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手段在高职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以“镇痛药吗啡”的教学为例

2020-12-30 00:48李家春
卫生职业教育 2020年6期
关键词:吗啡药理作用药理学

孙 兰,李家春

(1.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3;2.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3)

药理学课程是高职院校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是连接药学、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间的桥梁[1]。通过药理学的理论学习和实验训练,旨在引导学生在将来的药学服务工作中,正确地完成药品调剂和用药咨询工作,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药理学涉及基础知识和临床知识,内容多、学习任务重,学生难理解、难掌握。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讲的偏多,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此外,高职学生缺乏课前预习及课后复习习惯,因此,对知识一知半解,难以达到高职教育教学的目的[2]。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信息化技术在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MOOC、微课、翻转课堂、虚拟仿真软件等[3]。在这种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手段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学生的需求,利用信息化技术优化教学过程,使得学生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信息技术与教学相融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本文以“镇痛药吗啡”为例,对药理学信息化教学设计进行初步探讨,促进高职药理学信息化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1 教学分析

1.1 课程分析

药理学是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为后续学习药物分析、药物化学、执业药师考试以及增强继续学习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奠定基础。药理学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药物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等基本理论知识,为学生在医院药房、药店、制药企业从事相关岗位工作打下重要基础,也是药学类职业资格考试的重要内容。随着药理学学科不断发展,药物新的作用机制、新的适应证也不断被发现,而高职院校理论课时占比较小,教学难点多、知识点难记忆,如作用机制、药理作用等依靠单纯的文字描述很难给学生留下直观的印象。课程选用“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授课内容选自第十五章“镇痛药”第一节“阿片生物碱类镇痛药”,共计2课时。

1.2 学情分析

本课程授课对象是高职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二年级学生。学生学习了基础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医药学基础等课程,掌握了有关药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为药理学教学奠定了基础。高职院校的学生趋向于被动接受知识,自主学习能力不足,抽象思维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综合分析能力不强,因此,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为今后更好地适应工作打下基础。

2 教学重点及难点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学生能够正确熟记吗啡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学会观察用吗啡后的不良反应,尤其是吗啡的成瘾性,并能采取正确的预防和处理措施,为患者提供用药指导。根据教学目标,结合职业岗位能力确定教学重点是吗啡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难点是吗啡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

3 教学策略

将教学内容分解成若干个知识点,力求突出重点、难点,设计有思维价值的问题,运用导入法、案例分析法、自主探究法、任务驱动法等方法,力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优化教学设计。通过一些历史故事引发学生思考,再结合教材、通过图片,互动诠释本节重点,使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并能有效解决问题。

4 教学实施

4.1 情景导入

由一段吗啡的原植物罂粟视频微课引入,揭开吗啡、鸦片及罂粟三者之间的关系,把教学内容转化为生动形象的事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由设疑继而沉思,渴望寻找问题的答案,提升学生的探究意识。向学生发送德国化学家泽尔蒂纳发现吗啡的故事链接供学生课后阅读,提高其学习兴趣。通过展示吗啡知识点基本架构,使学生头脑中形成一个框架,引入新课。

4.2 药理作用

通过镇痛作用动画,学习吗啡镇痛作用部位在中枢第三脑室和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吗啡通过与感觉神经末梢的阿片受体结合,减少感觉神经末梢在疼痛刺激时释放P物质,从而阻止痛觉冲动传入脑内,镇痛作用由“看不见”变“看得见”。通过观看阿片受体视频,分组讨论吗啡镇静、镇咳、呼吸抑制、平滑肌收缩、缩瞳作用与阿片受体亚型相关性。通过吗啡药理作用的思维导图,引发学生去思考吗啡对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的影响,然后给出结论。最后小结吗啡的药理作用为“三镇—抑制—兴奋—缩瞳”。

4.3 临床应用

根据吗啡的药理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吗啡可能的临床作用,有利于知识的连贯性和迁移,最后通过癌症疼痛治疗的视频,强调吗啡虽然镇痛作用强大,但易引起成瘾性,一般仅短期用于其他镇痛药无效的剧痛。通过选取哮喘案例,学生分组讨论,并请小组代表上台汇报结果,教师进行总结。在案例分析中,学生能够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判断疾病类型,并结合已掌握的药物知识,合理指导患者用药。教师布置拓展学习任务:如何为心源性哮喘患者制订日常生活指导方案。

4.4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是重点内容之一,也是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依据。学生观看吗啡的不良反应微课,通过蓝墨云班课发布测试题,根据测试结果,教师进行课堂分析,重点强调吗啡急性中毒的表现及急救措施,引发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多种方式加以解决。

4.5 课后拓展

课后学生登录教学平台资源库,选取学习资源进行拓展学习;进入校企合作基地实践,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连线行业专家视频,由专家讲解工作中如何为患者提供用药服务。

5 结语

信息化教学技术已经在课堂、课外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教师通过有效组织课堂,在药理学课程网络资源建设完善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的优势,结合传统教学,有效开展混合式教学,不断促进药理学教学改革。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教师应以教学内容为中心,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在课堂和课下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了解学科最新进展,把握企业需求,不断提高药理学教学质量,培养优秀人才,造福社会。

猜你喜欢
吗啡药理作用药理学
氢吗啡酮对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的镇痛效果
鞘内药物输注系统储药盒中氢吗啡酮浓度稳定性与临床意义
基于药理学分析的护理创新实践探索
氢吗啡酮与吗啡滴定患者自控静脉镇痛治疗癌痛的效果比较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六味地黄丸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作用机制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消痔灵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的作用机制
中药大黄在临床应用中的功效以及对其药理作用分析
茶树油药理作用及包合技术研究进展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冬虫夏草治疗膜性肾病的作用机制
褪黑素和吗啡联合使用能提高吗啡镇痛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