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家鱼秋后养殖管理方法

2020-12-18 16:58邱文彬
渔业致富指南 2020年19期
关键词:溶氧增氧投饵

○邱文彬

立秋后,四大家鱼养殖进入最后冲刺阶段,经过半年多的养殖特别是生长旺季的投饵、施肥,池塘中养殖密度增大,养殖鱼类的肝胆负荷超标,以及大量残饵、粪便等的沉淀堆积,导致养殖水体溶氧消耗增大,氨氮累积增多,pH值下降,同时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如硫化氢等,使鱼类体质变弱,出现浮头甚至引起泛塘。现根据本人生产经验,对入秋后养殖管理提出几点建议,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1、加强病害的防控

随着立秋后水温的逐渐降低,鱼病相对减少,但仍易造成不小损失。要掌握鱼类秋季发病规律,采取“预防为主、及时治疗”的积极防治措施。尤其是白露前后,常常阴雨连绵,虫病多发,要加强巡塘,对症施药。此外烂鳃病、细菌性肠炎也时有发生,可定期采用碘制剂对池塘进行定期消毒处理,同时伴内服保肝+电解多维+三黄散等7天1次加以预防。

2、科学合理增氧

立秋之后,昼夜温差逐渐加大,雨水渐多,养殖水体频频出现水层对流,溶氧大量消耗导致常出现氧债的现象,此时科学合理增氧是水产养殖调控的关键。晴天午后1-3时开机1-2小时,通过搅水、喷水,打破水的热成层,产生密度流,消除底层水氧债,提高整个水体的溶氧储备,同时把水体底层的有害气体带到表层并释放到空气中。晚上要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开机增氧,阴雨天要半夜开机至日出,尤其要重视对底层的增氧,确保各水层拥有维持物质和能量循环所需的溶解氧,提高鱼体对饵料的消化吸收,从而减少细菌和害虫卵的繁殖。

3、调节剂的合理使用

秋后的天气变化频繁,极易滋生蓝藻和裸藻,严重时引起转水。出现浮头要先开机增氧急救,并用有机酸类或果酸类全池解毒,同时采用过硫酸氢钾复合盐对恶化的底质进行改底,施用时要同步开机增氧,并向池中注入新水。在晴天的上午9:00—11:00施用硅酸盐、氨基酸,施用时要有光照、少量多次。次日再用发酵后的芽孢杆菌或乳酸菌培菌,使有益菌形成优势种群,从而抑制蓝、裸藻生长。因此,在养殖后期,坚持每隔7天使用过硫酸氢钾复合盐加乳酸菌改底来保持水质的优化与稳定。

4、饲料的科学投喂

坚持“四定”投饵,并根据水温变化和鱼的不同生长阶段特点调整日投饵率和投饵次数,以及根据天气、水质、鱼的吃食情况等灵活掌握。此阶段投饵率一般控制在鱼体重的3%-4%,同时饲料中添加黄连解毒散+电解多维+保肝,以缓解鱼类的肝胆负荷,增强鱼体的免疫力和抗应激能力。

5、适时捕捞上市

秋季鱼塘的载鱼量不断增大,可以根据市场行情将达到起捕规格的商品鱼均衡上市,捕大留小,增大鱼类生长空间,促进较小规格鱼群快速生长,发挥水体产能,提高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

(通联:365400,福建省宁化县城郊畜牧兽医水产站 手机:13960597818)

猜你喜欢
溶氧增氧投饵
草原鼠害防控无人机投饵试验*
机械增氧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秸秆燃气增氧燃烧特性的数值模拟
智能精准投饵 河蟹吃饱吃好
观赏鱼喂食须知
浅谈制药企业中的发酵工艺优化
溶氧对氨基酸发酵的影响分析
高效养鱼投饵技术要点
溶氧对氨基酸发酵的影响及其控制
基于物联网的渔塘环境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