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师范专业认证理念下的贵州高校健美操专选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2020-12-30 09:37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年21期
关键词:师范类导向理念

(贵州师范大学 贵州 贵阳 550001)

教育部于2017年10月正式颁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随后出台了《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指南》,明确了认证的指导思想、认证理念、认证原则和认证体系等相关要求,以此来作为我国高校师范类专业发展及人才培养质量达标和卓越发展的重要依据。时至2020年全国范围的高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全面铺开,也意味着我国高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将从理论探索走向实践。随着认证办法对教师教育培养理念和标准的更新,与之紧密相关的教师教育课程类也随之会进行改革,则课程体系的重新审视也成为必要。健美操专项课程作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其教育理念、课程人才培养目标等是否与市场健美操人才快速多元化的变化需求相适应?因此,师范专业认证理念下重新审视贵州高校体育专业健美操专选课程体系,有利于健美操师范生人才培养质量更趋达标和卓越化。

1、师范类专业认证理念

师范类专业认证的基本理念强调“学生中心、产出导向和持续改进”,主要考察的是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达成情况,核心是师范生毕业时所具备的知识、能力和水平等综合素质达到标准要求,目的是推动师范类专业注重内涵建设,从源头上改善师范生人才培养质量。其中课程则是实施人才培养的载体,同样要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组织课程和实施教学,并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产出导向,对照学生核心能力素质要求,评价学生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对教学进行全方位、全过程评价,持续提升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2、基于师范专业认证的贵州高校健美操专项课程问题反思

2.1、现阶段健美操课程大纲理念未能与专业认证理念与时俱进

师范类专业认证以“学生中学,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为理念,其中“产出导向”则是聚焦健美操师范生受教育后“学到了什么”和“能做什么”,强调明确学习产出标准,对接健美操人才社会需求。反观当前高校健美操专选课程人才培养,更多的立足于师资、场地自身硬件和软件设施等条件而不是面向人才需求进行持续改进。随着新时期教育部政策文件出台的标准与提出的“学生中心、产出导向”的理念来看,目前的健美操课程大纲仍然未及时更新,培养目标仍存在重课堂技术轻社会运用实践的成果导向,大纲涉及的创新能力,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实践环节薄弱,与当前多元化操舞技术教学能力、创编能力、赛事组织能力和自主化发展的创新能力人才培养还存在差距。

2.2、现有健美操课程内容体系未能很好满足社会需求导向

从调查的高校健美操专项课程所设计的教学内容体系看,健美操专选课程内容主要以《大众锻炼标准》和有氧健身操舞为主,涉及啦啦操、街舞、民族健身操舞等新兴项目内容较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高校健美操师范生人才培养未能很好满足基础教育 “一操”多元化专业师资需求导向,也不能很好满足当前多才多艺的大学生个性化需求,加之健美操与音乐、舞蹈的密不可分性,相关的乐理常识,舞蹈鉴赏、民族文化、舞蹈技术等辐射领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也未曾列入,这与健美操人才市场所需创编创新能力、多元化操舞技能、执裁能力等“全能型”多样化能力不相匹配。

2.3、固有教学模式和方法创新性欠佳,“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不凸显

目前健美操课程常用的教学模式及方法主要还是以固定的教室为中心的课堂和教师“教”、学生 “学”的模式上,学生深度参与和实践能力锻炼少。课堂教学主要采用“三步曲”形式:第一步,教师示范给学生看;第二步,教师带着学生做;第三步,教师看着学生做。整个教学课堂在信息化时代下与信息化科技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教学转换等教学方法很少涉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不突出。

2.4、考核机制终结性评价为主,存在一定主观意识

当前贵州省健美操专选课程的考核主要包括技术考核、理论考试和平时成绩三部分组成,部分学校如贵州师范大学实施“考教分离”,考核形式相对公平和细致,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学生的综合能力。但具体考评指标未成体系,导致技术考核一定程度上由教师主观印象打分,注重学生的技术动作和竞技结果成绩的总结性评价。平时成绩主要考察学生迟到、旷课等量化指标进行,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课堂表现、技术提高幅度、创编创新能力、艺术鉴赏力和健美操实习实践等能力提升评价很少涉及,以“学生为中心”的因材施教考评过程性评价欠缺。

3、基于师范专业认证理念的健美操专选课程体系改革措施

3.1、健美操专选课程理念及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

依据《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提出的“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定位,根据专业认证对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认证的三个等级,按“课程与教学”维度,重点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的要求为标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遵循学习产出成果为导向。健美操专项课程以基础教育体育师资人才需要和健身行业操舞人才需求导向,反向设计健美操专项课程培养目标,正向实施教学过程,创新教学模式和完善评价机制,以期提高达到健美操教学学习成果要求和社会需求的人才质量,实现课堂校内循环与校外人才需求的校外循环得以持续改进。

师范专业认证以学习成果导向为产出,以学生的健美操技能能力培养、理论与实践知识学习和专业素养的提高为培养目标,结合本校对体育人才的培养目标,考虑到健美操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和作用,进一步明确健美操专项课程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领操能力、创编能力、教学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为培养核心能力,支撑师范专业认证理念的学生成果要求。

3.2、优化健美操专选课程内容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转变

以健美操人才需求为导向反向设计培养目标,以目标和产出导向决定健美操核心知识内容体系。根据师范专业认证标准《课程与教学》模块中“课程内容应结合学生学习所需及时更新以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的多样性课程文化”要求,以“健美操课程目标选定课程内容,课程内容达成课程目标”的思维,以培养“理论厚基础、技术专业、实践过硬、突出能力和提升文化”为核心素养的指向,将体现特色的民族文化元素健身操、街舞、花球啦啦操、有氧舞蹈等内容引入健美操课程,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层次和年级学期设计不同难度系数的健美操课程内容体系,使当前健美操课程由单一的健美操技术向具有时代性、多元性、民族文化特点的操舞类方向转变,以便更好地顺应社会时代所需。

3.3、健美操专选课程OBE教学模式设计

OBE教学模式关注的是学生学习之后的学习产出的能力,学生在学习之后获得了什么,学习得到的成果是否能够帮助学生获得成功,即把学生的学习成果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并以此来组织教学,进行课程教学设计。OBE教学模式的设计考虑四个方面,健美操人才需求与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与具体教学内容的关联性关系。同时更多强调创新思维研究型教学,不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教学是教与学的有机结合,如何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是教学艺术的完美体现。

OBE教学模式要求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讲究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 突出“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有效学习”为探索目标,健美操教学方法除了常规的讲解与示范、提示与重复教学法外,更多选用当前国内外流行的健身操教学中“金字塔法、线性法、渐进法、叠加法”进行多元化教学,使教学方法能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深度参与性,理论知识与实践技术有机统一,学生学习获得与技术应用相结合。教学手段结合信息化时代教学工具,以PPT教学为主,借助视频、动画、演示等 手段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4、健美操专选课程形成多种评价并重机制

师范专业认证理念的健美操专选课程考核与评价,不是简单的对理论知识的记忆进行考核和评价,是学生健美操技术技能的提高、教学实践能力的获得以及对健美操基础知识更深层次的理解、升华和运用。考核评价的目的在于改善教学质量,使所有学生的学习都能获得进步。健美操课程的评价应采用多种方式评价,应由定量性、绝对性评价变为定量、定性相结合、绝对性和相对性相结合,过程性与结果性相结合。将健美操课程的考核评价由注重学生技术动作和竞技结果转为跟踪学生学习态度、技能提高幅度、个性创编创新能力、艺术鉴赏力和实习实践能力等评价,再根据跟踪评价提出改进措施,最后根据改进幅度的反馈进行结果性评价,形成持续改进的评级机制。

4、结语

基于师范专业认证“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的高校体育专业健美操专项课程,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反向设计健美操课程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正向实施教学过程。以课程目标为导向,完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注重教学过程的持续改进。师范专业认证理念在健美操专项课程中的教学改革,促使教师树立了新时期教育观,实现“教为主”向“在于学”的转变,适应当今教育前沿理念。健美操专选课程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学生学习成果的获得上,很大程度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领操能力、创编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全面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和综合素质能力,打破了传统健美操选项课教学中以教师为导向的教育模式,它更关注学生通过学习之后所能达到什么样的成果,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更加符合注重技术能力,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发展的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改善学生就业质量,更加适应新时期健美操教育人才的社会需求。

猜你喜欢
师范类导向理念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教师资格证国考背景下师范类专科体育教学优化研究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入
“偏向”不是好导向
基于需求导向的航天青年成长建议与实践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师范类专业将实行三级监测认证
犬只导向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