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剖宫产切口妊娠的临床价值

2020-12-30 08:07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31期
关键词:后叶素清宫垂体

(大连市妇幼保健院,辽宁 大连 116021)

剖宫产切口妊娠为剖宫产术后相对常见并发症,临床上指胚胎着床部位位于上次剖宫产切口瘢痕处[1]。随着医学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剖宫产已经成为终止妊娠的最常见方法之一,尤其随着近年国家二胎政策的开放,高龄及病理妊娠显著增多[2],剖宫产率明显增高,随之而来的剖宫产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亦明显增多,是产科医师急需解决的难题[3]。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一旦未及时获得有效治疗与积极措施,将发生子宫破裂、大出血风险,严重者将需要通过子宫切除以挽救患者生命,对直接威胁患者生命安全,降低患者生活质量[4]。临床治疗方式较多,对广大育龄期妇女造成极大威胁。以往针对剖宫产术后妊娠多以药物保守治疗,另外清宫术亦在本病的治疗中表现出一定价值,但单纯清宫术出血多、术后恢复慢,对患者造成较大影响[5]。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有学者在宫腔镜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治疗,取得一定效果,从而证明其可行性[6]。为更好的探讨剖宫产切口妊娠的治疗效果,本研究主要探讨剖宫产切口妊娠采用宫腔镜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的临床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患者50例。诊断上有患者临床症状及B超检查确诊。纳入标准:年龄20~35岁,诊断上均符合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诊断标准,且资料齐全,同时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合并恶性肿瘤者、精神疾病者、妊娠期其他并发症者、对使用药物过敏者、妊娠期高血压者、拒绝实施宫腔镜治疗者。按照实施的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25例。观察组:年龄20~35岁,平均(29.2±1.4)岁;距离前次剖宫产时间2~11年,平均(4.1±0.2)年;孕周6~10周,平均(8.3±0.2)周。对照组:年龄20~35岁,平均(29.3±1.5)岁;距离前次剖宫产时间2~12年,平均(4.2±0.3)年;孕周6~10周,平均(8.2±0.3)周。两组年龄、距离前次剖宫产时间及孕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入组者均在静脉全身麻醉喉罩置入下完成手术,其中对照组实施双侧子宫动脉介入栓塞并清宫治疗,先对确诊患者实施双侧子宫动脉介入栓塞处理,与右侧股动脉置管达到髂内动脉与子宫动脉部位,置入明胶海绵颗粒进行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并在选择性双侧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治疗术后48 h实施宫腔镜下清宫术。观察组则实施垂体后叶素注射联合宫腔镜下清宫治疗,先实施宫腔镜镜检,并在置入宫腔镜镜头至阴道前穹隆与子宫颈体交界处时,注射稀释为10 mL的垂体后叶素6 U,随后进行宫腔镜引导下清宫术,明确子宫切口瘢痕处无妊娠物残留后退出宫腔镜。

1.3 观察指标 对所有入组者随访1年,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干预前后两组炎性因子相关指标、术后功能正常妊娠情况。

1.4 评定标准 血β-HCG:0~5 mIU/mL;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10 mg/L);自然妊娠通过随访1年,在未避孕前提下排除其他辅助生殖技术后出现的妊娠,并通过超声检查确诊宫内妊娠者。

1.5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0.0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手术出血少于对照组(P<0.05),血β-HCG正常时间和术后月经复潮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s)

2.2 干预前后两组hs-CRP水平比较 干预前两组炎性因子hs-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炎性因子hs-CRP水平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干预前后两组hs-CRP水平比较(ng/mL,±s)

表2 干预前后两组hs-CRP水平比较(ng/mL,±s)

2.3 两组术后功能正常妊娠情况比较 观察组宫内正常妊娠比例达到6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

表3 两组术后功能正常妊娠情况比较[n(%)]

3 讨 论

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临床上主要指胚胎种植于前次剖宫产瘢痕部位,属于相对罕见剖宫产术后远期并发症[7]。随着我国二胎政策的全面开放,剖宫产率显著增高,随之而来的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发生率亦呈上升趋势[8]。本病诊断行首选盆腔超声检查及磁共振检查。本病一旦处理不当,将导致大出血、胎盘植入甚至子宫破裂危及生命,治疗上尽可能的保留患者的生育能力[9],治疗方法包括普通清宫术、药物流产后清宫、宫腔镜下病灶清除甚至腹腔镜或开腹治疗等。但各种方法各有利弊,目前临床主要方式仍是宫腔镜治疗[10]。

本研究对照组实施双侧子宫动脉栓塞联合宫腔镜治疗,观察组实施垂体后叶素联合宫腔镜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发现,观察组手术出血少于对照组,血β-HCG正常时间和术后月经复潮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提示针对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实施垂体后叶素联合宫腔镜,患者手术出血显著减少,且术后内分泌功能恢复较快。另外针对干预前后两组炎性因子相关指标比较发现,干预后观察组炎性因子hs-CRP水平显著低于干预前及干预后对照组。提示针对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实施垂体后叶素联合宫腔镜,可有效降低患者机体炎性反应,促进术后恢复。在两组术后功能正常妊娠情况方面发现,观察组宫内正常妊娠比例达到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提示针对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实施垂体后叶素联合宫腔镜,有利于术后再妊娠的发生。

本研究实施的清宫术具有操作简单、易推广、费用低廉、损伤小等优点[11]。但对照组联合使用的双侧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治疗,可对患者术后卵巢功能、子宫内膜血液供应等均有一定影响[12],存在术后宫腔粘连、血栓形成、遗留神经病理性疼痛等并发症[13]。故观察组改用垂体后叶素,其具有较强的水溶性,兼具缩宫素与血管加压素联合活性[14],在有效强烈的收缩子宫肌群同时[15],对子宫血供的小动脉及毛细血管亦有明显的收缩作用[16]。临床用于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局部给药后具有起效迅速[17],不良反应少,不影响患者内分泌功能[18],降低机体炎性反应等优点。

综上所述,针对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实施垂体后叶素联合宫腔镜,操作简单,对患者内分泌影响小,显著减轻炎性反应,促进术后再妊娠。

猜你喜欢
后叶素清宫垂体
清宫大戏《铁旗阵》改编考述
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应用垂体后叶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的临床分析
注射用奥美拉唑钠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
原发性肉芽肿性垂体炎误诊为垂体腺瘤1例
垂体后叶素对咯血患者血钠水平的影响及相关不良反应的分析
侵袭性垂体腺瘤中lncRNA-mRNA的共表达网络
垂体后叶素对咯血患者内分泌影响的临床分析
宫腔镜下清宫术与常规清宫术治疗人工流产不全的临床效果
清宫饽饽桌
成人垂体柄重复畸形合并拉特克裂囊肿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