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发展数字农业加快农业现代化道路发展

2020-12-14 20:53王晓丽冯光
锦绣·上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阻碍因素农业现代化

王晓丽 冯光

摘要:一直以来,农业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一产业,因此,农业在我国的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撼动的地位。当下我国各个领域都注重现代化发展,传统的农业领域也不例外。数字化、信息化发展俨然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浪潮”,这股浪潮对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首先分析我国当下农业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然后具体分析如何发展数字农业以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

关键词:数字农业;农业现代化;阻碍因素;发展道路

农业信息化是我国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虽然我国当下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信息化在各领域也不断得到推广,但是在农业信息化发展中还存在许多思想上和实践上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农业是关系到农村经濟发展水平的,但是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发展整体水平要普遍低一些。可见,如何提高信息化和数字化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是当下急需解决的一个难题。

一、我国当下农业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1.农民对于农业信息化的意识比较薄弱

虽然我国近些年进程不断加快的城市化为我国社会的总体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它也导致了城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这种差距不仅体现在物质方面,也提前在思想意识方面,农民对于农业信息化的意识薄弱就是一个典型的表现。当下我国的农业发展离不开农民,即便农民的一些思想比较落后,但是他们也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一大重要基础部分。但是相关调查表明,一些农民比较顽固,他们坚守传统的耕作方法,拒绝接受新的技术投入,这严重阻碍了农业信息化的推广和发展。如果这一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可能会使农业信息化失去其价值。

2.缺乏先进的农业信息基础设施

虽然我国现在十分注重缩小城乡之间在各方面的差距,但是农村的发展还是要远远落后于城市。不管是经济方面还是信息普及方面,对农村的投入都要少于城市。这种畸形的发展状态导致了农业方面相关的设施比较落后,也不利于农民的信息化技术思想的发展和传播,对农业信息化的道路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农业信息化的基础设施是否先进与国家的法律法规是否规范是有紧密联系的。因为当下国家缺乏健全的法律法规文件,所以对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造成了影响。

3.缺乏农业信息化的高素质人才

农业信息化离不开专业的建设人才,即使当下我国加大了对农业信息化各方面的重视和投入,但是农业信息化的许多方面仍处于不成熟的发展阶段。例如,缺乏专业的农业信息化技术人才就是一个十分明显的问题,技术人员的缺乏对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有很大的制约作用。尤其是在一些基层单位中,农业信息化的服务人员十分稀缺,而且也缺乏相关的统一培训。我国的农民文化程度和素质本就普遍偏低一些,如果服务人员宣传不到位就无法有效提高农民对信息化的认识,这会使农业信息化的发展难上加难。

二、发展数字农业与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的策略

1.加强政府在农业信息化发展中主导作用

政府相关部门应该重视各基层缺乏对农业信息化的了解的这一现状,积极对农民以及基层的管理人员进行引导。所以各地方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努力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农业信息化建设需要资金支持,政府要调拨相关经费来帮助各基层构建农业信息化的框架体系。其次,政府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健全相关制度。给予资金上的支持固然很重要,但是政策上的引导也是必不可缺的。最后,党和政府要积极号召相关企业与合作社等信息主体,激发他们的潜力,努力使农业信息化发展为农民带来实际利益。让农民切身体会到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性,这样一来农民的主观能动性也可以得到调动。农民接受到的相关信息化知识多了,他们自身的信息化素养也会得到提高,这有利于促进农业信息化系统的建设。

2.市场推动农业信息化的发展

政府对农民的号召和引导有时会面临很多阻碍,而且有时农民会对相关部门单位存在抵触心理,所以农业信息化建设就需要一个中间桥梁。市场上的一些小企业、农村的合作社等就是担任这一“桥梁”身份最好的选择。首先他们十分了解信息化的相关理论与实践操作,而且他们的思想也比较开放,所以有了中小企业和合作社的帮助农业信息化的推广会更有效率。但是现在一些中小企业在发展中会受到门槛限制,所以说政府应该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和合作社的作用,降低企业的一些准入门槛,放宽对它们的限制。可见,市场不仅能在经济发展中起到很大的助力作用,在农业信息化的建设方面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3.号召努力发挥“主力军”作用

农民是农业发展的主体,因此想要加强农业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就离不开农民的助力。但是当下农民对于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带来的阻碍作用比较大,最主要的原因是知识水平与文化素质对农民思想和经济收入的限制。如果农民能够受到一定的知识教育,那么他们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思想深度等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进而他们就能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市场信息和自身的一些行为,渐渐地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但是我国当下农村发展落后于城市的这一现状急需改变,不管是信息方面还是经济方面,农村都要实现大力发展,努力缩小与城市之间的差距。相关部门如果想要发挥农民在农业信息化道路上的“主力军”作用的话,就要提高农民的信息文化素养,号召农民学习并及时关注与农业相关的信息,从而减少他们在生产中的盲目性。其次,相关部门可以借鉴“先富带动后富”的这一策略,让那些思想先进、创收比较高的农民起一个模范作用,来带动那些思想文化素质比较低下的农民。这样也能让更多的农民参与到农业信息化发展中来,壮大农业信息化的人才队伍。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农业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建设过程中,政府要积极引导,及时发现其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努力制定策略、法规等来促使农业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能够更加顺畅。而且,农民的主体地位必须得到体现。农民首先需要突破的关卡,就是自身的文化素养与信息素质问题。农民自身的知识积累状况、信息化知识储备、思想意识、技术水平等,都不仅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收入,更影响着我国整体的农业水平。

参考文献

[1]银川市委党校课题组. 发展智慧农业 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N]. 银川日报,2019-10-21(004).

[2]胡青.乡村振兴背景下“数字农业”发展趋势与实践策略[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9(05):69-75.

猜你喜欢
阻碍因素农业现代化
论大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实现
“农校对接”模式的发展动因与阻碍因素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绿色物流发展对策研究
咸宁市农业现代化现状及发展对策
金融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影响及对策实证分析
贯彻新的发展理念 促进农业现代化
阻碍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对策
农业现代化及其金融支持的国际经验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内涵与实施策略研究
高中英语长对话题型听力的阻碍因素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