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饲料的利用价值及加工技术

2020-12-13 06:36张杰平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20年5期
关键词:粗脂肪纤维素可溶性

张杰平,陈 亮

(1.广西壮族自治区凭祥市友谊镇水产畜牧兽医站,广西 凭祥 532600;2.广西壮族自治区凭祥市上石镇水产畜牧兽医站,广西 凭祥 532600)

农作物秸秆类资源通常是指农作物经过收割籽实之后所剩下的茎秆及叶子等,常见的有玉米秸秆、甘薯藤蔓以及豆类秸秆等,这些农作物秸秆的产量约为籽实的1倍以上。我国作为农作物生产大国,具有丰富的秸秆类资源,但是利用效率非常低。农作物秸秆的主要成分是粗纤维,还含有一定量的矿物质、蛋白质和脂肪等,不同的农作物秸秆所含有的营养成分也不相同。通过采用不同的秸秆饲料加工工艺可以有效提高秸秆的利用价值。

1 农作物秸秆作为饲料的价值

农作物秸秆中主要含有丰富的粗纤维成分,同时含有部分矿物质、蛋白质以及脂肪等,不同的农作物秸秆所含营养成分的种类和数量有所不同,能否作为饲料的可能性也不一样。我国常见的秸秆类资源主要是水稻秸秆、豆类秸秆、玉米秸秆以及甘薯秸秆。水稻秸秆主要由稻草和稻壳构成,其中稻草的粗纤维含量约为42.7%,粗蛋白含量约为2.9%,粗脂肪含量为1.2%左右,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为29.5%左右。稻壳的粗纤维含量可达32.9%,粗蛋白含量达3.8%,粗脂肪含量约为0.8%,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约为41.8%。研究表明,稻草可直接作为饲料或经加工处理后饲喂家畜,而稻壳即便是加工处理后也不宜作为饲料。玉米秸秆由玉米茎秆、玉米芯及玉米苞叶构成,其中玉米茎秆的粗纤维含量达到39.2%左右,粗蛋白含量为5.0%左右,粗脂肪含量为1.5%左右,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为34.5%左右。玉米芯的粗纤维含量达到32%左右,粗蛋白含量为3.4%左右,粗脂肪含量为1.4%左右,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为48.4%左右。玉米苞叶的粗纤维含量达到25.1%左右,粗蛋白含量为2.5%左右,粗脂肪含量为2.2%左右,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为53.8%左右。研究发现,玉米芯可以通过加工处理后作为饲料原料进行利用,玉米茎秆及玉米苞叶可以直接作为饲料原料进行饲喂[1]。

2 秸秆类饲料的物理加工方法

秸秆类饲料的物理加工方法主要是通过改变秸秆的物理性状来提高适口性及干物质的消化利用率。物理加工方法包括切断、粉碎、揉搓、压块以及蒸煮和制粒等。切断是指将秸秆根据不同的饲喂对象进行裁剪,通常切成2~3 cm长的小段,以便于动物采食。切断通常与蒸煮等其他加工方式相结合,是一种比较初级的加工手段。粉碎工艺可以将秸秆变成粉末状,便于其通过反刍动物的瘤胃。粉碎工艺可以使玉米秸秆的利用率从20%上升到75%左右。揉搓丝化加工工艺是指利用机械手段对秸秆进行揉搓加工,将秸秆变成柔软的丝状物,这个过程可以有效分离秸秆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以及木质素[2]。

3 秸秆类饲料的化学加工方法

秸秆类饲料的化学加工方法主要包括碱处理和氨化处理两种方式。碱处理是将秸秆放在一定浓度的碱性溶液中,通过对组织细胞中的细胞壁进行破坏,使木质素、纤维素及半纤维素中的连接键被打断,实现纤维素的降解。研究表明,对小麦秸秆、棉花秸秆和玉米秸秆进行碱处理后,木质素含量分别下降了50%、20%和90%。氨化处理是指利用氢氧化氨对农作物秸秆进行碱解和氨解处理,氨化反应可以有效破坏秸秆组织中多糖和木质素的连接键,促进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同时氨化反应可以使氮元素含量增加,有利于改善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的繁殖状态,从而进一步提高动物对秸秆的消化利用率[3]。

猜你喜欢
粗脂肪纤维素可溶性
长期施肥对砂姜黑土可溶性碳淋溶的影响
一锅法制备纳米纤维素及其性能研究
纳米纤维素自愈合材料的研制
纤维素基多孔相变复合材料研究
纤维素气凝胶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
四种牧草在滨海盐渍土生境下粗蛋白与粗脂肪含量的研究
0.8%的硼素用量对甜瓜最有利
可溶性Jagged1对大鼠静脉桥狭窄的抑制作用
常用杀菌剂对芝麻中粗脂肪和粗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类芽孢杆菌属β-葡萄糖苷酶在大肠杆菌中可溶性重组表达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