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新型高校形体教学模式构建探究

2020-12-30 09:37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年21期
关键词:形体理念教学模式

(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50)

引言

形体训练属于一项健身项目,其具有高雅、优美的特征,经过科学的形体训练,再结合舞蹈训练,辅之以相应的仪态、仪表训练,能够让学生形成端庄、雅致的体态和气质,同时也能让学生生活中不良仪态仪表得以纠正,让学生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1、以人为本理念的涵义

以人为本理念,最早出自《管子》中,以人为本理念,从广义角度来讲,就是要求把人类生存作为一切活动的根本。在今天,以人为本理念属于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的人,是具有独立思想、独立行为的一种高级生物。以人为本理念在各个领域中都可以进行运用,在如今的教育教学领域,该理念仍有很大的价值和作用。教育教学对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深远而持久的意义,因而以人为本理念在教学中的渗透就显得尤为必要。

在教学中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教师需要把握以下几项原则:其一,重视学生的需求;其二,以鼓励学生为主;其三,注意对比学生的培养;其四,教学设计围绕学生展开。这几项原则体现了一个要求:所有的教学活动,都需要充分围绕学生这一课堂主体而展开。以人为本理念,在如今的高校形体教学中,仍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它对高校形体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充分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发展学生、提高学生。

2、当前高校形体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2.1、教师的专业水平有待提升

在形体教学中,对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很高。只有教师具备专业而高超的教学水平,才能更好地开展形体教学活动。但在当前的高校形体教学中,仍有一些教师的专业水平比较低下,这就严重制约着教学效果的提升。部分学校由于师资力量薄弱,缺乏专业的形体课程教师,就会由一些非科班出生教师担任形体教师。由于教师的专业性难以得到保障,就会严重影响到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教学活动会出现一定的问题,课程安排会出现不合理的现象,最终的形体教学也就很难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另外,专业师资力量不足,会制约着形体教学的实际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教师往往会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在通过肢体示范、口头讲解后,便让学生进行练习。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发挥,只是被动地跟着教师去学习。

2.2、学生对形体训练缺乏正确的认识

当前阶段,仍有不少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形体教学,对形体教学存在一定的误解,而且重视程度也有待提升。部分大学生甚至根本不了解形体教学,连最基本的形体概念、形体分类都所知甚少,这样的基础上,就更谈不上重视形体教学了。学生很难清楚地认识到形体教学对个人的重要作用,尤其是身体健康、综合素质的提升作用,学生更是常常意识不到。由于学生对形体训练认识不充分,就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训练积极性,训练热情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这样也会使得形体教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在高校教学中,形体课大多会作为一门选修课,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门课程的教学对象,一般是非舞蹈专业的学生。而且该课程多需要在室内进行,一堂课的人数十分有限,这就制约着选修课的学生数量。加之传统观念的影响,选择形体课程的学生多为女生,即便有个别男生选择了该课程,最终也很难一同进行授课,课程男女比例失衡,已经成了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

2.3、教学评价方法较为单一,学生的实践能力不佳

教师在教学中,也忽视了理论和实际的有机结合,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得到很好地发挥,实践能力也不能得到锻炼,学生就会逐渐失去形体训练的热情。舞蹈形体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不同于其他的课程,也有别于专业的舞蹈课程。因而并没有专业的教学依据可供参考,形体教学并未形成统一的标准。

因此,不同教师的授课方式、授课习惯都有很大的区别,大多数教师往往会根据自身喜好或学生需求来进行授课,综合培养学生的形体素养。但很多教师总是会将其作为一门专业课对待,过于强调学生的舞蹈能力,并以此作为衡量学生的标准,但学生的自身条件不尽相同,因而课堂表现也就有一定差异。形体课程属于素质教育,教师一味要求学生的专业性,显然就与素质教育培养人才的要求相悖。

3、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新型高校形体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

3.1、革新教学观念,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以往的形体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形式,比较注重教学内容的传授,这种教学观念下,学生的个性往往就很难得到发展。而人本理念更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也就是说,教学活动的中心要由先前的教师,转变为学生,实现师生角色的互换。这种观念的革新,是新型高校形体教学模式构建的关键内容。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能够发挥学生的主管能动性,学生的创造能力也能得到激发,这种形体教学就属于一种启发式教学。

在渗透人本理念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就要对原先的教学观念进行更新。教师可以充分了解“民意”,掌握学生的学习诉求,在积极从先进的形体教学案例中汲取养分,对原先传统的教学观念进行革新,调整并优化教学模式,以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在形体训练教学内容上,教师可以积极挖掘教学内容中的人本理念,如形体训练的涵义、术语、健康、审美情趣等方面,从而让学生达到形体美、心灵美的统一,这才是形体教学课程的理想教学效果。

3.2、借助人本理念,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形体训练观念

当代大学生多是“00后”,大学期间正值他们的大好年华,学生会更在意形态美,对自身的外在形象有一定的要求。这正是体现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的道理。而形体训练作为一种教学内容,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教师在教授学生形体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引导学生在追求外在形体美的同时,提升自身的内在美。只有这样,形体教学才能真正发挥其育人功能。因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渗透人本理念的同时,要注意对学生进行美学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自觉养成“内外兼修”的意识,重视形体外在美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内在涵养,兼顾体态美、动作美、语言美、表情美,这才能是具有内涵的形体美。

与此同时,教师还要积极引导学生去创造美,在形体课上注意呈现自我表现力。舞蹈的基础练习是形态美的主要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体态美、气质美。教师在进行授课时,要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让学生对形体教学形成正确的认识,强化对美的认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并能将这些应用于自身的形体训练中,积极在课堂上表现真实的自我,增强自信,展现自身的形体美。

3.3、应用人本理念,创新教学评价的方式

基于以人为本理念,教师需要对教学评价进行革新。无论是日常的考核,还是学期末的教学评价,都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灵活、多元的评价方式,符合学生的心理诉求,综合考评学生的训练情况,这样才符合以人为本理念的要求。教师可以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如能力、喜好、体质等状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考试方式,从而让学生以轻松、愉悦的心态去学习,缓解考试给学生带来的压力和焦虑,这就是形体教学的人性化体现。

通常情况下,教师会按照学生最终的现场舞蹈组合表现,来给出学生的期末成绩。这种考核方式虽然具有一定的公平性,但由于形体教学内容比较丰富,而且呈现碎片化特征,这样考核中就有结合笔试形式,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这样学生的形体训练才会更加扎实。笔试部分的考核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写心得”的形式完成,这其实也是对学习效果的一种反馈和巩固。在实践部分的考核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创作,现场即兴发挥,这种形式更能考核学生的实际形体能力。考试形式的多元化,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能从多方位展现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就是对人本理念的一种渗透。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新型形体教学模式构建中渗透的必要性不言而喻。广大高校形体美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人本理念的对教学的指导作用,在教学中不断渗透人本理念。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革新教学观念,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借助人本理念,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形体训练观念。应用人本理念,创新教学评价的方式。只有这样,高校的形体教学才能培养出内外兼修的高素质人才,真正发挥形体教学的育人功能。

猜你喜欢
形体理念教学模式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入
浅谈形体训练在声乐表演中的作用
论戏曲表演形体设计的变化与统一法则
基础版几何形体变化在服装创意立裁中的应用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