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锦纹样在针织毛衫服装中的创新运用

2020-12-30 11:03王茹其蒋晓文西安工程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
时尚设计与工程 2020年4期
关键词:毛衫针织纹样

王茹其,蒋晓文 西安工程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

鲁锦历史悠久,是鲁西南独有的民间纺织品。鲁锦纹样色彩艳丽、构图规律,展现了齐鲁地域独特的民俗文化。毛衫是应用及穿着广泛的一类纺织服饰品类。本文以鲁绣纹样的艺术特征作为契入点,探讨鲁锦在现代针织毛衫设计中的应用方法,站在当下重新审视鲁锦文化,实现鲁锦文化符号的设计再生。

1 鲁锦

鲁锦是山东独有的民间提花纺织品,具有浓郁的乡土文化特质,是鲁西南地区的珍宝,主要分布在山东菏泽及济宁等地区。鲁西南的农家女子以手工染纺的彩色棉线作经纬纱,运用经纬相交、通经断纬的原理,在土织布机上织造,形成复杂而精美的鲁锦。因其精工细作,花色品种繁多,如云似霞、似锦似绣,而被誉为“鲁西南民间织锦”,简称“鲁锦”,当地人又俗称“老粗布”、“土花布”、“花格子布”等[1]。2006年鲁锦被山东省列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又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鲁锦是黄河文化孕育的产物,具有鲜明的鲁西南地域文化特色,当地的人民将日常生活中的常见景物及所见所闻赋予一种吉祥化的意愿,并通过凝练化的表达以几何抽象图案的形式表现出来,最终形成了精致、古雅的民俗织物。

鲁锦织造技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不仅仅是一种生产,更是一种表达个性与智慧的艺术创作。然而受到现代工业、生产生活方式的冲击,鲁锦这一中国传统手工艺面临着继续发展的难题:手工技法消失、手工艺人短缺、生产效率低下、开发应用不充分等。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文化遗产生态性保护的重视,民间各界也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开发、创新意识[2]。作为山东重要的工艺美术形式,如何结合当代背景,将鲁锦与现代设计相融合,实现鲁锦的传承与创新,正是需要探索的课题。服装是纹样的重要载体,纹样也能装饰服装。针织毛衫作为服装重要的分支类别,组织结构的不同使得它与梭织面料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特征。然而其纹样设计受西方文化影响效果。将中国传统纹样引入针织毛衫设计中,一方面丰富针织毛衫设计类别,另一方面使今后的毛衫设计兼具传承与创新的双重价值。因此本文以鲁绣纹样的艺术特征作为契入点,探讨鲁锦在现代针织毛衫设计中的应用方法,站在当下重新审视鲁锦文化,实现鲁锦文化符号的设计再生。

2 鲁锦纹样的艺术解析

2.1 主要纹样

鲁锦最具特色的当属纹样。鲁锦纹样图案丰富,22种基本的色线,能织出1 990余种纹样。前后呼应,疏密得当,曲直有度,形成特有的节奏感和韵律美。鲁锦纹样可以分成常规纹样(条纹、方格纹)及8 种特色纹样(芝麻花纹、水纹、合斗纹、枣花纹、斗纹、鹅眼纹、狗牙纹、猫蹄纹)。其他纹样大部分是由这些基础纹样及特色纹样演变而来。

2.1.1 常规纹样

鲁锦图案中最简单的纹样,出现时间早。多为两匹缯,一般以简单的线条构成基础性图案,平纹、斜纹及方格纹居多。

2.1.2 特色纹样

相较常规纹样出现时间稍晚,但在鲁锦里出现次数多,且图案变化多样。特色纹样多为对日常事物抽象化处理所形成的图案。这些图案的创作灵感多来自于乡村中的日常事物,被鲁南的农村妇女们以抽象的表现形式展现于鲁锦上,借此来表达情感,展现愿景。中国的古典纹样多有“有纹必有意”的特点,鲁锦同样如此。“合斗”及“斗”纹样作为鲁锦织造纹样中独具风格又典型的代表,更是被给予了深厚的寓意。“斗”在中国古代是一种量具,用来计算粮食产量。小农经济下,受限于生产方式和气候条件等,粮食产量不足或不稳定,斗纹、合斗纹表现了当时农民对每年五谷丰收的渴望。又比如鲁锦技艺纹样中的芝麻花纹,取自芝麻花的外形特征,芝麻又有“芝麻开花节节高”的说法,将其赠与仕途之人,是希望其如同这芝麻一样,节节攀升;送给孩童则是希望小孩快快长高,平平安安。

2.2 构图特点

鲁锦图案千变万化,但其构图特点鲜明,给人一种强烈的连续性、秩序性与规律性。鲁锦图案的构图元素多为简单的几何造型,以点、线、面的形式组成单个或多个几何图案元素,之后再通过上下左右之间的重复、间隔、比例、对称、平行、对比等关系,以一种连续性(多为二方连续及四方连续)的构图形式,[3]展现了极富韵味的织物。整体鲁锦纹样疏密有致,排列规律,呈现极强的结构性,具有一种协调、有序的艺术感。

一匹完整的鲁锦通常有主纹和副纹的区别。主纹,顾名思义,指占据鲁锦视觉中心的纹样。副纹多为衬托主纹的装饰纹样。鲁锦的主要纹样既可以单独成一卷织物,也可主副纹相互配合,相互衬托,展现鲁锦的寓意美、结构美。

2.3 配色特点

鲁锦的用色也是鲁锦纹样的一大特点。鲁锦图案配色方式最初因技术限制为单色设色,后出现双色设色及多色设色。鲁锦在色彩的运用方面大胆又讲究,它是传统手工艺人常年累月的实践总结。鲁锦色彩搭配的总体特点是多采用对比强烈的配色风格,同时追求色彩比例均衡协调、整体视觉效果的和谐统一[4]。

鲁锦配色的对比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1)色相对比。鲁锦的色彩多为互补色、对比色,比如红与绿、黄与蓝等。这种对比关系富有强烈的视觉感染力,整体风格偏向浓烈艳丽;2)明度纯度对比。受当地民俗及儒学的影响,多采用色彩饱和、高纯度、高明度的颜色;3)冷暖色对比。鲁锦图案中,暖色调常用色彩有大红、玫红、枣红、紫色、暖黄、棕色等;冷色调常用色彩有宝蓝、湖蓝、黄色、草绿等。不同冷暖色调的对比运用,让色彩矛盾又不失协调。

鲁锦的配色注重色彩的调和平衡关系。在多色相、高明度、高纯度色彩中辅之少量中、低明度的色彩,降低了颜色过于艳丽、饱和带来的视觉“冲击感”。而穿插黑或白无彩色线的运用,明确了色块的边界,营造了层次分明的视觉效果。同时鲁锦还讲究不同配色之间的面积及比例配置关系,更是均衡了纹样的统一关系。

3 针织毛衫中的创新应用

鲁锦纹样极具活力与感染力,当下设计既追求个性,又探索传统工艺与现代美术的结合。本文将鲁锦织造纹样质朴与灵动的基因从织物中凝练出来,结合针织服装表现方式,讨论鲁锦图案在针织毛衫上的创新应用。

3.1 图案装饰表达

将鲁南鲁锦织造技艺所形成的图案进行整合归纳,对鲁锦的视觉进行分析,得到鲁锦特色图案构成规律:以基础纹样与八种特色纹样为基本单位进行组合、变化,图案呈现几何元素形式,布局多以连续性构图为主,纹样极具秩序性、节奏韵律感强;鲁锦的设色规律:颜色种类多为四种以上,多以纯度高的对比色,图案整体明度高,注重色彩的调和。针对鲁锦独特的视觉要素,形成针织毛衫独特的呈现方式。

3.1.1 鲁锦图案的直接应用

鲁锦图案作为传统手工技艺来源于生活,其图案寄予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传统的鲁锦图案布局饱满、纹样生动、有自己的布局规律及固定的形象或意义,故直接应用在现代针织毛衫设计中是最简便的应用方法。针织毛衫通过针法的变化,形成丰富的组织花型,最终不同的组织形成了千变万化的外观和肌理效果。传统鲁锦纹样极具地域特色,将鲁锦图案中的几何纹样以图形形式进行提炼,同时结合针织编织技法,巧妙地将鲁锦纹样作为针织组织面料的主要纹样,以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表现,丰富现代毛衫设计。

3.1.2 图案排列布局

鲁锦图案在构图上左右对称,上下呼应,多呈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的重复性排列。因此在图案的创新表达上还能以不规整的图案排列形式应用于毛衫,既可以增强图案的趣味性,打破鲁锦纹样所带来的秩序感,同时还可在视觉上呈现出特殊的不规则美。在应用部位上也可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整体图案运用或局部部位(包括局部、边缘、分割线)的装饰。局部装饰时可依据点、线、面的呈现特征,将鲁锦的几何图案元素解构并合理安排装饰的位置[5]。

3.2 色彩的解构表达

针织服饰的整体颜色要求和谐,而在鲁锦织造过程中,至少会采用四种以上色彩,鲁锦图案色彩艳丽有张力、热烈又鲜明,却不完全适用于现代针织毛衫设计。针对鲁锦色彩特点,可以采用2种解构方式进行处理:1是依据毛衫设计需求,将鲁锦色调拆分并简化,然后按照现代色彩的配置风格,设计出或清新、或高雅、或撞色、或古典、或浓郁的风格,应用在针织毛衫的设计中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注重针织整体用色搭配或与局部的和谐性搭配。2是降低鲁锦中的高明度,高纯色彩,使鲁锦中的“艳丽”设色观念转变为“低调”的色彩对比关系,形成弱对比的统调。在进行色彩解构时,既要融入现代流行色彩风格,又要保留鲁锦原有的色彩核心特质[6]。

3.3 装饰手法的创新表达

鲁锦图案富有鲜明的特色,在与针织毛衫进行设计融合时,可充分考虑装饰手法的创新。可以将图案与拼贴、镶嵌、刺绣、钉珠、钉补等各种装饰工艺手段进行组合来创新设计,丰富针织服装图案的层次感和肌理变化效果[7]。甚至可从二维的平面化表达向立体造型变化,展现当代针织服装外观形态设计与传统美术形式再创新的构造性。

4 结语

鲁锦织物图案具有较强的审美特点与地域性特征。传统的鲁锦工艺形式和产品形式不能广泛适用于现代生活,将其进行挖掘分析并跨界应用于针织毛衫设计领域,不应拘泥于鲁锦图案原有的艺术特色。因此,对于鲁锦图案纹样的应用创新设计,应以现代服饰设计风格为基础,提取鲁锦图案的核心符号特征进行解构与转译。针织毛衫作为较为广泛的穿着类别,以鲁锦作为时尚毛衫设计的基调装饰,被赋予了特定的民俗寓意情感,在增强传统艺术生命力的同时,跨界设计也能拓展毛衫设计人员的设计思路,丰富毛衫的设计方法。

猜你喜欢
毛衫针织纹样
优雅针织柔情秋意
蒙古族图饰纹样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瓷上莲 历代瓷器上的莲花纹样
会隐身的针织迷彩
针织与纱线
《2020年杭州亚运会纹样设计》
海阳毛衫以创意设计助力产业转型
毛衫革命
纱线与针织
剪纸纹样的再创设计在毛衫花型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