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中药学教学改革与实践初探

2020-12-13 06:36王雪飞王长林侯春彬王秀君李利红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20年5期
关键词:中兽医中药学麻黄

王 炼,王雪飞,王长林,侯春彬,马 霞,王秀君,李利红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兽医中药学主要教授兽用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各味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等知识,是兽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连接中兽医基础理论和中兽医方剂学等课程的桥梁。该课程是本校动物药学(中兽药)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对学生未来应用中药和开发兽用中药产品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该课程共56学时,其中理论课40学时,实践操作课16学时。要在有限的课时内学完中药基本理论内容及了解近300味中药的功效。既联系到中兽医基础理论的内容,又涉及未开设的中兽医方剂学、中兽医诊断学等后续课程的内容,还与中药的产地、采制、性状和炮制等知识相关,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极大的挑战。传统理论教学更注重教师课堂讲授,以教师教授为主,偏重于重点及难点知识介绍,常出现教师满堂灌,师生互动较少,学生学习热情不高的状况。结果是教师埋怨学生学习不认真,学生埋怨教师讲课不生动,效果自然不理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进行创新性探索,对于提高授课质量及培养优秀的学生来说非常必要。

1 多媒体辅助教学

语言是课堂教学主要采用的刺激学生的方式。兽医中药学包含几百味中药材的来源、产地、性味归经及功效主治等知识,仅凭教师讲解,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吃力。多媒体以其生动形象的教学形式,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得到了教学界的认可。多媒体课件作为教师多媒体教学的主要工具,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措施[1]。兽医中药学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课件具备丰富的图片,能够形象地展示中药的形状、颜色、大小和表面特征等内容,使理论知识生动地展示出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介绍具体药材时,图片的辅助作用不可或缺。如益母草,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均有生长,河南也是产区之一[2],我们的学生多数来自河南,多半见过这味药材,没有图片,仅用语言描述,师生沟通起来会十分吃力,如果用多媒体播放一张益母草的原植物照片,问题便迎刃而解。再来讲授益母草的功效时,学生便能将所学理论知识落实在随处可见的实物上,从而加深了印象。此外,还可以利用其他多媒体资源辅助教学。例如,介绍中药的采集、炮制方法时,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上的影像资源,让学生通过观看纪录片,加深对课程内容的印象。另外,多媒体资源也可以帮助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我们课程组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中兽医基础与临床》、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畜牧兽医专业教学资源科子项目《中兽医》课程的资源库,便于学生课下学习。

2 中药标本内容的辅助教学

兽医中药学涉及的中药药性理论相对难懂,中药种类很多,并且中药味数也非常多。本科班级学生总人数一般为30人左右,教师将常见或常用且无毒的中药饮片和个药实物带入课堂,让每个学生都能看得到、摸得到、闻得到、尝得到,这样既能让学生接收到教师讲授的声音信息、多媒体展示的图片或视频信息,还能零距离通过亲身体验自主收获知识,让兽医中药学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例如,讲到中药药性理论的五味与作用时,将辛味的生姜、甘味的大枣、酸味的石榴皮、苦味的黄连和咸味的芒硝等中药的原药材做成溶液,让学生品尝,进而了解五味的本意是指通过口尝直接感知的真实滋味。再让学生品尝石膏或麻黄原药材,从而明白石膏的真实滋味并非甘味,麻黄也并无明显的辛味,只是因为石膏能够生津止渴,所以被描述为味甘,而麻黄因为具有发散风热的功效,所以谓之味辛。由此让学生理解所谓五味,不一定是用以表示药物的真实滋味,更主要的是用以反映药物作用在散、补、敛、泄等方面的特征性。最后让学生品尝酸味的山楂,结合酸味能收、能敛的功效,得出山楂虽有浓烈的酸味,却不具备酸味收涩的作用特性,保留其酸味描述,只是用来反映它的真实滋味。

此外,还可以有选择地将无毒中药饮片装入塑封袋,制作成迷你标本库[3],讲到具体某一类中药时,将标本带进课堂,让学生拿着中药材标本,边看多媒体课件中的植物或个药图片,边听教师讲解该药材的性味、归经、功效和主治,使教学直观、生动、灵活,促使学生更有效地构建关于该药材的多维立体知识网络。利用中药标本实物,同样可以增加具体药材的授课效果。例如,麻黄是学生学习的第一味中药,麻黄的命名源自于其颜色发黄,而且呈麻质,如果仅用语言描述,没有图片,学生很难想象麻黄到底是什么样。但是如果用多媒体展示麻黄的图片,学生就会对麻黄的颜色、性状和大小有所认识,再来学习后续的知识,效果会很不错。假如再给学生以麻黄的实物,让他们能亲手揉一揉,摸一摸,感受所谓的“麻质”,即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将所有关于麻黄的知识串联起来。还有,讲授一些来源相同、功效有类似之处的中药时,学生特别容易混淆。如大青叶、板蓝根、青黛均来源于十字花科植物菘蓝,功效也有很多共同之处。但是将3味药材的标本发到学生手中,让他们手中拿着实物,听教师讲授药材的来源、性味归经、功效及主治异同,将摸得着的药材实物和抽象的功效应用等知识密切结合起来,便能加深学习印象,做到能够有效区别3味易混淆的中药材。

3 教学方法的丰富与改革

多样的教学方法可以让课堂变得活跃起来,更能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电脑的广泛使用,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受到极大冲击。《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推动信息技术和高等教育的合理融合,利用信息化工具和平台提升教学水平,培养学生进行自主管理、自主服务、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4]。

如何才能让智能手机和电脑成为辅助教学的工具,笔者为此设置了每节课3~4 min的分享环节,让学生自由选择和课程密切相关的一些知识,课前用手机或电脑检索信息,制作成PPT或者讲稿,上课时登上讲台当讲师,给其他同学介绍和释疑,最后由教师予以鼓励并做简单总结。整个过程用手机给学生录像,通过微信将视频发给学生本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让学生自己选题、制作PPT、讲解、释疑,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过程,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践证明,让学生上讲台,还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制作PPT、检索信息和自主学习等能力。

现代的网络信息技术手段极为发达,许多智能学习工具被开发利用。现在,微信已然是最流行的沟通方式,而“雨课堂”是将微信和PowerPoint融合在一起的手机学习工具,它利用微信作为媒介,在课前课中课后各个环节建立起师生沟通的桥梁,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授课效率及学生的学习效率[6]。

4 教学内容的丰富与改革

教学内容首先要根据专业培养方案以及教学大纲来整体把握,同时还要根据兽医临床应用中药和兽药研发等具体情况,与时俱进,丰富与改革每章节的教学内容。针对本科生,既要强调理论研究的深度,还要强调应用研究的深度[7]。在有限的学时内如何兼顾,唯有精选内容,突出重点,深度讲解。如针对补虚药从临床应用角度出发,对36味药进行压缩,将临床应用较多的黄芪、白术、甘草、当归、淫羊藿、补骨脂、菟丝子、阳起石、女贞子和枸杞等10多味中药作为补虚药的主要讲授内容。在补虚药章节中,将黄芪作为重点来讲授,把最新的关于黄芪的主要成分、药理作用等研究情况介绍给学生[8]。同时,还对国内外兽用中药的研发情况进行介绍,以便为学生后续的自主学习提供思路。

将一些近年来在兽医临床研究应用颇多,还未被收录入教材的中药材纳入课程,给学生讲解。比如,介绍近年来学者们研究颇多的紫锥菊。紫锥菊原产地在国外,它是风靡西方世界、历史悠久的植物药和保健品之一。紫锥菊及其不同制剂有抗病毒、调节免疫和抑菌等功效。目前,我国北京、河北、山东等大部分地区均有紫锥菊栽培[9]。国内学者用中医理论去分析、认识紫锥菊,对其中药性能进行总结,得出主治风热感冒、恶寒发热、咳嗽、热毒疮痈等结论[10]。齐鲁动保的紫锥菊系列产品紫锥菊、紫锥菊散、紫锥菊口服液于2012年通过国家农业部评审,荣获国家一类新兽药证书[11]。华南农业大学主持研发的紫锥菊根和紫锥菊根末获得两个国家二类新兽药注册证书[12]。在畜禽业和水产养殖业中,紫锥菊的应用日益增多[13-14]。对于这样一味热门药材,将其列入教学内容,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又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

5 改进实验教学

兽医中药学实验教学基础条件较好,具备中药标本馆,藏有丰富的中药饮片标本、药用植物蜡叶标本、原色药用植物浸制标本等,还有一些古老的中药炮制工具,有力地保障了实验课程教学的顺利进行。此外,还可以利用校内或其他学校的丰富药用植物资源,更好地拓展学生们的视野,扩大实验教学的范围,让实验课从室内走出室外[15]。

6 考核方式方法的改革

本门课程学期总成绩包括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两部分。兽医中药学是一门专业核心考试课,期末考试对于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效极为重要。因此,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60%。而增加过程考核的比重,可以更科学地评价学生整个学期的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根据专业培养方案、课程性质及学生的特点,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教学改革,可以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也能够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猜你喜欢
中兽医中药学麻黄
中药房药师如何开展优质中药学服务
临床中药学学科简介
月令体农书中兽医知识书写特点探析
麻黄张仲景的心头好
HPLC特征图谱法比较去节麻黄与麻黄节的差异
中兽医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浅谈
心中的麻黄山
中兽医在畜禽病毒性疾病防治方面的应用
自学中兽医必读
风寒感冒喝麻黄牛肉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