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与京剧武生表演艺术

2020-12-28 02:06于帅
丝路视野 2020年30期
关键词:国粹京剧武术

于帅

摘 要:京剧,一说形成于道光年间,一说形成于光绪年间。武生的出现,是京剧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而武生的武打艺术又直接来源于武术。武打艺术在中国戏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既是戏曲卓立于世界艺术之林的重要特色之一,也是它作为独立的表演艺术发展成熟的里程碑。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研究武术和京剧表演的艺术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继承。

关键词:京剧 武术 国粹

一、发展历程

京剧的前身徽剧中有不少武戏,当时演员也都学习武术,大量运用武打在舞台上表现战斗场面。明人张岱在他的《陶庵梦忆》中,曾描绘过明末“剽轻精悍、能扑跌打”的徽剧班子,演出目连戏时,武技奇巧有变索、舞绠、翻桌、翻梯、斛斗、博蜓、蹬坛、蹬臼、跳索、跳圈、窜火、窜剑之类。

武术最开始是一种竞技形式,后来才演变成一种表演艺术,在电影未出现之前,主要是以舞台戏剧形式呈现。中国戏剧的前身是中国戏曲,历史上最先使用“戏曲”这个名词的是宋刘塌。继而便到了元人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和明人魏良辅《南词引正》。从元代产生的戏剧,使中国的戏剧快速地赶上了古希腊悲剧、古印度梵剧,而补足了中国戏剧与世界戏剧比较上的缺失;尤其是元杂剧,广泛迅速在民间流传开来,戏剧当中的武术元素,也渐渐地受到了人们的

追捧。

二、发展现状

首先,京剧现在来说还属于比较冷门的爱好,很多人把看京剧当作一种交友方式。尽管它是国粹,现在很多人之所以不欣赏京剧,有一部分原因是当今社会追求的更多的是快速的能够给感官带去刺激的娱乐方式,那么类似京剧这种刺激程度小的爱好自然很难受到欢迎。笔者理解是,京剧是高雅的艺术,当下没必要为了把它弄的人人都能够欣赏而选择一些稀奇古怪的方法去推广京剧,不过弘扬还是有必要的,我们可以有套路的设计它欣赏的方式方法,比如先从听流水这种节奏强的选段开始,进而慢慢过渡。

与此同时,中国武术在国内已日渐衰微,现在一谈中国武术,则只是套路和表演,无法解放双手和双脚,给传统武术的招式和对打造成诸多的障碍和困难。而中国现在竞技方面只是散打,就目前来看中国武术现在的弱点主要有以下几点,科学化,技击化,安全化,中國古代的武术确是杀人技也是强身技,武术带给每个习武之人的快乐,品德、知识和团结是没习武之人所感受不到的。当下的去拳套化也是使其丧失生命的原因之一,拳套把中国武术的手法和技法都无法展现出来,而且对中国武术发挥也是极大的限制。

就以就目前来看不管是京剧还是传统的武术,在当下的这个快节奏的社会当中,好像已经是脱节了,所以这也就需要我们想出一条适宜其发展的道路。

三、未来发展方向及策略

对于京剧创作人才来说,编剧、导演、舞台美术等方面虽然都存在着人才短缺的问题,但音乐创作人才的短缺显得更加严峻。京剧演员日渐稀少,老的退了,新的不易培养上来。一些中青年则心猿意马,有的干脆改投其他门类,其中有良心的还会标榜一下自己是“两栖”“三栖”什么的,声称自己没忘京剧。还有许多则随着那不景气的剧团解散而集体退出了京剧界。

京剧的观众在日渐稀少。尽管某些地方搞振兴京剧的汇演时,剧场上还能稀稀拉拉坐着一些,但那多半是一些出于希望京剧振兴起来的道义感而来捧场的,这已离开了纯欣赏者的意义;还有不少是持免费的“赠票”“指导票”“观摩票”入场,甚至抱着“不看白不看”之类心理坐在台前的特殊观众,也已离开了纯欣赏者的意义。环顾四野,放眼搜索,三十至四十岁年富力强的接班人,更是寥若晨星。京剧音乐博大精深,积淀丰厚,作曲者首先需要吃透传统。不仅要熟悉不同声腔、曲牌、板式、调式等京剧的基本程式,还应了解不同行当、不同流派唱腔的风格,以及不同演员的艺术个性;传统京剧的各种锣鼓经也必须烂熟于心。与此同时,作曲者还必须掌握现代作曲技巧,具备高度综合的能力。因此,培养一个合格的京剧作曲人才并非一朝一夕的事。

根据现有的武术现状,把武术作为一项独立的世界性运动,若跟体育运动比起来,是否又显得很弱小,不及体育运动的观赏性和竞争性。因此武术要想真正成为世界性的运动,要像体育一样受到人们的追捧,就必须要进行改革,使其像体育运动一样受到各国和各族人民的重视,实战方面,除了散打和摔跤(拳击、跆拳道也可以把它纳入武术运动中来)还应该把刀、枪、剑、棍这四大具有代表性的兵器和太极拳规范出一套具有实战性的比赛项目。

四、结论

原始人类在与自然界抗争中以求生存为目的,是随着生产力和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人们逐渐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的,武术套路必须也要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这种发展方向又直接和人们的各种需要发生着必然的联系,即人们的需要决定着武术套路的发展方向,同时京剧的武生表演与武术表演也应当有着相同的地方,所以不管是武术还是传统的京剧表演都是需要继续传承和发展的。

参考文献

[1]谭戈.从“京剧进课堂”实践谈京剧艺术的发展[J].歌海,2011(5).

[2]周丽娟.京剧对外交流在国家形象建构中的作用——以五十年代为[J].戏曲艺术,2011(3).

猜你喜欢
国粹京剧武术
校园武术“学、练、赛”一体化实践探索
我爱传统文化
梨园戏韵 国粹生香
中国功夫成青少年新宠
为什么京剧被誉为“国剧”
中医
《京剧人设》
京 剧
对高校武术教学中武术文化教育的思考
说影道戏话国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