可通过干湿分离、雨污分离、沼气发酵和堆肥发酵等形式转化为有机肥,自行消纳或另行售卖。

按照科学要求,合理优化养殖密度。增加养殖场绿化密度,改善通风条件,合理布局建筑物,减少养殖场废气对环境的污染。加大对养殖场污水处理系统和无害化处理池的经费投入[2],采用水泥墙体和投生石灰等方式杀菌消毒,确保畜禽尸体不污染周边土地和水源。

3 做好杀毒灭源工作,逐步恢复生产

坚持预防为主,开展清洗消毒,是做好非洲猪瘟等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重要举措,可以有效净化养殖环境,切断疫情传播途径。目前,疫情发生和传播的风险持续存在,要充分认识落实清洗消毒措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将清洗消毒工作作为防控疫病的重要措施。开展“大清洗、大消毒”行动,针对养殖场户、屠宰场、病死猪丢弃和掩埋场点等场所开展彻底清洗消毒工作,有效杀灭非洲猪瘟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及时消除疫情隐患。建立工作台账,保存清洗消毒时间、地点、对象、消毒药品和责任人员等工作记录。

猜你喜欢
猪瘟畜禽疫病
非洲猪瘟对菲律宾已造成1350亿比索的损失
畜禽夏季喂野菜 防病快长真不赖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夏季养畜禽 驱蚊有妙招
梨火疫病的识别与防控
辣椒疫病危害大 及时防治有办法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中医药防控生猪疫病取得突破
上海祥欣畜禽有限公司
非洲猪瘟常态下猪场建设的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