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票制”供水管理模式在引大工程的推广应用

2020-12-18 11:10陈虎成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0年16期
关键词:支渠水费票据

陈虎成

(甘肃省引大入秦工程管理局,甘肃兰州730300)

引大工程是引大入秦水利工程的简称,是将发源于青海省木里山的大通河水跨流域调至甘肃省永登县秦王川地区的大型自流供水工程。该工程干支渠总长度达到1265 km,沿途修有各类水利工程建筑物,工程规划灌溉面积为5.73万hm2。自1994年建成并投入运行以来,解决了沿途200 多万民众和近20万头牲畜的用水问题,同时也促使受水区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提高了受水区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并为该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水资源保障。在引大入秦工程通水运行期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形势不断发展变化,虽然该工程可以整体满足4.43 亿m3的引水能力需求,但在运行管理中,传统的按亩定额人工计收水费制度弊端逐渐显现,因为这种水费计收制度没有根据用水户实际用水量,部分地方耕地灌溉亩数不详实,从而出现了水资源大量浪费的情况,同时还存在着水费拖欠和挪用等弊端[1]。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充分发挥出引大入秦工程的综合效益,优化调整引大工程供水结构,更新“水票制”供水管理模式就变得极为必要。

1 “水票制”供水管理模式简述

“水票制”就是在灌区供用水管理工作中,用水户先购买水票然后供水的供水管理制度。在这种供水管理制度下,用水户要想用水,必须提前申请并预交水费,购买水票,取得用水权后,由水管所依据轮灌计划,科学有序地进行供配水。如果没有购买水票,用水户未获得水管所开具的配水单,就无法得到供配水。用水期间如果用水户的实际需水量超出其已购的水票用水量,需要继续预交水费,购买水票;如果在冬季停水前最后一次实际用水量未超过用户已购买水票的水量,则剩余的水量可以结转到下一轮次使用[2]。

引大入秦工程管理局实施“水票制”供水管理模式开始于1994年,于2007年制定了《引大灌区水票制实施办法》和《水费收支管理办法》,经过多年的实践,其中的一些条款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引大工程发展的形势和现状,例如:配水管理流程不够清晰,环节管理不够规范,收费配水结算关联不够紧密,内部职能部门的权责界定不够明确,水费收缴主体责任发生变化,收费的方式过时以及水费支出管理体制发生调整等[3]。因此,2017年引大入秦工程管理局将《引大灌区水票制实施办法》和《水费收支管理办法》删掉相关重叠内容,进行修订完善,高度融为一体,内容共计6 章34 条。

2 “水票制”供水管理模式在引大工程的应用流程

根据《甘肃省引大入秦工程水票制及水费收支管理办法》的规定,引大工程中的农业和生态用水流程:第一步,用水户需要向支渠的负责人提出自己的用水意向,支渠负责人收到用水户的用水意向后,向水管所提出相应的供水申请,水管所则根据申请安排供水计划,并以短信方式发送交款通知书;第二步,在供水灌溉的前3 d,用水户需要在甘肃政务服务网统一交款平台上,采用微信、支付宝等多种方式向甘肃省财政专用账户完成交费,也可通过水管所的POS 机刷卡交费,水管所水费收缴系统会自动采集交款凭证,并向用水户开具《水费专用票据(预交)》;第三步,用水户凭着《水费专用票据(预交)》,向引大工程支渠的负责人提交配水申请,水管所的配水员则根据申请和《水费专用票据(预交)》,开具《配水单》;第四步,支渠的责任人根据水管所配水员开具的《配水单》,按照轮灌的次序进行配水和灌水工作,同时做好斗口水量的计量工作,并翔实填写《量水记载本》;第五步,当灌水结束后,用水户需要在水管所结算灌溉实际用水量,并在水管所开具《水量结算单》;第六步,用水户通过《水量结算单》与水管所进行水费结算,补齐差额水费,然后由水管所开具《水费专用票据(结算)》,经由交款人和开票人签字确认后,交由水管所所长进行审核并签字;第七部,财务处对《水费专用票据》以及交款凭证等水费收缴资料进行核对,确认无误后,向用水户开具《甘肃省非税收入统一票据》,并由水管所及时返还给用水户[4]。

3 “水票制”供水管理模式在引大工程的推广应用

水费是水利工程一项直接效益,也是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一项主要收入[5]。为了确保在引大入秦工程供水管理工作中能够科学进行灌水配置,准确计量用水量,同时确保水费收缴的及时足额以及资金的安全,有效防范财务风险,并进一步规范引大入秦工程用水管理和水费收支管理工作,应积极推广应用“水票制”供水管理模式。

3.1 做好准备工作

引大入秦工程管理局下属的水管所应根据管理处在年初下达的目标任务及本地区历年来灌溉用水情况,同时深入基层村社,对农业种植结构进行摸底,在此基础上,科学、合理地编制灌溉用水计划;在开灌前10 d 内,水管所应召开用水户动员会议,与广大用水户签订《供水及工程管理协议》,明确各自的职责,确保按计划对农业及生态用水进行供水,并掌握灌溉基本情况,避免灌溉期间发生水事纠纷,为下一步灌溉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3.2 加强实施阶段的管理

在灌水前3 d,用水户向支渠的负责人提出自己的用水意向,支渠负责人向水管所提出用水申请,然后引导用水户采用微信、支付宝、POS 机刷卡等方式预交水费,水管所配水员开具水费预交专用票据,同时出具配水单,主管灌溉的副所长向管理处供水科提出调水申请,供水科按时段划分,下达调度指令进行供水灌溉,既确保了“水票制”的执行,又满足了“先购水,后供水”的灌溉要求,避免出现水费拖欠的现象,防止了水费流失情况的发生。

3.3 加强清算阶段的管理

支渠负责人在供水灌溉期间根据实际灌溉历时,准确进行用水量的计量,并经过双方确认后,引导用水户在灌溉结束后2 d 内,刷卡结清剩余的水费,然后由水管所的财务人员出具最终水费专用票据,同时配水人员向用水户出具最终配水单并签字确认,有效确保了水量计量的准确性,增强了票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4 结语

“水票制”供水管理模式是将“买、配、灌、清”的供用水要素具体化、操作化、程序化,实现了“水”变“水票”“水票”变“钞票”。在引大入秦工程管理中推广应用“水票制”供水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本地区的计划用水,并宣传用水制度和政策,实现了先买水后供水,同时无现金缴费的方式也实现了票款的分离管理,有效防控了财务风险的发生,确保了资金的安全,同时也是水利工程管理水权制改革的有益探索。

猜你喜欢
支渠水费票据
惊人的水费
青州张庄灌区渠道设计流量计算分析
渠道流量及流量分段的计算原则和方法
墨玉县普恰克其乡家依闸口东支渠抗冻胀设计
没付水费
安阳市灌区支斗渠管道化改造可行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