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信息化手段 让古诗文课堂异彩纷呈

2020-12-14 04:17张晓强
新智慧·下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古诗文信息技术小学语文

张晓强

【摘 要】语文是重要的教学科目之一,是“国学”的一部分。小学语文的教学不仅是知识的教学,还是对我国古代文化知识的传承。在语文教学中,古诗文的教学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古詩文中蕴藏了我国古代的写作知识和文化精神[1]。而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语文古诗文教学也要革新教学方式,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本文就对信息技术手段在古诗文教学中的应用做了全面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古诗文;小学语文

在我国古代,诗辞是一种常见的文学体裁。内容丰富的古诗文是古代作家的文学创作成果,表达了作者的内心情感。有很大一部分的古诗文也包含着我国传统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现在的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视古诗文的教学,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教学手段开始融入语文教学,对语文教学起到积极的作用。当下,教师要把信息化的手段应用到古诗文教学中,提升古诗文的教学质量。

一、古诗文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模式单一,学生理解难度大

在传统的古诗文教学中,教师普遍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度较大,不能及时准确地了解古诗文的真正内涵。在“灌输式”教学模式下,教师按照固定流程,先带领学生熟读课文,接着对古文进行全文翻译,最后讲解古诗文含义。这样系统的流程,虽然将知识点全都带过,但由于过度重视速度,导致教学质量不高。学生不仅没有学习兴趣,也无法更好地掌握学习的重难点,从而影响了古诗文教学质量。

(二)古诗文教学只是应对考试

古诗文教学,不仅能让学生掌握优秀的古代文体知识,也能丰富学生的写作手段,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而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教师缺乏对这方面的认识,只是根据考试内容进行古诗文教学。这样,学生不能更多地了解古诗文含义,也不能了解作者的写作精神。应试的古诗文教学严重偏离了古诗文教学的根本目的,让学生对学习古诗文失去兴趣。

二、信息技术手段在古诗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信息技术手段使教学形式更丰富

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学习动力是学习的主导因素。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动力,就不能有良好的状态进行学习,也就无法提升学习效率。从概念上来说,学习动力是由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共同组成的认知系统。一个学习动力充足的学生一定是同时具备这三方面良好的状态。在语文古诗文的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三种因素,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传统的语文古诗文教学枯燥无味,很难做到这一点,而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将很大程度上改变传统教学的弊端。利用信息化手段,可以丰富教学形式,将古诗文的创作背景、创作情感和创作过程更加形象生动地结合起来,勾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从而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学生有了学习动力,学习就会更加主动,更加轻松,学习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以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为例,在进行该篇故事文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收集李煜的生活背景,结合李煜的个人情感,详细地讲述李煜创作这首诗的情感背景。这样的方法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将学习动力转化为学习效率。

(二)运用信息化手段,解决教学的重难点

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功能非常丰富,不仅可以创新教学方法,还能简化古诗文教学的重难点。古诗文的教学与现代散文诗集的教学不一样,因为古代的文学表达方式和现代有很大不同,另外语言文字的应用与现在也有很大差异性。这就导致古诗文教学相对困难。而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将古诗文的重难点更简单地传授给学生。

一是生字词的教学。在古诗词的教学中,生僻字出现得比较多,而学生不认识的词语会让学生难以理解整体文章。多音字也比较多,给学生的理解带来麻烦。另外,在古诗文中也有很多词语是一词多义,这样学生不能读懂诗文的具体含义。例如,在《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并不指宫城内的栏杆和台阶,而是直接指南唐皇宫。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制作相应的教学PPT,将文章内的所有特殊字解都标注出来,让学生按照注解去理解文章,从而达到教学上的事半功倍。

二是古文翻译,这也是古诗文教学中比较困难的环节。古诗文的翻译过程也要注意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将文章的主体背景融入其中,进行翻译。在古诗文翻译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翻译,对学生不会翻译的重难点,教师要结合教学PPT进行合理讲解。例如,《虞美人》中“朱颜改”一词,字面上的意思确实是容颜改变。而在此处进行翻译时,教师就要注意引导学生融入作者的创作心情。此时的李煜已经归降宋朝,表露出思乡和思人的情感,所以这里“朱颜改”的意思是怀念人已衰老的意思。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将古诗文教学与创作背景联系起来,有效促进学生的理解,使学生学习古诗文更加轻松。

(三)运用技术化手段扩展学习资源

在古诗文的教学中,古生词和文章的知识翻译是主要的教学内容,但古诗文的扩展教学意义同样重大。教师要注重挖掘古诗文内包含的隐性知识,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展学习资源,从而使学生学习到更多的古诗文知识,也能学习到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师要利用网络技术,扩展一切的学习资源,如古诗文的创作背景、古诗文的创作环境、作者主要的写作手法、作者的写作风格等。教师可以通过这些扩展资源的教学,使学生学习到更多的古诗文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古诗文综合学习能力,提高古诗文教学效率。例如,在《虞美人》古诗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将五代十国的历史背景、李煜的写作风格、李煜的人生经历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生动地展现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关于李煜的知识,从而为以后学习李煜的诗文奠定基础。

(四)运用信息技术延伸古诗教学

语言凝练的古典诗歌,为学生提供了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在一节课后意犹未尽,思绪万千。语文教师应当抓住学生思绪发展这一关键点,利用信息技术延伸诗歌教学,满足学生的语文学习需要,同时在延伸教学中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深度培养。

首先,语文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网络线上古诗词学习平台,将课堂上有关的教学资源,如课件、PPT或者是古诗文知识的补充上传到学习平台上,让学生在学习平台上根据自己课堂上的疑惑或不解进行二次学习。教师也可以在平台上和学生进行及时的互动和交流,发展学生的个性化思想。例如,在学习《虞美人》古诗时,某位学生对李煜这一人物形象有了强烈的探究欲望,他认为李煜既然无治国之心、治国之道,又为何哀叹亡国,并在线上与笔者进行了非面对面的探讨。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施工”,笔者也在线上通过资料的分享和他进行了深入的沟通,解答了他的疑惑。这便是“因材施教”的表现,也是对线下古诗词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

其次,语文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古诗词展厅”。很多学生在一首古诗词学习后会产生无限的想象,如对人物形象的思考、对古诗意境的刻画等。教师可以基于学生的想象,要求学生在古诗学习后进行相应的绘画创作、作文描写、人物简短刻画等,要求学生将自己的课后小作品上传到古诗词展厅上。学生之间能彼此展示、共享自己的深度语文学习成果,同时在彼此欣赏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对古诗词的理解,从而实现自身语文素养的提升。

三、结语

经过上文分析可知,将信息技术手段应用于古诗文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提升学生古诗文学习效率[2]。

参考文献:

[1]张丽,赵盟.发挥信息技术优势 让语文课堂熠熠生辉[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8).

[2]彭玉萍.信息技术让语文课堂熠熠生辉[J].大观周刊,2012(6).

[3]郑显芝,刘金星,丁行彦.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研究[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0(10).

[4]李荣.基于信息技术环境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探究[J].赤子(上中旬),2017(7).

[5]汪萌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9(15).

猜你喜欢
古诗文信息技术小学语文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高中教育如何从古诗文中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强化古诗文教学中的“素读”
何处觅诗意 添翼其自飞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