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企业规模化经营与县域经济发展对接研究

2020-12-18 14:04
中国饲料 2020年23期
关键词:县域产业链饲料

张 真

(周口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河南周口 466001)

饲料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实体经济中的较大支撑,成为农业畜牧业重要的产业链。而国家实施精准脱贫以来,农业农村面貌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县域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石,考察饲料企业规模化经营与县域经济发展对接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陈晓艳等,2009)。我国的县域经济已经成为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桥梁,也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经济的覆盖面由省级下达乡镇级别,处于联系上下、沟通内外、连接城乡的重要功用。而饲料企业经过40余年的高速发展(完世伟等,2020),已经告别了高速扩张的时期,进入了整合发展以及不断提升的发展阶段,规模化、集约化、扁平化、市场化的发展成为这个时期基调。而新时代里,我国的供给侧改革使各行业均面临着发展规则的改变,对饲料行业关于环境、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生产成本下行等方面的要求进一步严格(邓小娟等,2020)。我国当前经济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而饲料行业经营管理也面临着较强的压力和困难。较大型的饲料企业在运营方面面临较大的困难,如原材料供应、产品销售渠道、市场宣传等方面需要进一步理顺,转变经营发展思路,而县域经济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亟待发展,各地域招商引资为企业提供较好的营商环境,国家层面的乡村振兴战略已经全面开展,这都为饲料企业提供了较好机遇(张灿,2020)。对饲料企业来讲,如何抓住对接乡村振兴、县域经济发展的契机,转变企业的发展思路,创新企业管理模式,在危机中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与高质量发展能力,是摆在饲料企业面前的重大课题 (丁波莉,2020)。要把饲料企业规模化发展的坐标放置在推进县域经济整体发展的大局中考量,不断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王凡非,2020),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不断强化自身的创新能力,使饲料企业规模化发展成为推进县域经济的重要引擎,为新时代县域经济发展做出饲料企业的突出贡献 (李朝云,2020)。

1 饲料企业融入县域经济的难点

1.1 自然条件约束大、规模经营受限 目前来讲,我国的县域对于农业发展的支撑力度不够,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设施(包括饲料企业的)支撑相关作用不够 (姜宝兴等,2019)。技术人才比较缺乏,饲料企业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以及对于县域的生态效益不高,饲料企业的产业链条比较短,空间分布比较分散,聚集度不高,所以大规模化发展具有很大的挑战性。饲料企业产品的附加值往往比较低,综合产出的效益不够,大型规模化的饲料企业数量少,规范化运营程度不高,带动县域经济的能力不够。

1.2 饲料企业目前存在竞争激烈、产业集中的情况 近年来,我国对于饲料企业加强了法律管控,推进饲料企业从分散性的经营到产业集中经营,饲料企业数量进一步减少 (石先罗等,2019),此外,我国的宏观经济“调结构、稳增长”的策略也对饲料企业影响较大,使饲料企业不断升级,同时该行业也进入竞争阶段。未来几年,我国的企业将进一步减少,大规模企业将会增多,由此我国的饲料产量会有所下降,并在长时间内保持低增长。

1.3 环境保护压力日渐增大 环保已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指标,一旦环保不达标会遭遇“一票否决”。作为工业企业,饲料行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黄季焜等,2019),同样面临着极其严重的环保压力,如在饲料生产的整个流程中,原材料发酵会产生废液,饲料加工容易导致粉尘超标,机器运行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噪音污染,饲料企业必须在优化生产流程、强化技术赋能、调优产品结构等经营管理环节注入新的动力,才能对冲环保压力增大带来的成本上升。

1.4 产业链一体化进程推进,经济利润下降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农牧业以及种植业的经济基础迅速提高,饲料产品需求不断加大,所以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何嘉,2019),行业利润也比较丰厚。但是随着企业进一步增多,造成价格下降,区域企业出现饱和,大部分的企业出现效益下降的情况。大规模企业占据有利地位,兼并小型的饲料企业,并扩展自己的生产规模,不断提升企业赢利点。

2 饲料企业融入县域经济有效路径和策略

我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县域经济也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主要基石。国家农业政策将从过去主要依靠化学农业支撑产量增长的增产导向型政策,转变为以绿色农业为支撑、追求质量和效率的提质导向型政策。在乡村振兴提振县域经济的背景下,饲料企业绿色化、有机化、特色化产生巨大的需求,同时可通过发掘县域的多功能价值,去主动适应消费升级产生的各种需要。

2.1 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为主 大型饲料企业以及企业集群可以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推动科研与生产密切联合,合理开发饲料资源,扩大原材料的供应来源,优化原材料质量,从源头提高饲料品质。优化对饲料配方的研究,开发名优饲料产品。关注饲料添加剂的研制与开发,科学规范饲料添加剂的应用。合理处理加工饲料的“三废”资源,实现重复利用,提高利用效率,减轻环境压力。同时,加大对饲料加工工艺的改进和饲料加工机械的研制,引进外国先进的饲料加工机械和饲料安全检验技术与设备。

在当前饲料企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我国乡村振兴计划开始实施之际,饲料企业要摒弃原先大开大合的方向,围绕绿色共享经济发展,突出高质量发展的社会大背景,强化技术支撑,并降低质量安全风险,使养殖业进一步提升品质的目标,同时对原料使用、生产加工、产品质量管控、仓储运输以及销售渠道进行多方位立体式的管控,提高饲料的质量与效用。同时,饲料企业应该加大产业结构的调整。因为我国的饲料产业已经经过高速发展的平台期,处于低速增长阶段了,但是由于经济增长的拉动,饲料企业的总产量仍然位居世界前列。饲料企业在县域投资,要着力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优化饲料企业的产品结构,这是饲料企业融入县域经济的接入点之一。此外还要树立绿色的发展理念,饲料企业无可厚非的以经济效益为第一目标,而除此以外我们也要关注产品质量、环境保护等情况,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广低排放、低能耗的生产标准。

2.2 加快饲料业产业整合,推动大型企业的发展速度 政府要继续加大饲料业在县域发展的市场管理,关注饲料添加剂的研制与研发,科学规范饲料添加剂的应用。走清洁生产的道路,淘汰陈旧、落后、环境卫生条件较差的生产设备,采用标准化生产方式,规范生产操作过程,彻底清洗、杀菌,防止毒素产生。开发清洁生产过程中要求的健康友好型的饲料添加剂,采用绿色天然的饲料添加剂。加强对废弃污染物的治理和循环利用,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减轻环境污染的压力。

2.3 加大技术投入,吸引高质量人才 当前我国的饲料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实施人才战略是我国饲料产业链整合优化的重要步骤。现代饲料产业已经不仅仅是局限于饲料专业、动物营养学方面的人才需求,而是对包括从采购、生产、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人才的需求,也同样包括对优秀饲料企业家的需求。要注重企业家能力的培养,企业家可对企业内部资源进行识别、评估,在决策权限范围内,进行合理配置与部署。外部整合是企业家与企业外部环境,包括与上下游企业、要素市场、产品市场甚至政府机构进行沟通和联系,进行资源的整合分配。其次是对采购、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各方面人方的培养。随着我国饲料行业的不断优化,对饲料人才也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行业对具有专业技术能力、出色创造能力、较强组织协调交际能力、吃苦耐劳的人才需求迫切。饲料产业链上的各企业主体可以通过培养和引进优秀的国际先进人才,充分挖掘人力资源的潜力,发挥人才的聪明才智,创造智慧结晶,不断提高全员的专业水平,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4 创建优质企业文化,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传统的大型饲料企业将经济利益放在产品的研发以及渠道销售商,但对于客户服务比较淡薄,并对于市场服务理念以及经营管理体系等都不是太在意,在高质量发展的经济社会下,对于客户服务的生产销售比较重要,为了推动饲料企业融入县域经济,一定要注重客户服务,追求工匠精神,提升产品质量,强化企业的流程管理,不断加大产品质量管控,加大企业的品牌建设,提高企业产品的口碑推荐率。此外,还需要在技术层面培养技术团队,实现主动服务,为饲料企业的下游产业链送去专业的技术服务,指导生产,从而反哺饲料企业,使饲料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提升。

2.5 利用互联网创新企业管理理念,推动企业管理升级 加快饲料产业的网络化、信息化进程,建立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体系。利用现代化信息网络技术能够接近于实时的速度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能有效地加快经济运行速度。对于我国饲料产业链来说,使用信息网络化技术能有效地促进产业链各主体之间及时交换各种信息,促进利益共同体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由于信息的快速传递,也会进一步促进各项生产要素的分配,使市场资源的进一步配置更为合理,消弭资源的浪费。同时,网上买卖信息的不断及时发布,使原材料、产品生产供应双方能及时掌握市场供求信息,把握市场脉搏,及时作出生产销售的战略调整,由于信息的及时更新,避免了由于信息滞后所带来的生产销售成本的增加。与传统的工业社会物质生产的边际效益递减不同,网络经济呈现的是边际效益递增。随着网络化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入网,网络使用的边际成本递减,同时信息使用又具有传递性,使得网络经济的参与人越多,边际收益越大,能有效地扩大饲料产业链的规模经济效益,不断增加产业链的整体效益。

3 结语

本文从我国饲料企业融入县域经济出发,分析饲料企业融入县域经济的困难,找出我国饲料企业产业链的特点,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从而归纳出饲料企业融入县域经济的路径。重点提出了饲料企业产业链提升思路,即是以产业链整合确定为基础,筹划竞争力提升路径,加强竞争力提升管理。在融入县域经济中,有计划地进行饲料工业科技攻关,提高饲料行业的总体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走清洁生产的道路,淘汰陈旧、落后、环境卫生条件较差的生产设备,加快饲料产业的网络化、信息化进程,建立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体系,以及人才资源的大量注入,实施人才战略是我国饲料产业链整合优化的重要步骤。文章将此几点作为重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的措施,希望对饲料企业融入县域经济有所借鉴。同时,本文由于未在企业饲料企业中做较多调研,对其产品创新迭代、服务差异化建立理解得不够透彻,实际操作方面的内容相对较少,主要是理论层面的分析、探讨,这也是本课题的一个短板,希望以后对此有所改进。

猜你喜欢
县域产业链饲料
四种青贮法 饲料新鲜又适口
原来饲料还可以这样玩!许愿斌用短短1年时间,开辟了饲料创业新赛道
粤海饲料
基于融媒体环境的县域媒体技术创新
筑牢产业链安全
打造藜麦全产业链稼祺从“芯”开始
县域经济 绥德“网上货运港”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