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嫁接方法对哈密瓜嫁接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2020-12-20 23:27
现代园艺 2020年20期
关键词:工效断根根苗

(鄯善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新疆 鄯善 838200)

哈密瓜是吐鲁番地区的特色水果,在国内市场占有一定的优势,深受人们喜爱。近年来,吐鲁番地区鄯善县大力发展哈密瓜产业,种植面积逐年扩增,成为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鄯善县哈密瓜除了大田大面积种植外,还采用日光温室生产方式,延长了产业链、弥补大田哈密瓜空白,进一步推动了哈密瓜产业的发展进程。但由于哈密瓜在温室连年种植,病虫害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枯萎病严重制约了温室哈密瓜的产量和品质。嫁接作为一种常见的农业手段,可有效防治病害传染和生成,通过在鄯善县引进温室哈密瓜嫁接技术,抗枯萎病性能也明显增加,而如何选择最适合的嫁接方法成为了重点考虑的问题。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在鄯善县日光温室开展,采用西州蜜25 号作为材料,砧木为白籽南瓜,草炭、珍珠岩、蛭石按照4∶1∶1的比例配置育苗基质。本次试验设置了6 个试验区,每个试验区采用1 种方法,分别为插接法、靠接法、劈接法、贴接法、双断根嫁接法以及自根苗对照。

1.2 方法

接穗种子和砧木在恒温55℃温水中浸泡2h 进入恒温箱催芽,发芽后在穴盘中播种砧木。其中,靠接接穗、砧木在32 孔穴盘中,剩余4 种嫁接的接穗在72 孔穴盘中。砧木播种后1 周播种接穗、自根哈密瓜。待到砧木首片真叶展开且接穗叶子展平时即可嫁接。每个处理采用3 次重复,随机排列。整个试验阶段重点调查哈密瓜物候期、生长情况、成活率、嫁接速率、品质、产量以及嫁接工效(嫁接速率×成活率)、果形指数(纵径/横径)[1]。

1.3 田间管理

1.3.1 嫁接苗管理。统一完成嫁接之后的1~3d,覆盖拱棚,将日光温室温度控制在20~28℃,湿度保持在100%;4~6d 后早晚各通风1 次,温度控制在15~28℃,完成通风后及时补水。待到真叶长出后延长通风时间、棚膜覆盖时间,及时去除南瓜萌芽。半个月后去除棚膜,做好补水工作。嫁接第1 周、第2 周喷洒45%氢氧化酮水分散颗粒剂1000 倍液防治病害。

1.3.2 定植后管理。嫁接哈密瓜的种植密度,株距为50cm,采用宽窄行种植,宽行和窄行分别为110cm、40cm,定植数量为1700 株/667m2。在缓苗期期间,日间温度控制在25~28℃,夜间覆盖保温层将温度维持在15℃以上。伸蔓期间,日间温度提升到28~30℃,夜间保持在15℃以上。果实膨大期日间控温控制在28~32℃,夜间温度控制在17~19℃。定植后及时浇水,保证水分充足,花期与果期每周浇水2 次,果实膨大期每天浇灌1 次,果实成熟期要控水,每隔2d 浇水1 次。最好采用滴灌方法,花期、果期前均要施加氮磷钾水肥配方,浇2 次水、追1 次肥,施肥量为5kg/667m2。在开花坐果后,要使用磷钾水肥配方,浇2 次水、追1 次肥,用量为5kg/667m2。[2]

待到哈密瓜苗生长到6~8 叶时,吊主蔓、去侧蔓,使主蔓立体生长。在11~13 坐果节位留瓜,见瓜留1 片叶摘心。授粉期用蜜蜂授粉方法,在哈密瓜拳头大小时,选择品相好、无病虫害果实。植株生长到28~30 片叶时,坐果后植株顶部预留1~2 个侧蔓。在整个管理期间,通过悬挂黄篮板、氯氰菊酯烟熏等方法防控虫害。

2 结果与分析

2.1 物候期

结合试验材料采集和对比分析,5 种嫁接方法的物候期的差异不显著。本次试验的播种、嫁接、定植时间相同,整体上在开花期、伸蔓期、成熟期的物候期表现几乎相同。相比自根哈密瓜来说,虽然在播种、定植期与嫁接试验区相同,但在后续的伸蔓期、开花期、成熟期均出现了推迟情况,物候期平均推迟6~11d 不等,表明自根哈密瓜后期生长势能不足。

2.2 苗期生长势能

通过对比发现,靠接方法需要早播种,所以出苗、展叶、首片叶出现时间最早(相比其他5 组早1 周),其余4 种嫁接和自根哈密瓜表现无明显差别。6 个处理区定植中的茎粗、叶片数量表现一致,根系长度有明显差别,其中贴接法、插接法根系最长,其次是靠接法、劈接法、双断根法,最后是自根哈密瓜。在5 种嫁接方法中,双断根嫁接方法排在最后,是因为要重新发根,定植根系最短是情理之中,调查中双断根法的哈密瓜苗根系长度只有11cm[3]。其中。插接法根系平均长度为15cm、劈接法根系平均长度为13cm、贴接法根系平均长度为17cm、靠接法根系平均长度为14cm 以及自根苗根系平均长度为9cm。

2.3 工效

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的嫁接方法在嫁接工效、哈密瓜苗成活率有明显差异,由高到低依次为双断根法、插接法、劈接法、贴接法、靠接法。工效和成活率最高的是双断根法、插接法,并且与其他3 种嫁接方法之间有明显差异。嫁接成活率方面,双断根法为96.9%、插接法为91.7%、劈接法为79.2%、贴接法为75.3%、靠接法为50.7%;嫁接速率方面,双断根法为120 株/h、插接法为120 株/h、劈接法为95 株/h、贴接法为90 株/h、靠接法为75 株/h;在嫁接工效方面,双断根法为116.3、插接法为110.0、劈接法为75.2、贴接法为57.8、靠接法为38.0,差异明显。

2.4 产量与品质

在产量方面,5 种嫁接法相比自根生长哈密瓜均有不同程度提升,增产范围109~232kg/667m2,劈接法、贴接法增产最高,增产最低的为双断根嫁接法。试验区产量具体如下:

双断根法产量1849kg/667m2,增产109kg/667m2。

插接法产量1931kg/667m2,增产191kg/667m2。

劈接法产量1972kg/667m2,增产232kg/667m2。

贴接法产量1944kg/667m2,增产204kg/667m2。

靠接法产量1876kg/667m2,增产136kg/667m2。

自根苗产量1740kg/667m2[4]。

而在品质方面:6 个处理区含糖量15.5%~15.7%,商品率平均为80%左右,差异不明显,果形横径12.0~13.5cm、纵径16.0~17.0cm,果形指数1.26~1.38,差异均不明显。单果平均质量为:双断根法为1.36kg、插接法为1.42kg、劈接法为1.45kg、贴接法为1.43kg、靠接法为1.38kg、自根苗为1.28kg,5 个嫁接方法的单果重量差异不大,与自根苗对照差异不明显。很多农户对哈密瓜嫁接影响果实品质存在质疑,而通过本次试验可知,嫁接法的哈密瓜含糖量、商品率、果形影响均不明显,几乎与自根哈密瓜品质一样。

3 嫁接苗管理

有上述可知,哈密瓜嫁接砧木根系发达、活力强,定植后缓苗加快,幼苗期间就具备较强的生长势能。由于嫁接苗的根系发达。因此,吸肥水能力、抗旱性能也要比自根苗更强,后期不容易产生急性早衰或枯萎,保障坐果率,有助于提高哈密瓜的产量和品质。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嫁接苗管理要做好以下3 点。

3.1 嫁接方法

在嫁接当天抹去根部生长点的砧木,从叶下5cm部位切断,使用竹签在砧木切口位置顺着叶子连线方式以45°斜角插入0.5cm 深,将下胚轴少量戳通即可。先拔出接穗苗,提前制作50%多菌灵1000 倍液浸泡接穗苗2 次,用于消毒,之后再用清水冲洗2 次。在嫁接中取出接穗苗,下胚轴预留2cm,用刀具切削1 块,快速拔出砧木竹签,将竹签削成斜面接穗下胚轴,将竹签斜插入到砧木中。竹签和砧木切口要刚好吻合,这样接穗子叶与砧木子叶成十字交叉形态。在基质内插入嫁接好的苗,插入深度控制在3cm 即可。

3.2 成活管理

在温度方面,由于哈密瓜苗在嫁接完成后的3d 对温度要求较高,为保障嫁接成活率,需要将白天温度控制在26~28℃,夜间温度控制在22~24℃,如果温度过高超过32℃,要加强通风降温。随后根据伤口愈合情况适当降温,降温不超过3℃,8~10d 后即可正常进行苗期管理。

在湿度方面,嫁接2d 后苗木对湿度要求较高,最好保持在90%以上,湿度不足时要喷雾增加湿度,叶面不可出现积水。后续随着通风工作适当降低环境湿度,但不得低于80%。1 周后根据伤口愈合情况,即可逐渐进行常规苗木管理。

在光照方面,嫁接后2d 尽可能减少强光照射,2d后可以早晚接收自然光,根据嫁接生长情况逐渐延长苗木见光时间,允许出现轻度萎蔫。待到8~10d 即可去除遮阳网,自然接收光照。

在通风方面,通常嫁接后2d 采用密封环境、不通风,待到温度高于32℃时再通风。可以在嫁接后3d 适当通风。前期是早晚时间少量通风,随后逐渐增加通风量、通风时间。出现萎蔫苗木适当喷水,待到8~10d 后即可正常展开苗期管理。

3.3 成活后管理

哈密瓜嫁接苗成活之后要严格控制水分,在保证水分供给充足的前提下,避免浇灌过多,确保根系可以快速发育生长。在成活到出苗前喷施叶面肥,每周喷1次,总共喷3~4 次。在嫁接苗成活之后要尽早去除砧木萌发的侧芽,并定期进行1 次除蘖,每隔3~4d 进行1 次即可。

4 结语

综上所述,不同的嫁接方法其优劣势存在差异,劈接法、贴接法增产效果最为明显,但嫁接工效更低,所以生产成本较高,而双断根嫁接、插接法反之。综合考量工效、产量、品质等方面,插接法、双断根嫁接法反而综合效益最高,并且还有很高的改良发展空间。

猜你喜欢
工效断根根苗
杉木不同育苗方式苗木生长比较分析
断根与打顶对番茄嫁接愈合的抑制作用
断根与IBA处理对沙冬青根系质量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隧道衬砌缺陷处理工艺带模注浆与工后注浆综合工效浅析
提高落叶松裸根苗栽植成活率的措施
高密度苹果园根系修剪对新梢生长及坐果的效应
苗木类型对造林早期枫香幼树生长的影响
浅谈煤炭企业工效挂勾考核办法的深化与完善
大型设备在疑难水工结构施工中的应用
勿忘我组培苗出瓶移栽炼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