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峰教授时行感冒临证经验总结

2020-12-29 08:29陈威石以石则王俊峰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97期
关键词:三焦气机病机

陈威,石以石则,王俊峰

(1.贵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贵州 贵阳;2.西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内科,四川 泸州)

0 引言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短、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易于流行,在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中可引起较严重的并发症[1],现代医学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王俊峰教授从事呼吸系统疾病防治工作近30 年,治学严谨、经验丰富,尤其对流感的治疗有独到见解,自创焦络理论,指导临床治疗,疗效显著。笔者有幸随师待诊,稍有所获,予经验总结,以飱读者。

在中医历代典籍中虽没有流感的确切病名,但结合其发热、恶寒、乏力、咽痛、头痛、周身酸痛、咳嗽、咯痰、腹痛、腹泻、易于传染流行等临床特征,应归属于中医学“时行感冒”范畴。《素问·骨空论》即有:“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的记载;《诸病源候论》曰:“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病有长少,率相近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清代林佩琴在《类证治裁》中更明确提出:“时行感冒, 寒热往来, 伤风无汗。”说明中医学在几千年的临证实践中,早已开始认识并治疗流感。因此,我们不应妄自菲薄,而应在祖国医学宝库中探索出针对流感行之有效的方法。

1 焦络理论对时行感冒的认识

1.1 疠气客犯,三焦不通

时行感冒属“疫病”范畴,其发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由于感邪有轻重,正气有强弱,四时六气有别,故症状有微甚,脉证有差异;然疫疠之气传经入络,阻滞人体经脉气机,则总有气血失畅、营卫不达的表现。《难经》说:“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五脏六腑。”三焦为纵贯胸腹的孤府,“主持诸气,有名无形”,为人体气血运行之通路;疠气客犯,首入三焦,并通过三焦流行周身;疠气阻滞,则三焦之气不通,气血营卫失畅,变症迭出。疠气弥漫三焦,正邪交争剧烈,则见发热;三焦气机不利,卫气不能布达体表,故有恶寒;气血运行不畅,四肢百骸失养,则乏力;气机阻滞,经脉不通,则周身酸痛;三焦闭阻,肺失宣肃,故咳嗽;正气抗邪,中焦失于运化,则纳差、腹泻。三焦不通,气机不利,为时行感冒发病的必要前提。

1.2 疠气伤阴,肾水不足

疫疠之邪属温病范畴,其性偏热,易伤阴津[2]。《灵枢·本藏》曰:“肾合三焦膀胱。”孙桂芝认为:“三焦根于肾,斡旋于肝脾,出于心肺。”[3]三焦通于肾,三焦之根出于肾中,为阴阳之本;疠气客犯,正邪交争,三焦火盛,伤阴耗气,则肾水不足,病情迁延。肾阴被伤,火热无制,相火上攻,则咽痛、结膜充血;阴伤津亏则干咳少痰或无痰;肾虚摄纳无权,肺气不能敛降,则呼吸浅快、喘息气促;肾处下焦,化生元气,蒸腾气血,为三焦通利之本,肾虚则三焦生化无源,脏腑生克制化失常,而见各器官功能障碍。

1.3 疫疠内阻,玄络闭塞

《灵枢·本藏》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素问玄机原病式》曰:“玄府者,谓玄微府也,无物不有......乃其出入升降之门户道路也。”三焦、经络、玄府,共同构成人体气血阴阳上畅下达的基本通路;《黄帝内经》曰:“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疫疠内阻,三焦不通,气机不利,则气血周流壅滞,玄府经络闭塞,而见重症、危症。玄络闭阻,精神不能出于诸窍,神无所主,可见嗜睡、谵语、昏迷等神志异常表现;玄络闭塞,脏腑气机失常,可加重器官功能衰竭;气血周流停滞,使肺不主气、心不主血,可发生呼吸循环衰竭导致患者死亡。

综上,王师提出时行感冒的基本病机为三焦不通、肾水不足、玄络闭塞。

2 基于焦络理论治疗时行感冒

2.1 治疗方向

中医强调辨证论治,在辨明证机本质的基础上确定治疗大法,指导遣方用药[4],才能药到病除,沉疴立起。王俊峰教授在确定时行感冒基本病机的基础上,提出其治疗应当“通三焦、补肾水、开玄络”,使三焦通畅、肾水充盈、玄络畅达,则气血阴阳周流不息,营卫正气抗邪有力,正胜邪去而疾病自愈。

2.2 治疗基础方—柴萸汤

基于“通三焦、补肾水、开玄络”的基本治则,王师自创中和柴萸汤用于临床治疗。柴萸汤基础方如下:柴胡:25g,山茱萸:50g,肉桂:6g,赤芍:12g,熟地:30g,黄柏:10g,白术:25g,甘草:12g。方中柴胡之用,一则和解少阳而入三焦,二则宣散疏利以畅气机,可通三焦、开玄络为君;山茱萸酸涩微温,入下焦以补肝肾,使肾水充盈、三焦有根,与柴胡同为君药,使散不伤正,补不留邪。桂芍之伍,协调营卫表里,畅达脏腑阴阳,使机体气血和调、开泄有度。地柏相须,泻相火而补肾水,与山茱萸同用,使肾精充盛,化源有度,焦络有根;白术甘苦,补中燥湿,能升清阳而降浊阴,与甘草合用,有补土覆火制水之功,可平调一身水火阴阳。以上诸药之用,通三焦营卫气血,使邪不能壅;调周身脏腑阴阳,而正能自复,为通三焦、补肾水、开玄络之基础用药。

2.3 随症加减

体病相关[5],时行感冒的发生不仅与感受疫疠之气有关,同时受到个体体质差异的影响,故流感病程中有偏于肺卫者、偏于脾胃者或结于少阳者,或夹瘀或伴气虚或伴津亏者,同病异证者不知凡几;因而时行感冒临证治疗,应在把握基本病机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病情对柴萸汤随症加减:(1)正邪交争而见高热者,可增加柴胡用量至30g,加葛根50g,芦根、白茅根各30g,大剂柴胡解肌退热、石膏清热泻火,芦根入上焦清气分热而除烦,葛根运中焦退热生津又升清,白茅根利下焦清血分热可利尿,五药并举,清泄三焦邪热;(2)经脉阻滞头身疼痛者,改肉桂为桂枝15g,加葛根50g,伸筋草15g,舒筋草30g,桂葛之伍解肌舒筋,两草之用通经除痹,四药合用,可解肌舒筋活络止痛;(3)上焦不利喘息气短者,加炙麻黄8g,杏仁12g,瓜蒌皮12g,麻黄杏仁,一升一降,瓜蒌皮宽胸理气,三药可复上焦宣肃之功而喘息自缓;(4)中焦失运见腹泻者,加吴茱萸6g,高良姜、防风各12g,共奏健脾复运止泻之功;(5)三焦水道不利周身水肿者,加附子30g,干姜15g,桂枝12g,茯苓、益母草、川牛膝各15g,附、姜、桂温阳化气,苓、草、牛膝利水渗湿,共用可增强化气活血行水之力;(6)水湿不运,痰白质黏之痰湿咳嗽,加法夏12g,石菖蒲、陈皮各15g,法夏、陈皮燥湿化痰,石菖蒲豁痰化湿,共用可涤荡寒湿顽痰;(7)热邪伤津,痰少而黄之热痰咳嗽,加矮地茶50g,桑白皮、瓜蒌皮各15g,矮地茶化痰止咳利湿、桑白皮泻热化痰、瓜蒌皮理气宽胸,合用则气顺痰化热消;(8)火热上攻之咽痛咳嗽者,加木蝴蝶6g,金沸草15g,西青果、胖大海、牛蒡子、玄参各12g,西青果、胖大海、牛蒡子均清热利咽之品,直折上攻之火,玄参养阴,可润已伤之阴,木蝴蝶、金沸草疏肝理气,使气机畅达,则邪不能壅结于咽喉;(9)火热内盛之心烦胸闷者,加栀子12g,淡豆豉15g,香附15g,栀子豉汤除烦宣郁,香附疏肝解郁,共奏除烦安神之功;(10)火热迫血妄行,见咯血、鼻血等出血症状时,加仙鹤草、白芍各50g,拳参30g,仙鹤草、白芍收敛止血,拳参清热止血,共用可增强止血之力;(11)玄络不畅胸胁闷痛者,加姜黄、郁金各12g,川芎15g,三药合用,有活血行气之功;(12)玄络闭塞,神无所主而见嗜睡、神昏、谵语者,可予安宫牛黄丸、牛黄清心丸开窍安神,使玄络通则神可出。

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王师坚持“三焦不通、肾水不足、玄络闭塞”的基本病机,坚定“通三焦、补肾水、开玄络”的治疗原则,指导流感治疗,根据患者病情,予柴萸汤随症加减,使方证相得,极大提高了流感治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实践。

3 典型病例

李某,女,43 岁,2019.02.23 就诊。1 周余前,患者受凉后出现发热、寒战,最高体温38.7℃,头痛、周身酸痛,咽痒、干咳无痰;患者自服“头孢克肟、利巴韦林”治疗后,周身酸痛缓解,自测体温37.9℃,头痛,乏力,咽痛,咳嗽阵作,痰黏难咯,精神可,纳眠差;舌偏红,苔薄腻,脉细。查体:咽部充血,双肺呼吸音粗。中医诊断:时行感冒,治法:通三焦、补肾水、开玄络,处方:柴萸汤加减,药用:柴胡:30g,山茱萸:50g,桂枝:15g,赤芍:12g,熟地:30g,黄柏:10g,白术:25g,甘草:12g,葛根50g,芦根30g,白茅根30g,木蝴蝶6g,金沸草15g,西青果12g,矮地茶50g。3 剂,水煎服,一日一剂,每日三次。

二诊:2019.02.26,体温正常,头痛、咽痛、咳嗽、咯痰基本缓解,稍感乏力;精神纳眠可;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查体:咽部无充血,双肺呼吸音清。病邪已去,焦络未畅,去诸随症加药,以柴萸汤基本方4 剂煎服善后。

按:患者自服药物治疗后仍有低热、头痛、乏力、咽痛、咳嗽、痰黏难咯,乃正邪交争,阻滞三焦,气血不畅、郁火上攻、肺失宣肃,故见上症;王师立足“三焦不通、肾水不足、玄络闭塞”的基本病机,予柴萸汤畅达焦络,加大柴胡用量联合三根汤清透三焦邪热,木蝴蝶、金沸草、西青果利咽止痛,桂枝配葛根解肌舒筋,矮地茶化痰止咳,诸药合用,直指病机,使三焦通、肾水足、玄络开则诸症自愈;及后患者诸症皆缓,唯余乏力,故予柴萸汤基础方畅达焦络,调护固本。

猜你喜欢
三焦气机病机
基于“取象比类”法探讨肝细胞铁代谢紊乱与肝纤维化中医病机的关联
亥时调“三焦”,养生效果好
翻掌上托,通调三焦
便携电子打气机
翻掌上托,通调三焦
翻掌上托,通调三焦
LNG加气机现场检定方法的解析
浅析LNG加气机工作原理及现场检定方法
燥邪致泻说
糖尿病从脾论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