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刺激加生物反馈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疗效分析

2020-12-30 07:11王幸萍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年22期
关键词:生物反馈肌力盆底

王幸萍

【摘 要】 目的:分析压力性尿失禁接受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后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0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64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进行疗效研究,随机分组后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予以不同的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后尿失禁次数、盆底肌力变化、尿垫试验评分和尿失禁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差异。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盆底肌力提升效果优于对照组,C(肌力Ⅳ级、肌力Ⅴ级)级人数明显增加,组间对比χ2=4.2667,P=0.0389(P<0.05),满足组间对比要求;对照组患者平均尿失禁次数为(3.15±1.24)次,研究組尿失禁次数为(1.28±1.02)次,t=6.5883,P=0.0000(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为93.75%,要高于对照组的71.87%,χ2=3.9520,P=0.0468,满足组间对比要求;(3.57±0.22)分和(2.51±0.67)分两组数据分别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尿垫试验评分,t=8.5030,P=0.0000(P<0.05)。结论: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肌力变化,减少患者尿失禁次数,临床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

盆底肌力变化;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

压力性尿失禁是妇女常见疾病,多发于中老年妇女。压力性尿失禁与由膀胱壁、逼尿肌所导致的尿失禁有所区别。其发病机制是因为腹压增高导致排尿不受控制,尿液不自主流出,压力性尿失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电刺激、生物反馈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常见方法,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盆底肌力,减少患者尿失禁状况。此次研究中,选择本院2016年10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64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进行疗效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择本院2016年10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64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进行疗效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行双盲法进行分组处理,共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纳入32例。研究组年龄44~78岁,均龄(60.58±1.22)岁,分娩次数1~3次,平均分娩次数(1.36±0.87)次;对照组年龄44~79岁,均龄(60.54±1.27)岁,分娩次数1~3次,平均分娩次数(1.32±0.88)次。经过数据复核64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均为中轻度,否认其它类型尿失禁、泌尿感染、生殖道瘘、阴道出血、盆底手术(6个月内)等。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年龄和分娩次数等数据经统计学软件验证后发现差异较小,P>0.05,可以比较。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予以盆底肌肉功能锻炼方案,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采用阴道哑铃进行盆底功能锻炼。

1.2.2  研究组 研究组患者予以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具体内容如下:1)健康教育:详细讲解女性盆底生理结构、压力性尿失禁产生原因以及日常盆底肌的训练方法,改善盆底肌力状况。2)心理护理:改善患者对于压力性尿失禁的排斥心理,引导其正确看待疾病治疗,及时与医护人员沟通病情。3)风险排除: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日常生活中要避免咳嗽、感冒以及减少腹腔用力导致腹腔受压,引发压力性尿失禁。4)电刺激:①排空膀胱,上身抬高60°,跟下身呈120°角度;②将电极头置入阴道深处;③在患者腹部粘贴电极片4个;④根据盆底筛查结果给与导入相应的治疗方案,脉冲可为20~40HZ(脉宽300~400μs),根据患者对电刺激的反应情况,确定治疗初始电流。仪器信息:麦澜德MLDB4S治疗版。5)生物反馈:对患者进行实际场景训练与生物反馈,1周2~4次,单次30min,放松腹部肌肉,紧缩阴道、会阴、肛门,紧缩5~10s,放松10s。

以上治疗方法持续8周,记录患者压力性尿失禁次数以及患者盆底改善状况。

1.3 对比项目

治疗效果:显效(患者经为期8周的治疗后盆底肌力达到Ⅴ级,尿失禁症状消失)、有效(患者经为期8周的治疗后盆底肌力达到Ⅳ级,尿失禁症状明显减轻)和无效(不符合上述标准者)[2]。[治疗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盆底肌力包括A(肌力Ⅰ级、肌力Ⅱ级)、B(肌力Ⅲ级)、C(肌力Ⅳ级、肌力Ⅴ级)3级、统计各个级别例数。

尿失禁次数,统计治疗前1周尿失禁平均次数与治疗结束后1周尿失禁平均次数[3]。

尿垫试验:根据患者运动后的尿液漏出所致的尿垫重量增加值进行评分,当尿垫重量增加值小于2g时,则表示未发生尿失禁,并计4分;当尿垫重量增加值区间为2~10g时,则表示轻度尿失禁,计3分;当尿垫重量增加值区间为10~30g时,则表示中度尿失禁,计2分;当尿垫重量增加值区间为30~50g时,则表示重度尿失禁,计1分;当尿垫重量增加值大于50g时,则表示极重度尿失禁,计0分,患者分数越高表示尿失禁症状越轻[4]。

1.4 数据处理

此次数据使用SPSS(型号版本:19.0)进行数据处理,所涉数据尿失禁次数为计量数据,使用t检验进行对比,盆底肌力为计数数据使用卡方检验进行对比。P<0.05则满足组间对比有统计学差异[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显效20例,占比62.5%;有效10例,占比31.25%;无效2例,占比6.25%,治疗有效率为93.75%(30/32)。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显效13例,占比40.63%;有效10例,占比31.25%;无效9例,占比28.13%,治疗有效率为71.87%(23/32)。组间差异经统计学软件验证发现存在差异(P<0.05)。见表1。

2.2 盆底肌力

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的C级人数差异较大,组间对比χ2=4.2667,P=0.0389(P<0.05),满足组间对比要求。如表2。

2.3 尿失禁次数

对照组患者平均尿失禁次数为(3.15±1.24)次,研究组尿失禁次数为(1.28±1.02)次,t=6.5883,P=0.0000(P<0.05)。如表3。

2.4 尿垫试验评分

(1.94±0.58)分和(1.89±0.64)分两组数据分别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的尿垫试验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275,P=0.7444(P>0.05)。(3.57±0.22)分和(2.51±0.67)分两组数据分别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尿垫试验评分,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8.5030,P=0.0000(P<0.05)。见表4。

3 讨论

压力性尿失禁是影响女性患者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之一,已婚妇女中约有34%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尿失禁[6]。轻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1周内会因为咳嗽等出现2次尿失禁;中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则会1周内因为咳嗽、打噴嚏多次出现尿失禁的现象;重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起身站立后就会出现尿失禁现象。压力性尿失禁的主要发病机制与女性尿道支撑结构受损、膀胱周边结缔组织松弛、内括约肌功能缺陷有直接关系。电刺激治疗法能够刺激盆底,降低排尿压力、抑制膀胱收缩、刺激外扩约肌收缩,增加膀胱容量,增加患者自主控尿能力。生物反馈治疗能够强化患者盆底肌肉收缩能力,纠正不良盆底活动,通过改善患者盆底功能状况,以达到控制压力性尿失禁的目的[7]。

此次研究中,择本院2016年10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64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进行疗效研究,结果发现:1)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后盆底肌收缩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3)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尿失禁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4)研究组治疗后尿垫试验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数据差异性产生原因,主要在于电刺激能够改善患者盆底肌收缩能力,强化膀胱功能。以此达到强化患者抗腹压能力的作用;生物反馈则可以通过纠正不良盆底活动起到减少尿失禁次数的目的。数据研究结果与上述讨论结果相符。研究中抽样64例进行分析,样本数量不多,压力性尿失禁研究结果精准度有所差异性,但与凌琳等[7]研究结论基本相符合。

综上所述,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肌力变化,减少患者尿失禁次数,临床应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1] 孙航,郭继梅,吕玲,等.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研究[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9,(06):108-109.

[2] 刘琦石.三种不同盆底康复综合疗法对中老年妇女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9,(13):1203-1205.

[3] 周萍,罗小婉,何一雄,等.电刺激生物反馈对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的效果评估[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9,(05):646-649.

[4] 方科红.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行生物反馈加电刺激治疗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31):98-100.

[5] 陈萌,刘莉,邓常开,等.生物反馈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及对尿动力学参数的影响[J].中国医学装备,2020,17(07):86-90.

[6] 贾俊华,夏志军.不同生物反馈电刺激方案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5,(08):51-54,58.

[7] 凌琳,王文艳,张妤,等.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训练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治疗中的临床效果[J].安徽医学,2019,40(08):862-865.

猜你喜欢
生物反馈肌力盆底
电神经肌肉刺激联合生物反馈对阴道口闭合不全患者性生活质量的影响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干预对盆底肌肌力的影响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肌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观察
产后早期联合应用盆底肌电生物反馈仪、电刺激、针对性护理对盆底肌功能恢复的影响
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
老年人不可缺少肌力训练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
女性练肌力,护心、远离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