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ICPS绘本阅读活动中师幼互动的研究

2020-12-23 09:42林雨芬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20年11期
关键词:师幼互动学前儿童绘本阅读

林雨芬

【摘要】学前儿童ICPS绘本阅读活动通过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学前儿童在绘本阅读中,使用“伤心、开心、生气、理解、骄傲、沮丧、爱”这七组词语,可以帮助学前儿童建立多种选择的思维方式,教会学前儿童观察行为之前之后的区别,这样学前儿童才会知道自己的行为是会对他人造成影响的,从而敢于自己解决问题。研究了学前儿童绘本阅读活动中师幼互动的现状,就现在的学前儿童ICPS绘本阅读活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响应的研究策略。

【关键词】学前儿童 ICPS 绘本阅读 师幼互动

师幼互动是幼儿学习的核心,能够有效地促进幼儿园孩子各项能力的发展。幼儿园时期的教学活动对孩子未来的各种生活发展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采用ICPS绘本阅读活动,对幼儿进行相应的引导,提升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ICPS模式的基本概论

CPS(Interpersonal Cognitive Problem Solving)人际认识问题的解决。但因为这个名词太过学术化,后来被教育者们简化为(I Can Problem Solve)我能解决问题。缩写ICPS。儿童发展心理学家、美国亚拉尼大学心理教授默娜.R.舒尔博士提出的“我能解决能力”法,通过对话、游戏和活动等独特的方式教给孩子自己学会怎样角色问题,如何处理与朋友、老师和家人之间的日常冲突,以及寻找各种解决办法并考虑后果,并且能够理解别人的感受,从而与人和谐相处,成为一个社会能力强、充满自信的人。

在国外,ICPS是每一位学前儿童必修必会的社会情感解决和交流的技能,學前儿童能自己思考和解决一些社会情感问题,与伙伴们友好相处,适应社会的生存,不再是呆在自己内心世界的一个小圈圈中。但是在国内,学前儿童喜欢与人交往,但是他们对如何解决一些实在的社会情感交流问题的把握程度是自己难以定位的,需要成人的引导。

二、学前儿童绘本阅读活动中师幼互动的现状

ICPS绘本阅读在幼儿园中的指导,是让幼儿在绘本阅读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幼儿的社会情感与交流,让幼儿运用图表、扮演、绘画等方式表现自己的问题解决办法,提高社会情感。利用各种方式表现出自己对绘本阅读的理解,提高学前儿童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培养社会情感。

(一)互动内容缺乏针对性

幼儿时期是语言能力培养和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对绘本的阅读,幼儿能够走进绘本故事中,深入理解故事的内容,并将故事用自己的语言分享给其他同学或者父母等,在绘本阅读中还能够帮助幼儿积累更多的词汇和句段,进而将其有效的应用到日常的交流和交际中。师幼互动作为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在具体实践中,缺乏针对性,没有针对孩子能力的发展而定制的培养内容。这样就导致在培养过程中,缺乏针对性,孩子的很多能力没有得到培养。互动中应当有针对性的设计内容,培养幼儿的各项能力。

(二)互动措施缺乏有效性

师幼互动的目的在于培养孩子的能力,通过互动这种方式来引导幼儿们思考,但是在很多的时候,这种互动措施缺乏有效性,失去了原本的效果。如课堂中,老师让孩子们保持安静,但是孩子们没一会就开始交谈,老师一再强调,小朋友们看书的时候要安安静静。但是效果并不好,没一会,又开始交谈。老师在这个互动中并没有展示出有效性,他只让孩子们安静看书,几乎是一种命令式的语气,这种孩子们就很接受,老师应当告诉孩子们在看书时候保持安静才能有所收获,不然会打扰到别人。

三、学前儿童ICPS绘本阅读活动中师幼互动的研究策略

绘本是将文学与艺术有效地结合起来的一种新的体裁,绘本阅读针对幼儿文字功底比较薄弱,语言表达能力不强等方面的情况,设置的集图画、文字为一体的阅读方式,主要的目标是将艺术和语言相互渗透,通过阅读与整合,形成综合性以及趣味性的主题教学活动,营造出轻松的学习氛围,进而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对于幼儿教育主要是针对3岁到6岁之间的儿童,这一阶段的儿童思维认知能力还不强,对事物的认识也停留在直观化和形象化的阶段中,通过绘本阅读活动,可以极大的帮助幼儿理解和感知抽象的事物,进而强化幼儿的思维能力和情感意识,促进幼儿能够实现全面发展。

学前儿童ICPS的研究目的就是要组织学前儿童能在绘本阅读中解决社会情感问题,引导学前儿童能用角色互换、游戏交流和图标呈现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问题解决办法。培养幼儿对绘本的兴趣,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幼儿阶段对情绪的表达最为直接,不会控制自己情绪,同时幼儿的心理也比较脆弱,加上家长的溺爱,幼儿经常会出现大哭大闹的情况,因此,在绘本阅读活动中,教师需要通过对情绪词汇的互动,引导幼儿合理发泄自己的情绪,并理解他人,形成团结友善、互帮互助的精神品质。以下是关于几个词语的互动情况:

(一)绘本中关于“伤心”词语的互动

绘本中关于“伤心”的词语互动主要帮助幼儿们去理解伤心的含义,在自己伤心的时候能找到合适的方式去排解,同时能够理解别人的伤心。关于伤心的互动可以采用讲故事,代入自身,分享感受的方式。比如1:老师首先讲一个小朋友丢失了他最喜爱的玩具,然后哭了的故事。让孩子们思考故事中人物的感受,谈一谈遇到这种事情应当怎样处理。只有孩子们理解自己的感受,而且能够理解别人的感受,才能更好地稳定自己的情绪。

(二)绘本中关于“开心”词语的互动

绘本中关于“开心”词语的互动主要帮助幼儿们能够分享开心的心情,对别人的开心表示祝贺,但是不过度炫耀自己的开心。老师可以和孩子们一起玩角色扮演的游戏,老师扮演一个自己受到老师夸奖很开心的角色,一直跟别人说自己很开心。幼儿亲身经历到这种事情之后,会对开心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自己的开心可以和别人分享,但是不能一直强调甚至炫耀,这样会对别人造成影响。此外,教师还可以将开心与其他的词汇相融合进行互动教学,在以“友情”为主题的绘本阅读中,教师为幼儿提供《可爱的鼠小弟》这一系列的阅读内容,让幼儿能够从鼠小弟的故事中发现友情的珍贵,并学会与人交往的方法,最后教师还可以在绘本阅读结束之后,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友情故事,或者对鼠小弟的故事内容进行创编;教师还可以有效的延伸绘本阅读的主题活动,在其中加入歌舞、绘画以及手工制作等环节,让绘本阅读更加多样化,展现出幼儿在绘本阅读中的能动性。通过将开心和友情、分享相结合进行互动教学,使得幼儿对绘本中词汇的理解能力会更强,同时也极大的强化了幼儿对绘本学习的效率,提升了幼儿的综合素质。

(三)绘本中关于“生气”词语的互动

绘本中关于“生气”词语的互动主要是帮助幼儿们了解自己为什么会生气,如何缓解自己的生气情绪等。这个词语的互动可以通过讨论感受的方式进行。带领幼儿们分享最近特别让自己生气的一件事,让他们谈一谈自己在这件事情中自己是怎么想的。注意这个环节是来讨论感受,而不是评判感受,应当让孩子分享。在分析的时候多用合适或不合适,如果那么的词语进行分析,而不是绝对的对错。这样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加理解自己生气的原因,以及自己生气缓解,能够达到非常好的效果。

(四)绘本中关于“理解”词语的互动

“理解”这个词语的互动,应当注重幼儿换位思考的能力,能够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老师可以通过放视频的方式,来引导幼儿加深对“理解”的理解。分析视频中的故事,他们各自为什么会这样表达,别人是不是对他们有什么误解等,这样多站在不同的角度去引导孩子们的思维,告诉幼儿们这就是“理解”,换位思考,多一些同理心。

(五)绘本中关于“骄傲”词语的互动

“骄傲”这个词语具有多从意思,应当从多个方面进行引导。比如,在某一次班级比赛中,某个班获奖了,小朋友们都很高兴,这样就能适当地引导幼儿思考骄傲的第一层含义,就是一种荣誉感。或者有的幼儿测试做的很好,就沾沾自喜,到处炫耀,结果下次测验就做的很差。帮助幼儿们理解骄傲的不同含义,在生活中更好的处理自己的问题。在对绘本中“骄傲”词汇的互动时,教师应该引导幼儿感受两种不同语境和行为中骄傲的不同含义,通过对比和感受,让幼儿理解骄傲不能过度,不能沾沾自喜,要弘扬中华美德中谦虚的精神。

(六)绘本中关于“沮丧”词语的互动

“沮丧”词语的互动培养幼儿们化解沮丧的情绪,排解压力。通过与“伤心”相似的方式,让幼儿理解什么是沮丧,然后引导幼儿们思考怎样改变沮丧的心情,引导多种方法,引领幼儿们找到最合适的解决方式。教师可以为幼儿设定一些生活中的情景,让幼儿来感受“沮丧”的情感,比如:教师可以借助幼儿最喜欢的小动物形象引出故事,如:小狗早晨上学忘记带伞,放学时下起了大雨,小狗被淋湿了,小狗感到十分沮丧,从小动物的故事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感受小狗忘记带伞被大雨淋湿的心情,增强幼儿对沮丧这一词汇的理解力。

(七)关于“爱”的互动

“爱”是情感表达中最微妙的状态,很多幼儿对“爱”的深层含义还不能全面的理解,同时也不会正确的表达爱,在绘本素材中有很多内容都传递着爱,教师需要在与幼儿互动的过程中,深入对绘本内容的挖掘,让幼儿能够从多个角度和领域中理解爱的含义,并能够通过正确的方式表达爱。比如,在《猜猜我有多爱你》的绘本阅读中,从大兔子与小兔子的对话中,感受“爱”的含义,将抽象的“爱”转变为更加形象的和直观的故事,进而引导幼儿感悟父母的爱,家人的爱,并学会爱父母、爱他人、爱自己,并学习大兔子与小兔子之间的对话,将自己的爱用语言表达出来,进而升华绘本阅读的作用。

四、结语

学前儿童ICPS绘本阅读中,老师与幼儿进行有针对性与有效性的互动,能够提升儿童的能力,更好地解決自身的情感问题,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赵玉芝,杜晓敬,李雪梅.自我建构理论指引下的师幼阅读区互动策略[J].动漫界,2017,(48):94.

[2]王声平,王倩倩.早期阅读活动中师幼互动的个案研究[J].教师教育论坛,2018,(4):49.

猜你喜欢
师幼互动学前儿童绘本阅读
谈幼儿园集体活动中师幼互动操作材料的体验
家庭如何促进学前儿童阅读能力的培养
绘本阅读教学中如何运用恰当有效地提问促进幼儿积极情感体验的发展
孩子们与绘本的那些事
浅析学前儿童的双语教育
优化师幼互动,促进幼儿自主学习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