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红豆树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2020-12-20 23:27黄思琪吴文娟
现代园艺 2020年20期
关键词:龙泉市荚果红豆

黄思琪,吴文娟

(1 龙泉市上垟镇林业工作站,浙江 龙泉 323700;2 龙泉市小梅镇林业工作站)

红豆树(Ormosia hosiei)系豆科红豆树属半常绿乔木,别名花梨木,主要生长于南方雨量充沛、土壤肥沃之地,浙江因其特殊的气候、水土条件,成为红豆树生长的理想之地。近年来,浙江充分利用其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在红豆树栽培管理方面进行了多方探索,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着重对此进行研究。

1 红豆树形态特征及资源分布

1.1 红豆树形态及生物学特性

红豆树四季常青,常生长于山谷、河岸等水量丰沛的常绿阔叶林中。从外形看,幼龄红豆树的外观呈黄褐色,表皮附有细毛,幼叶疏被细毛;成龄红豆树高大挺拨,高度通常达到20 多m,胸径在1m 以上,叶片长20cm,树干树皮呈暗灰褐色,树枝呈绿色,在成熟后会结出荚果,荚果呈扁平状,种子附在荚果内壳,种皮呈红色,“红豆树”因此而得名。从生物学特性来看,喜湿润、不耐干旱是红豆树最明显的特征。该树种对水分要求较高,只有在含水量高的土壤环境下才能正常生长。然而红豆树的生长对土壤肥力要求并不高,只要土壤疏松不板结、透气即可。

1.2 资源分布

浙江省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境内水系发达,降水量丰富,丘陵、山地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70%以上,土壤类型以黄壤、红壤为主,是红豆树理想的生长环境。由于人为盗伐红豆树现象较为严重,以致于红豆树分布范围逐渐压缩,树龄20a 以上的野生红豆树更是越来越稀缺。截至目前,浙江境内大部分地市的野生红豆树资源已基本枯竭,除永嘉、诸暨等县有零星的野生红豆树分布外,其余主要集中在庆元县和龙泉市。红豆树木质坚韧细致,龙泉宝剑的剑鞘和剑柄就是用红豆树心材加工而成。浙江省林业局调查发现,庆元县和龙泉市现有野生红豆树373 株,其中,大部分还不到成材期,成龄树数量只有153 株,占树种数量的41%。

红豆树被列为龙泉市市树,该市最大的野生红豆树在锦溪镇吴林村黄山头。目前,龙泉市岭根村、黄山头等地开始大面积栽培红豆树,并建立了造林基地,形成大规模栽培面。此外,浙江省的杭州、桐庐、临安、温州、丽水等地,也纷纷利用其气候水土等有利条件,开始尝试人工繁殖红豆树。

2 红豆树栽培技术

2.1 种子采集与处理

2.1.1 种子采集。红豆树种子采集量非常有限,只有树龄达到一定年限后才适合种子采集,而且不是所有母株都能生长出荚果。如果是天然野生红豆树,需生长50a 以上才适合种子采集;如果是人工栽种的红豆树,需生长30a 以上才适合种子采集。红豆树每年5 月份开花,逐渐结出荚果,荚果颜色起初呈绿色,随着荚果的生长,其颜色转黄,到当年11 月下旬,荚果颜色完全变成褐色时,就会呈现半开裂状态,这意味着已成熟,这时可寻找生长健壮的母株进行采集。

由于成龄红豆树大多有20m 高,采集工作有一定难度。所以,在采集荚果时,需要搭梯爬上母树,用高枝剪铁钩取下荚果。采集后荚果不能直接曝晒,需在室内阴凉干燥处将荚果摊开,使其在自然状态下自行风干、开裂、脱粒。荚果脱粒后有2 粒鲜红色红豆种子,状如蚕豆,收集后的种子不能置于潮湿处,可用器皿、布袋封存或混沙储藏。

2.1.2 种子处理。红豆树种子的种皮较为坚硬,角质层厚,种子的吸收性较差,没经过浸润处理的种子很难正常发芽。红豆树种子处理方式有2 种:一种是机械破皮法,此方法对种子损伤程度较大,一般不予采用;另一种是热水烫种法,这是利用热水破坏种子角质层而促其发芽的有效方法,多数采用这种方法。其操作步骤如下:先将红豆树种子倒入封闭性良好的木桶中,用40℃热水将其浸泡24h,次日冷却后再重新倒入40℃热水,反复更换热水,至种子变色膨胀意味着处理完毕。经过这种处理的种子播入土壤后,约1 个月就会发芽;未经过处理的种子发芽时间会延后,快则几个月,慢则1~2年才能发芽。

2.2 播种

播种前要对处理后的红豆树种子进行选种、净种和消毒,剔除不饱满、残缺或畸形的种子,留下籽粒饱满的种子。挑选后,种子用0.5%的福尔马林消毒,再将种子置于密封的木桶0.5h 后用清水漂洗,将漂洗后的种子置于阴凉处自然风干,经过此法处理后的种子即可播种。播种时间最好选择在惊蛰之后、谷雨之前(2~3月),这个季节地气上升,利于幼芽生长。

红豆树播种一般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水源充足、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在播种前对土壤进行消毒,再施入适量的有机肥,以培养苗床。为了有利于种子吸收土壤肥力,种子播种一般采用条状点播方式,即将苗床以条距20cm、沟深5cm 的标准开沟,将种子点播在条沟内,1hm2点播300kg 种子为宜。点播完毕,用薄土将其覆盖,随后在床面上覆盖淋湿的稻草,以保持床面湿润,之后可用喷雾器、细孔花洒对苗圃进行浇灌,注意喷洒力度,避免冲散种子,苗圃保持40d 湿润环境后,80%以上的种子会长出新芽。

2.3 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内容较为繁杂,一般包括除草、松土、灌溉、施肥等。在种子播种后,如果遇晴天,需勤浇水,以保持苗床湿润;如果遇雨天,需做好清沟排水工作。在早春季遇寒潮低温时,可用塑料薄膜包裹容器苗,以利于保温保湿;幼苗出土后,及时揭开薄膜,清理干净苗床上的覆盖物,以免损伤幼芽,每天9∶30 前或15∶30后让幼苗接受光照,否则幼苗会生长得非常柔弱;大多数种子出齐后,需适当间苗,拔掉患病、生长不健康的幼苗,使幼苗相互之间留下一定的空间。

待幼芽全部破土之后便可移栽,这时要加强日常的除草、松土管理。经过3 个月,幼芽所需肥力越来越多,所以,7 月前后要勤施肥,期间至少施肥4~5 次。9月之后,由于苗木处于快速生长期,且陆续生长出新梢,此时施肥不利于苗木木质化。

2.4 整地造林

2.4.1 整地。由于红豆树对立地条件要求较高,需选择海拔600m 以下的山谷等地造林,而且红豆树趋肥、趋水性强,造林地必须是土层深厚、肥沃的Ⅰ、Ⅱ级地,干燥、瘠薄的土壤和山顶、山脊部位都不适宜造林。整地宜采用块状穴垦方式,挖明穴、回表土,树穴一般以长50cm、宽30cm、深30cm 为宜,每穴施钙镁磷肥0.25kg作为基肥,按此定位标准计算,1hm2土地可栽植红豆树约3000 株。

2.4.2 造林。经过田间管理后的苗木生长快速,等苗木长至40~50cm 高时,即可出土造林。刚出土的苗木需用防晒网遮荫,透光度为50%。栽植苗木时,清理过密的枝叶;如果根系过长,剪除过长的根须。

2.5 病虫害防治

2.5.1 角斑病。角斑病病菌常寄生于病落叶,春季后,这种病菌便会随着气流将分生孢子传播到树叶,随着气温逐渐升高,特别是在梅雨季节期间,角斑病进入盛发期。发病初期,叶面会出现微小的褐色斑点,随着斑点的扩大,斑点变成斑状,最后使得整片叶枯萎。防治方法:喷洒3 次1∶1∶100 波尔多液,初春展叶时1 次,叶子长成后1 次,半个月以后再喷1 次。

2.5.2 堆砂蛀蛾。这种害虫为害的部位为嫩梢,蛀道长约5cm,蛀道上有一孔口,幼虫将粪便粒堆在洞口,容易造成嫩梢枯死。防治方法:对于幼虫,采用物理防治法,剪除枯梢;对于成虫,采用药物防治法,即在4 月喷洒40%乐果400~600 倍液。

2.5.3 膏药病。主要为害阴湿地带的幼树树干,从而影响树干发育。防治方法:一是物理防治法:在日常管理中及时间伐过密的树枝,以改善树枝通风条件,防止因树枝过密造成环境阴湿;二是药物防治法:采用石硫合剂涂抹病斑,抑制膏药病传播。

3 结语

红豆树对气候、土壤要求不高,只要保持土壤水分充足、土质疏松即可。浙江省由于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土壤多为丘陵红壤,适宜红豆树生长。近年来,面对红豆树数量濒临灭绝的危机,浙江省很多地市充分利用其优良的气候、水土条件进行红豆树栽培实践探索,在种子采集与处理、播种、田间管理、整地及病虫害防治方面积累了一定的技术经验,这对于红豆树栽培的大面积普及推广有着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龙泉市荚果红豆
基于Workbench LS-dyna的花生荚果脱壳受力仿真研究
基于EDEM的发散带式花生荚果分级机的仿真与试验
不同浓度多?甲合剂处理对花生经济性状的影响
我国鲜食花生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浙江省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探究
紫外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龙泉破壁灵芝孢子粉三萜含量
龙泉:政府规划议案被暂缓表决
龙泉市珍稀濒危植物调查及保护建议
那年桃夭,红豆暗抛
谁在千年前种下红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