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应激对策在治疗慢性盆腔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0-12-30 08:07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31期
关键词:护患盆腔炎复发率

(鞍山市双山医院,辽宁 鞍山 114031)

慢性盆腔炎为女性常见病,多由免疫低下、衣原体感染、妇科手术等因素所致,患者症状以盆腔疼痛、月经异常等为主[1]。发病后,如未及早治疗,易诱发不孕,对女性的生活造成不良影响[2]。但治疗期间,如护理不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往往难以缓解[3]。有研究指出,实施心理应激对策,可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有助于改善预后[4]。基于此,本文观察心理应激对策在治疗慢性盆腔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均于鞍山市双山医院接受治疗,时间为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8,实施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48,应用心理应激对策)。观察组48例患者中,年龄24~45岁,平均(36.91±7.15)岁,病程3~10个月,平均(6.80±2.32)个月。对照组48例患者中,年龄23~46岁,评价(38.45±8.90)岁,病程2~10个月,平均(6.97±1.82)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具有可比性(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已确诊为慢性盆腔炎。②均伴有负面情绪。③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生殖系统重大疾病。②恶性肿瘤。③药物使用禁忌证。

1.3 方法

1.3.1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妇科千金片(株洲千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43020027,每次6片,每日3次,口服)+0.3%左氧氟沙星注射液100 mL(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白云山制药总厂,国药准字H20057797,每日2次,静脉注射)+0.5%甲硝唑注射液100 mL(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3023432,每日2次,静脉注射)治疗。14 d为1疗程,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

1.3.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病情观察、按时给药、健康教育等。观察组应用心理应激对策,旨在减轻心理应激反应,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增强治疗信心。①健康宣教:健康知识匮乏是导致慢性盆腔炎患者产生心理应激反应的主要原因。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纠正其错误认识,使其能够以正确的心态面对疾病,积极治疗疾病,达到减轻病情的目的。针对慢性盆腔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包括“慢性盆腔炎病因”、“疾病的预防方法”、“现有治疗方法”、“预后情况”、“自我干预方法”、“治疗费用”等。重点向患者宣传自我干预方法,从“饮食”、“个人卫生”、“日常生活”、“用药”、“心理调节”等方面出发,使患者的生活逐渐步入正轨,减轻疾病对生活带来的影响,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②环境: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住院环境对患者的心态可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环境干预,使其心理应激反应得以减轻。护理人员应每日为患者打扫病房,如患者接受,可为其播放轻音乐。病房内可适当摆放绿色植物,以改善患者的心态。如患者渴望与他人交流,应适当增加病房患者人数,有助于患者间相互交流自我心理干预的经验,以减轻心理应激反应。如患者渴望安静,则应减少病房人数。③护患沟通: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沟通,充分表达对患者的同情与理解,使患者感受到被接纳,向患者进行自我介绍,拉近护患距离。当患者发生心理应激反应时,护理人员应鼓励其通过哭泣、倾诉等方式进行发泄,通过拉住患者的手等方式,使患者感受到温暖与安全,减轻负面情绪。慢性盆腔炎患者产生心理应激反应的原因,与其担心疾病难以治愈、担心疾病对家庭、生育造成影响有关。护理人员需对患者进行安慰,为其介绍成功病例,增强其治疗信心。④放松训练:针对心理应激反应严重者,护理人员可将其带至安静、温暖的房间,边为其播放轻音乐,边指导患者自头部开始逐渐放松肌肉,使其逐渐平静下来,减轻心理应激反应。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包括SAS、SDS评分2项指标)及生活状况(采用SF-36量表评价)、护理效果(包括自我护理知识得分、依从性、复发率3项指标)、患者满意度。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n(%)]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s)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的心理状态 观察组护理后SAS(21.5±1.7)分、SDS(23.0±1.5)分、SF-36(91.4±3.3)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护理效果对比 观察组护理知识(85.5±4.4)分、依从性93.8%(45/48)、复发率6.3%(3/48)。对照组护理知识(76.6±2.0)分、依从性79.2%(38/48)、复发率16.7%(8/48)。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患者满意度 观察组教育、环境、护患沟通、放松训练满意度分别为97.9%、93.8%、93.8%及95.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分,±s)

表1 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分,±s)

表2 两组患者满意度[n(%)]

3 讨 论

治疗慢性盆腔炎期间,导致患者产生负面情绪的原因,与其健康知识匮乏、护理人员的忽视、住院环境质量差等因素有关[5-8]。针对慢性盆腔炎患者实施的常规护理方法,内容单一缺陷,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不被重视,心态较差,依从性缺乏,疾病复发率高,患者预后有待改善[9]。本研究发现,实施常规护理后,患者SAS(38.6±2.9)分、SDS(34.5±1.8)分、SF-36(72.8±4.6)分,患者心理状态与治疗前有所改善,但幅度较小。本组患者护理知识(76.6±2.0)分、依从性79.2%(38/48)、复发率16.7%(8/48),提示患者预后较差。

为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预后,本研究将心理应激对策应用到治疗慢性盆腔炎期间的护理过程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果[10]。由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避免患者因过于担心病情而产生心理应激反应[11]。加强环境护理,可使患者于轻松、舒适的环境下治疗疾病,减轻其陌生感,使其能够逐渐放松心态,减少心理应激反应。加强护患沟通,有助于增强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提升其依从性。指导患者进行放松训练,同样可达到放松身心的目的[12]。本研究发现,实施上述心理应激对策后,慢性盆腔炎患者SAS(21.5±1.7)分、SDS(23.0±1.5)分、SF-36(91.4±3.3)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观察发现,本组患者护理知识(85.5±4.4)分、依从性93.8%(45/48)、复发率6.3%(3/48),与对照组比较,患者依从性更强,复发率更低,预后更佳(P<0.05)。本组患者教育、环境、护患沟通、放松训练满意度分别为97.9%、93.8%、93.8%及95.8%,与对照组比较,满意度更高(P<0.05)。

综上所述,将心理应激对策应用到治疗慢性盆腔炎期间的护理过程中,从环境、健康教育、护患沟通、放松训练等方面入手,对患者进行干预,可减少患者心理应激反应,提升其治疗依从性及满意度,降低复发率,改善预后。

猜你喜欢
护患盆腔炎复发率
社会嵌入视域下护患关系影响机制研究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蒙医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率分析
针灸配合易罐运动对慢性盆腔炎疗效及预后观察
护患沟通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的影响
盆腔炎非小事! 详解4个常见的盆腔炎症状
慢性盆腔炎患者该如何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