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视域下湘西少数民族村落体育治理研究

2020-12-30 09:37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年21期
关键词:湘西体育项目村落

(吉首大学 湖南 吉首 416000)

前言

2013年习总书记在湘西考察时,第一次提出“精准扶贫”的指示精神。同时,湘西少数民族地区也是湖南省决战贫困的“主战场”。目前湘西少数民族村落村民缺乏强烈的体育健身意识,村落体育资源相对缺失,缺少良好的村落组织,阻碍了村落体育治理成效。在精准扶贫理念下,要将体育发展与少数民族村落治理有效融合,改善湘西地区少数民族村落体育治理成效。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湘西少数民族村落体育治理现状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本文通过查阅、汇总目前有关精准扶贫、乡村治理和少数民族体育的研究文献、信息报道,完善理论研究基础。主要途径为: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平台等数字文献;湘西州政府门户网站、湘西网相关报道信息;图书书籍、期刊杂志。

(2)田野调查法。

本文针对研究主题,对湘西州乡村的原生态体育项目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村落管理者进行田野调查,深入了解湘西少数民族村落发展状况,获取新鲜研究数据。通过实际了解,探究村落体育治理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强化研究结论的客观性。

(3)实地访谈法。

为充实文献研究结论,全面客观了解湘西少数民族村落体育治理现状,本文使用实地访谈法,深入湘西州各乡村村落,开展实地走访、电话访谈和微信互动等多种活动,对乡俗文化研究专家、各乡镇、村寨人员进行访谈。通过汇总访谈结论和相关建议,形成实质性建议。

(4)数理统计法。

采用spss for windows 17.0软件包建立数据库,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湘西少数民族体育项目、村落体育组织等发展状况进行研究。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湘西少数民族村落体育治理现状

(1)湘西少数民族村落村民参与体育的态度。

通过实地访谈,湘西少数民族村落体育治理大多仅在民族节庆活动时发挥作用。在农闲或日常生活中,少数民族村落村民往往通过看电视、打牌等方式代替体育运动。在运动意识方面,多数村民认为“参与农业生产就是体育锻炼”,由于村落农民的生活消费处于较低层次,影响了村民参与体育消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精准扶贫背景下,要及时改善湘西少数民族村落村民的体育健身意识,积极完善体育资源,为村落体育治理提供基础。

(2)湘西少数民族村落村民参与体育运动的项目内容。

湘西少数民族众多,在武陵山特殊的自然生态和人文习俗环境下,湘西少数民族村落形成了区别于现代体育的民俗体育项目,比如,高脚、苗鼓、陀螺、和舞龙等等。此类体育运动项目对技术规范和体育场地要求较低,尽管不属于现代体育项目,但仍是少数民族村落最重要的体育项目,在村落体育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重大民俗节庆期间,传统民俗体育活动仍是村民最重要的文化娱乐项目。

(3)湘西少数民族村落体育组织管理状况。

湘西少数民族村落组织体育活动时,除了少数村民自发参与体育运动,大多体育活动仍然依赖民族活动、节庆习俗和大众信仰、宗族“权威”等形式来开展。目前多数民族村落尚未形成完善的体育组织网络,未能充分发挥体育公共服务职能。在精准扶贫进程中,地方文体局积极培养农村体育骨干,并通过培训的方式向湘西少数民族村落输送社会体育指导员。但由于目前尚未面向村、寨一级开展社会体育健身骨干培训,多数村落仍然缺少专业的体育骨干,村落体育治理活动基本依赖村干部、体育教师和村内有威望的人来组织开展,影响了村落体育活动质量。

(4)精准扶贫进程中湘西少数民族村落体育治理状况。

在推进精准扶贫进程中,中国农民体育协会、湖南省农民体育协会、州县教体局等单位共同努力,在武陵山区积极开展农民体育健身,为村民脱贫脱困贡献了重要的体育力量。通过与文旅企业协作,积极挖掘少数民族体育资源,建设体育特色小镇,大大优化了村落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机制。通过完善农村体育健身器材,大大丰富了村民的体育文化生活。但在体育器材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缺乏良好的管理制度和维护机制,加上社会化力量参与不足,影响了村落内体育器材的有效管理、维护和完善应用。

2.2、湘西少数民族村落体育治理问题分析

现阶段,湘西少数民族村落尚未形成完善的、现代化的体育管理机制。大多数村落尚未配备充足的体育指导员,体育活动仍然以传统的民族活动、节庆习俗为主,与“现代治理”精神存在较大差距。通过对湘西少数民族村落体育治理现状进行系统化研究,可以看到,村落体育治理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缺乏强有力的村落体育组织。

体育组织是组织体育活动高效、常态化开展的基础,也是提升村落体育治理能力的关键。但湘西少数民族村落普遍缺少完善的体育组织和体育骨干,影响了村落体育质量。同时,由于村落组织缺乏统一管理和发展,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空间不断缩小,多数民俗体育项目缺乏新的传承人,濒临消失。

(2)缺乏完善的体育设施资源。

完善的体育设施资源是村民参与体育活动的重要保障,也是推动村落体育治理活动系统化开展的重要基础。在精准扶贫政策推动下,村落体育健身器材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补充,但由于缺乏良好的管理、维护常识,体育器材设施利用效率不高。在体育组织经费保障方面,目前多数村落体育活动经费主要依赖政府公共财政支出,缺少良好的企业赞助和村民自发投入,村落体育发展缺乏持续动力。

(3)缺少社会化力量的积极参与。

在村落体育治理进程中,社会化力量参与程度明显不足,村落体育活动缺乏良好的推广载体。湘西少数民族村落体育治理需要用现代化思维来推动,从活动组织、资源整合到文化传承,都需要充分发挥现代村落体育组织的引导作用。特别是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湘西地区少数民族村落的体育项目应该从“体育旅游产业”出发,实施产业化建设,拓展传统体育活动发展空间,激发村落体育治理活力。

(4)缺乏良好的体育健身氛围。

目前多数村民缺少良好的体育健身意识和正确的锻炼认知。部分村民将体育运动与农事活动相混淆,对体育活动仍停留在传统认识。由于对现代体育的竞技精神和健身意识缺乏充分了解,影响了村落体育运动的有效推广和普及。此外,缺乏良好的体育消费习惯。多数村民尚未能形成应有的体育消费理念,在体育技能学习、体育设备采购和参与体育活动等方面,缺少积极性。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通过对湘西地区少数民族村落体育治理状况进行实地调查,可以看到该地区有着丰富的民族体育资源,在精准扶贫进程中,湘西地区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把握扶贫政策的扶持机遇,积极补充乡村体育健身资源,挖掘和整理乡村体育文化,基本上适应了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发展需要。但湘西地区少数民族村落体育治理也表现出一些问题,亟待治理。因此,在决战贫困进程中,要加快湘西地区少数民族村落体育组织建设,提高组织运行效能,充分发挥相关组织在承担村落体育活动、整合民俗体育资源、传承民族体育文化、协助开展村民健身活动等多种功能,积极拓展村落内传统体育资源发展空间,全面提升少数民族村落体育治理能力,助力湘西广大乡村顺利“脱贫”。

3.2、建议

(1)完善村落体育组织建设,提高体育治理能力。

村落体育组织是主导湘西少数民族乡村体育治理活动的关键主体,针对目前湘西乡村少数民族体育活动开展进程中主体 “缺失”的问题,要重视体育组织建设,推进相关组织的体育活动筹备能力、体育活动运行水平和体育赛事体系化、品牌化建设,提高村落体育组织的服务能力和实际影响力。要加强体育组织建设,积极鼓励村落形成由村民主导的体育协会,补充村落体育组织力量。重视体育组织内部沟通机制建设,完善信息沟通流程,构建良好的村落体育发展生态,充分发挥村落体育组织在“精准扶贫”进程中的体育力量。

(2)加快村落体育资源整合力度,完善体育资源。

在优化村落体育治理机制进程中,要充分重视做好湘西少数民族村落现有体育资源的整合工作,通过将村落内传统民俗体育文化、自然生态环境和宗族“权威”的多方资源相融合,充实村落体育力量。要重视传承少数民族村落的传统体育文化,完善传承机制,加大资金筹集力度,提升对广大村民的文化保护意识。要加快村落体育资源整合力度,积极培养和建设乡村体育治理人才队伍,拓展体育项目的发展空间。

(3)提高广大村民健身意识,优化体育治理环境。

在全面推进“精准扶贫”政策以来,湘西少数民族村落大众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改善,对体育运动的参与认知也更加成熟。但长期以来,村落大众缺乏对体育运动的价值认识,加上体育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影响了体育治理活动的有效开展。因此,要重视改善村民对体育锻炼的正确认识,尝试引导大众积极参与体育消费,营造良好的村落体育文化。要充分发挥多种媒介的教育优势,积极宣传现代体育意识,改善村落体育治理环境。

(4)吸引多方力量参与,激活村落体育发展活力。

在精准扶贫视域下,湘西地区少数民族村落体育资源既是乡村治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乡村产业,实现精准脱贫的重要途径。通过发挥湘西乡村优美的自然生态优势,充分利用乡村体育项目的民俗文化资源,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吸引市场化企业参与村落体育产业发展,充实村落体育发展活力。要充分发挥政府相关部门的公共服务能力,通过采用社会化购买服务、加大资金倾斜力度等多种方式,扶持村落体育组织发展,全面提高乡村体育治理能力。

猜你喜欢
湘西体育项目村落
高职新兴体育项目教学对大众健身的影响分析
油画《村落》
湘西剿匪:七十年前的历史风云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成语魔方
走进湘西凤凰城
从机械训练到有机训练
——一个体育项目实训的研究
湘西 国画
体育项目的生态因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