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体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引导分析

2020-12-30 09:37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年21期
关键词:高职生体育锻炼体育课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课教学部 广东 广州 510520)

在目前的现状下,体育教学已经能够被很多的高职院校关注。对于高职学生来讲,体育教学不仅具备强健体魄的重要意义,并且还能达到培育良好性格、缓解课业压力以及化解心理困扰的效果。因此可见,高职体育教学与高职生自身的心理健康之间具有内在联系。为了保证高职生都能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那么作为高职院校针对现阶段的体育学科教学需要给予全面的重视,运用科学的方式来引导高职生,培育高职生的健康心理状态。

1、高职体育教学对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

1.1、塑造良好的高职体育文化

在高职校园文化的范围内,高职体育文化应当占据关键性的地位。高职学生如果能融入优良的体育文化氛围,则有助于学生良好性格以及健全品格的塑造。同时,塑造高职体育文化的举措还能体现陶冶高职生情操的重要作用,激发高职生内心的协作意识与拼搏精神。由此可见,良好的高职体育文化对于高职生自身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引导意义。

1.2、对于高职生的心理压力予以缓解

多数高职生都需要承受多样的心理负担,其中包含未来就业负担、日常的课业压力与情感层面的压力等。在此种状态下,院校对于在校生如果未能做到及时予以心理疏导,则会导致高职生呈现出心理扭曲等不良后果,甚至引发程度比较明显的学生心理疾病。体育课本身具有活跃与轻松的特性,因此同学们在体育课上可以释放自身的压力,重新找回愉悦与乐观的良好心理状态。

此外,高职体育课应当包含竞技类的多种体育活动,作为体育教师需要运用合理方式来引导高职生进行有效参与。高职生通过参与以上的体育课堂活动,其能够感受到协作与配合的重要意义,并且创建了友爱与包容的良好师生关系。经过循序渐进的引导,高职生就可以拥有更强的自信心以及成就感,避免陷入孤独以及自闭等多种心理误区。

1.3、培育高职生的健全人格

健全的人格对于高职生从事未来的岗位实践以及促进同学们自身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价值。教师通过引导与鼓励高职生的方式,确保更多的高职生对于体育锻炼予以认同,并且自觉进行参与。在体育训练的全过程中,师生有必要共同创建愉悦的体育运动氛围,让高职生感受到彻底的身心放松,获得愉悦的心态。同时,参与多样的体育运动还可以激发高职生自身的意志力,塑造顽强与坚韧的意志。因此在高职体育课上,学生将会同时达到强身健体以及培育健康心理的目标。

2、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引导学生心理健康的措施

从引导学生塑造良好心理的角度讲,高职体育教学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但在目前看来,某些高职师生针对高职体育课未能做到充分给予重视,而是仅限于达到基础性的体育大纲要求。为此,作为高职师生目前需要做到紧密结合学生心理健康以及体育学科教学,确保体育教学能成为培育同学们良好心态的重要媒介。具体而言,现阶段的高职体育教学应当着眼于如下的心理健康引导措施:

2.1、构建愉悦与轻松的体育课堂气氛

高职体育课能否体现愉悦与轻松的良好课堂氛围,其能够直接决定高职生在体育课上的参与热情,并且关系到同学们的心理健康培养。从本质上讲,高职生参与各类体育运动的根本目标就在于塑造健康的体魄,培育高职生善于协作以及顽强拼搏的良好品格。为了保证高职生对于体育运动能够产生浓厚的喜爱,那么高职体育教师以及高职学生需要做到共同创建体育课氛围,从而让高职生可以体会到浓厚的友爱氛围,运用更加放松的心理状态来参与体育锻炼。

例如,体育教师可以将多样的体育竞技活动融入课堂,并且引导高职生参与以上的竞技活动,发挥学生自身具备的体育竞技特长。高职生对于多样的体育竞技活动如果能够达到积极参与的效果,则可以感受浓厚的友爱气氛,自觉融入小组协作的氛围中。并且在高职的体育课上,教师还可以将趣味性的体育游戏穿插在体育课中,运用多样的体育游戏方式来增强高职体育课具备的吸引力,对于同学们内心承受的压力进行有效的舒缓。

2.2、运用多样的体育活动来吸引高职学生

多数高职学生都喜爱充满趣味性的高职体育课堂,因此教师需要运用灵活的方式来创建愉悦的体育课气氛,通过活跃体育课氛围的措施来拉近师生距离。在目前看来,很多高职生由于承受着较多的心理负担,高职生如果未能得到及时的指引,那么将会表现为失落、压抑与孤独的心态,此种现状亟待得到显著的缓解。具体在选择多样的体育活动时,作为体育教师对于全班学生有必要予以正确的指引,从而保证了高职生可以做到发自内心的喜爱体育活动,客观上达到心理负担减轻的效果。

例如在高职体育课上,师生可以共同设计并且参与篮球竞技活动。在此过程中,体育教师首先应当在全班的范围内划分篮球训练小组,要求各组的同学们展开相互之间的紧密配合,共同争取优良的篮球竞赛成绩。各组学生经过反复的摸索,对于投篮动作以及奔跑动作的基本要领可以达到透彻掌握的程度。在激烈的竞技氛围中,各组学生之间可以加深彼此的友谊,进而体会了团队协作的价值与意义,自觉摒弃了孤僻与冷漠的心理状态。

2.3、师生之间应当有效配合

很多高职生之所以表现为多样的心理困扰,其根源主要在于高职生无法真正做到融入群体,因此欠缺和谐的日常人际关系。为了帮助高职生构建友爱的人际关系,那么高职师生在体育课上应当确保有效进行配合,以此来拉近师生之间的课堂沟通距离,并且逐步引导高职生创建相互关爱、彼此尊重与信赖的优良人际关系。

具体在体育课上,教师针对体育锻炼涉及的基本动作要领应当予以全面讲解,并且耐心纠正同学们的体育动作误差。师生之间以及小组成员之间如果能够做到彼此关爱,则可以塑造更加轻松的体育课堂气氛,确保同学们拥有阳光与热情的心态。

2.4、选择适合于高职生的体育教学内容

高职体育课不仅包含基础性的体育大纲内容,此外还要包含各种有趣的体育训练活动。在此前提下,目前关于高职体育课在进行优化设计时,关键在于融入必要的心理疏导内容,教师应当引导高职生运用正确方式来实现良好的心态调整目标,并且对于沉重的心理压力予以必要的缓解。对于体能状况以及个性各不相同的高职生而言,教师应当为其选择差异性的体育授课内容,突显因材施教的高职体育授课目标。

高职生在参与体育锻炼以及舒缓身心压力时,应当能够始终保证自身的安全与健康。为此,教师在设置体育课的基本训练内容时需要考虑适当的体育锻炼强度,不宜选择强度过大并且带有较高风险性的体育锻炼项目。高职生对于各类的体育锻炼项目在进行训练时,教师都要予以实时性的监督,运用必要的保护措施来保障学生安全,避免高职生由于从事体育活动而遭受身体伤害。

3、探析具体的教学实践要点

3.1、激发高职生对于体育锻炼的兴趣

高职生对于各类的体育锻炼项目如果呈现出强烈的参与兴趣,则可以自觉参与教师设置的多种体育项目中。反之,高职生如果未能充分感受有趣的体育锻炼氛围,则会出现反感或者厌烦体育课的心态。因此在目前看来,引导高职生确立健康心态的关键就在于培育同学们的体育锻炼兴趣。

高职学生如果习惯于依赖教师的思维,那么将会陷入被动接受体育知识的思路,无法做到运用新颖的体育学习思维。为此,教师必须运用逐步引导的方式,调动同学们独立思索的兴趣与热情。具体在鼓励独立探索的体育课实践中,教师可以选择贴近真实日常生活的体育知识作为课前引导,进而让高职生迅速融入现有的体育课氛围。高职体育课应当是有趣的,而不是沉闷与枯燥的。反之,学生将会觉得体育课非常的无趣,甚至产生了反感体育课的心理状态。教师如果要引导同学们深入探求相应的体育知识,则必须借助有趣的方式与途径来呈现体育课的整个过程,确保体育课的氛围是生动与活跃的。

3.2、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大胆尝试

某些高职生由于惧怕失败,或者出于其他的心理困扰,因此在面对体育训练时通常都会选择退缩,不敢去进行自主的尝试。并且,多数高职生在体育课上都局限于模仿教师的体育动作要点,欠缺自觉创新的意识。作为体育教师而言,对于怀有惧怕心态的学生需要予以热情鼓励,肯定同学们目前所得的体育课堂成果。只有经过了反复尝试,学生才能拥有真正的体育课堂收获,锻炼坚韧的意志与心态。

对于高职体育而言,探究性学习的有效展开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与原有的体育课堂模式相比,探究式学习的着眼点在于教师运用积极的方式来引导学生,鼓励同学们运用独立尝试的方式来探求体育知识。在目前的现状下,对于体育课改思路的全面推行不能够缺少探究性学习模式用于提供支撑。学生针对体育知识如果要进行正确的探求,那么教师对其需要予以必要的课堂探究引导,并且运用有趣的方式来激活体育课的氛围。

教师对于体育如果能做到成功运用探究性的全新教学思路作为引导,那么基本思路应当落实于师生之间开展有效的体育课堂配合。运用探究性的体育学习以及体育教学方式可以消除沉闷的体育课氛围,确保同学们在体育课的整个过程中都能做到独立进行思索,并且能够融入小组学习的范围内,与其他组员展开紧密的协作。因此,针对体育教学推行探究性学习的举措符合了培育健康心理的宗旨,对于全过程的高职体育教学能够予以有效的引导。

3.3、注重高职生的体育课主体地位

高职学生本身承受着较为繁重的日常学业负担,导致很多高职学生对于体育课感觉到厌烦,并且无法感受到体育锻炼的乐趣。在高职的体育课堂中,学生应当占据主体的体育课堂地位,体育教师对于全过程的体育课堂都要予以全面的引导。依照心理疏导的思路与理念,教师有必要运用多样的措施与手段来调动同学们的热情,逐步指引高职生针对特定的体育训练问题予以深入的思索。在生动与活跃的体育课氛围中,学生将会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

为了增强同学们的体育锻炼热情,那么教师应当运用更为灵活的措施来推行心理健康引导的理念,进而对于学生目前承受的学习负担予以有效的减轻。具体在进行课堂减负的过程中,关键在于运用生活化的全新教学思路引导学生逐步进行深入的思索,培育高职生热爱体育锻炼的良好心态。主观能动性对于同学们学习体育知识具有重要的支撑意义,高职生在面对体育课时如果能够充满热情,那么对于体育知识即可做到自觉进行探索,而不是依赖教师讲授既定的知识。

4、结论

经过分析可见,全面开展体育教学对于培育高职生的健康心理具有明显的必要性。近些年以来,很多高职院校都在尝试运用心理引导的方式来开展高职体育教学,并且体现了优良的体育教学实效。在此前提下,高职院校针对高职生的心理健康应当能够给予更多重视,通过引进全新的体育教学模式以及强化师生协作等方式来有效引导高职学生,塑造学生的健康心理。

猜你喜欢
高职生体育锻炼体育课
高职生生涯适应力与求职主动性关系实证研究
感恩团体心理辅导在高职生感恩教育中的实证研究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当代女高职生婚恋观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体育课
如何引导高职生理解《三国演义》中的英雄情怀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