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化馆公共服务模式的创新与探索实践

2020-12-28 02:06黄铭
丝路视野 2020年30期
关键词:文化馆新时代

黄铭

摘 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也不断提高,但是在新事物、新观念不断涌现的社会中,群众对精神文化的兴趣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需要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开展文化活动,这就需要文化馆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探索新的发展道路,从而满足人民对文化活动的需求。文章主要针对新时代文化馆公共服务模式的创新与探索实践展开分析。

关键词:新时代 文化馆 公共服务模式

文化馆承担着组织与推广文化活动的任务,同时对群众文艺创作具有指导作用,主要以人民群众为服务对象,目的是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推动社会文化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因此文化馆需要不断探索新的道路,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规范化、均等化发展,从而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与覆盖范围。

一、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些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方面投入了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与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的文化需求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基础设施利用率不高

文化馆中的各种文化服务场所和设施建立之后,利用率较低,例如儿童活动室、阅览室的使用率低,而舞蹈室的需求不断升高。目前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存在一定的供需偏差,因此需要进一步改变现状,准确把握群众的文化需求,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二)公共文化活动单一

目前文化馆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存在内容和形式单一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对群众文化需求的分析不准确,存在一定的偏差,包括公共文化服务在城乡分布不均,同时由于服务方式和内容的单一化,没有形成相应的特色。公共文化服务需要立足于大众的文化需求,并在内容方面不断地创新,同时在载体的选择方面也要不断更新,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让人们能够更好地获取公共文化服务相关信息。

(三)人才建设滞后

文化馆工作人员的文化水平结构以及管理培训方面的建设水平仍有待提高。文化馆缺乏高素质人才,干部的业务能力不足,团队缺乏创新能力。同时人才扶持制度不够完善,激励制度、专项补助制度等措施的执行力度不足,同时存在奖励、扶持资金不到位的情况。文艺团队在作品编辑、活动组织方面的水平仍有待提高。

二、提高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措施

新时代下文化馆在发展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都促使文化馆不断创新和变革,寻求新的发展道路。文化馆需要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形式、传播途径和运营机制,提高自身的文化服务能力,有助于推动文化馆的可持续发展。

(一)把握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定位

文化馆需要立足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基础上,尤其是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充分保障人们的基本权益。文化馆在现代社会文化生活中需要准确定位自身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推动社会文化的发展,引导群众的文化生活,做好文化知识的科普工作,同时还要在运作过程中凸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从而推动文明社会的发展。文化馆作为我国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机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中明确指出了文化馆的作用,并为其经营提供相应的法律依据;党和政府也要求各级文化馆开展现代化建设,建立有效的统筹协作制度,从而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现代化建设,并将其上升到经济政策相同的战略高度。有专家指出,文化馆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对于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以及提高群众的文化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社会文化建设对于国家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都有较大的影响,而文化馆作为政府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主体,也是政府联系群众的重要途径,因此文化馆需要明确自身公共文化服务特征,并加紧创新服务模式与方法,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拓展服务范围。

(二)确定公共文化服务方向

社会文明能够反映国家的风貌,更是能够引领社会的风气。不同人群有着不同的文化需求,因此需要重视满足各阶层人民的文化需求。文化馆需要重视群众的文化需求,不断提高自身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对于文化馆而言,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需要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质量与水平,从而做到为人民服务。但是目前仍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及时解决,一是在财政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加上政府允许文化馆发挥自身优势,导致文化馆运营过程中出现了服务偏差。二是由于历史遗留问题,我国文化馆长期受到行政事业体制管理中“政事不分”“管办不分”的影响,主要是遵循上级部门和政府的要求,履行职能范围内的文化组织以及培训活动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文化馆成为一个政府意志的延伸,没有发挥公益性文化单位机构的独立职能,偏离了文化馆的定位。因此文化馆需要清楚自身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的作用,并明确公共文化服务方向,要立足于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保障群众的文化权益。

(三)创新运营管理模式

文化館作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机构,需要创新经营管理模式与社会相适应,做好调研工作,了解群众的文化需求,并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形式与内容,从而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提高群众的文化生活水平。在文化馆运营管理模式创新方面,从近些年来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改革经验来看,现代文化馆运营管理模式改革主要有三种且均表现为经营性与公益性相融合的特征。由于经营性与公益性本身存在矛盾,前者主要追求经济效益,后者则主要以公众服务为绝对目标。目前大部分文化馆在追求经济效益时通常都是以降低文化效益为代价,由于政府投入资金有限,加上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很多文化馆都采取“多业助文”的做法,普遍存在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相混合的情况。

为了进一步推动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需要调整经营结构。文化馆服务通常为无偿性与低偿性,从而确保人民能够享受相应的文化服务。因此需要优化内部结构,为了建设“小而好”的结构,需要对现有部门进行精简,从而避免过多人员造成的资源浪费。文化馆需要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并将社区宣教、非物质文化保护以及社会文明新风貌建设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之中,避免各自为政的情况发生。此外,在文化馆内部改革的同时,还需要探索与其相适应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社会力量的参与,增加资金吸纳渠道,从而推动文化馆的可持续发展。例如,通过市场运营的方式来引导各种展演以及比赛的开展,从而达到优胜劣汰的效果,激发群众参与艺术文化活动的积极性。

三、结语

文化馆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公共文化活动,并引导社会文化的正确发展,丰富基层文化,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如何在新时代下组织文化活动,一直是文化馆不断探讨的重要课题。文化馆在文化部门的带领下需要切实履行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开展各种文化活动,拓宽服务范围,探索新的服务方式,从而推动文化馆的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雍.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及建设策略[J].消费导刊,2019,3(16):158—159.

[2]曾毅峰.浅谈文化馆对特殊群体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J].神州,2020,3(23):293.

[3]高晏庆.浅谈建设数字文化馆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性[J].神州,2020,2(16):293.

[4]张银善.试析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如何发挥文化馆的作用[J].神州,2020,3(16):251.

[5]王静.谈文化馆改革创新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J].神州,2020,2(17):274.

猜你喜欢
文化馆新时代
作品赏析(6)
太阳第一家
作品赏析(8)
作品赏析(6)
作品赏析(2)
作品赏析(4)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