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激趣,重点品味,表达提升

2020-12-21 03:22姜正营
语文天地·小学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黎明自然段季节

姜正营

《四季之美》是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为“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和“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四季之美》是一篇以时间顺序进行描写的散文,文章篇幅短小,结构简单,语言简洁,富有韵味,尤其是作者那细腻而又真挚的情感,溢于言表,值得学生细细品味。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在品味文本语言的同时学习到作者描写景物,表达情意的写作方法呢?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教学。

一、以问激趣,统领全文

本文课题是“四季之美”,“四季到底什么最美?又因何而美?”这对于初次接触到这篇文章的学生来说还是一团迷雾的,针对这种学习现状,教师就可以以问题引领的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思考,在研读中尝试解决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四季之美》一课的教学中,教学一开始,教师就可以提出问题:同学们,一年有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如果让你用一种事物来代表你喜欢的这个季节,你会选什么?在教师问题的引领下,学生们的回答各不相同,有春天的新芽,有夏日的荷花、有秋天的瓜果,有冬日的雪花……。在学生们回答的基础上,教师顺势说“你们瞧,每个季节都有自己最美的事物,那么,在作者的笔下,四季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在作者的眼中,四季到底是什么最美呢?”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把自己感觉到美的地方画出来。

在《四季之美》的教学中,激发学生对四季的兴趣是学生感受四季之美的基础,教师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自己对四季之美的认识,为学生接下来感受作者对四季美的不同认识奠定了基础,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寻找视角,有效切入

《四季之美》一文层次清楚,语言清秀,瑰丽,是一篇美文。美文须美读。从何入手品读呢?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发现作者写作视角的独特,及时有效地切入,以帮助学生打开品读课文的突破口,使学生的朗读更具针对性。

为了帮助学生发现作者视角的独特,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这篇文章的结构非常简单,四个季节,四个自然段,这些自然段有没有什么独特之处呢?教师随着学生的交流汇报板书(春天最美是黎明。夏天最美是夜晚。秋天最美是黄昏。冬天最美是早晨。)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这四句话再读一读,并让学生说说从这四句话中还发现了什么?从而使学生明确“黎明、夜晚、黄昏,早晨” 这四个词语都是描写时间的词语。最后教师再继续引导到“我们喜欢一个季节,大都是因为喜欢某个事物,但作者喜欢一个季节,却是因为时间,真是独特。”

在这里,教师从四个自然段有什么不同之处引导学生去发现,激发了学生思维,在寻找发现中学生们也自然感受到了作者视觉的独特,这样教学,目的明确,为学生发现美,感受美提供了条件。

三、品读课文,想象画面,感受四季之美

《四季之美》一文中关于春夏秋冬的描写中虽然都用了动态描写的方法,但又各有不同。在春之黎明的描写中,教师要能够通过动词,叠词以及表示颜色变化的词语等来让学生感受黎明的柔和之美,在秋天的描写中感受视觉之美和声音之美。

在学习“春之黎明”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一下作者在描写黎明的时候有没有描写到哪些具体的事物?(天空、红晕,彩虹)然后,教师可以再让学生说说在作者眼中这些事物为什么美?(色彩丰富、富有变化、又很柔和,很美)(一点儿一点儿用了叠词,读起来很有韵味,有一种悠然的感觉。)鼓励学生把这种美的感觉读出来。接下来教师可让学生说说还有什么别的发现?(文中用了很多动词,有了动感和动态的美)最后,教师再让学生用“通过——,我仿佛看到了———。”这样的形式进行语言训练,从而使学生由发现美走向表达美。

有了“春之黎明”的学习作为基础,在“夏之夜晚”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运用前面学习过的方法,自学课文第二自然段,并想想作者为什么说夏天最美是夜晚。有了第一自然段的学习作为基础,学生们找到了文中第二自然段中描写的事物(月夜、暗夜、雨夜,萤火虫)这些事物给人一种“朦胧,翩翩飞舞”之感。在夏之夜晚的描写中,作者写了“月夜、暗夜,雨夜”,那么,作者最欣赏的是哪种夜呢?教师可以让学生就自己的看法进行交流,并有感情朗读积累自己喜欢的语句。

在“秋之黄昏”的描写中,教师同样可以采取让学生自学的方法,重点启发学生思考:乌鸦为什么急匆匆地往家里赶呢?指导学生用急切的语气读好相关的句子。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说说“从大雁的比翼齐飞中自己感受到了什么?”通过有感情朗读来感受秋日的温馨之美。在“冬之早晨”的品读中,教师可抓住“当然……,就是在……或是在……只是到了……”这样的句式来引领学生品读,以读出作者对冬日的情感。

在《四季之美》这一课的教学中,由于四个自然段之间的结构相似,都是表达作者对每个季节特点的赞美的。教学时,教师采取了精讲课文第一自然段,自学课文其他段落的方法,这样教学,由扶到放,可以使学生对四个季节之美的特点有进一步的了解与把握,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也真正感受到了美,提升了学生的语言品味和审美鉴赏能力。

四、创设情境,搭建支架,模仿写话

统编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的写作语文语文要素是“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在学生读懂课文,理解课文,感受四季之美的基础上,及时引领学生进行写话训练,在具体的语言实践中真正感受到文本的语言美,画面美,简洁美。

《四季之美》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在学生学完课文之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说“这是作者眼中的四季之美,那么,在你的眼中,四季之美又美在哪里呢?请选择一处自己喜欢的景致,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请大家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尽量把画面描写得生动一些。”(课件展示四季景致组图)让学生任选一组,仿照课文的样子写一写,尽量用上动态描写的方法把景物的变化写出来。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写话任务,教师可以为学生搭建适切的支架:

——最美是————。———————。

学生写完以后进行交流。

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學中最常用也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在《四季之美》一课中,在学生感受美理解美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运用文中的形式表达自己心中的四季之美,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而且还可以把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这一语文要素落到实处,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在《四季之美》的教学中,教师应把教学重点聚焦在写景文的学法,教师精讲了“春”这个自然段,帮助学生提炼出了学习方法,步骤关键词,这样学生今后在遇到写景文时主动学习奠定了基础。教师还紧扣本单元语文要素引领学生进行写话训练,从而使整个课堂显得张弛有度,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实验小学(224100)

猜你喜欢
黎明自然段季节
黎明的沉思
黎明的沉思
秋天
我喜欢的季节7
相聚在花开的季节里
黎明
万水千山总是秋
美丽的秋天
花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