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心理护理在小儿留置针静脉输液临床护理的应用研究

2020-12-30 07:11汪婕郑杰彭晶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年22期
关键词:预见性输液静脉

汪婕 郑杰 彭晶

【摘 要】 目的:对于小儿留置针静脉输液护理工作中应用预见性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住院的小儿留置针静脉输液患者8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对所选小儿留置针静脉输液患者加以分组:给予其中44例小儿留置针静脉输液患者常规护理措施,选做对照组;给予剩余44例小儿留置针静脉输液患者预见性心理护理,选做研究组。对比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和临床护理满意度,观察输液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穿刺成功42例,成功率为95.5%;对照组穿刺成功27例,成功率为61.4%,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对临床护理工作总满意43例(97.7%),比对照组的32例(72.7%)要高;输液过程中有2例(4.5%)发生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的9例(2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于小儿留置针静脉输液患者,在其护理工作中应用预见性心理护理能够显著提高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和临床护理工作满意度,减少输液不良反应,值得应用。

【关键词】

脉留置针;心理护理;穿刺成功率;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

静脉输液属于临床疾病治疗的主要给药途径,静脉输液的操作方法比较简单,起效速度快,在临床疾病治疗中获得了理想的应用效果[1]。但是,因为小儿患者的年龄比较小,欠缺正确自主行为能力,在接受静脉输液治疗期间十分容易产生乱动以及吵闹等行为,导致一次性穿刺成功几率下降,引發液体外渗以及静脉炎等相关并发症,所以临床中对于小儿留置针静脉输液患者,为其开展良好的护理干预措施非常重要[2]。本文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住院的小儿留置针静脉输液患者8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小儿留置针静脉输液护理工作中施行预见性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加以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住院的小儿留置针静脉输液患者8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儿的住院时间≥3d,符合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指征,且家长知晓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排除精神疾病、无法正常沟通、合并静脉炎或血液疾病的患儿[3]。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对所选小儿留置针静脉输液患者加以分组:给予其中44例小儿留置针静脉输液患者常规护理措施,选做对照组;给予剩余44例小儿留置针静脉输液患者预见性心理护理,选做研究组。对照组44例小儿留置针静脉输液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20例;最小年龄1岁,最大年龄5岁,平均(2.3±1.9)岁;研究组44例小儿留置针静脉输液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19例;最小年龄1岁,最大年龄5岁,平均(2.2±1.8)岁;研究组与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以下比较。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44例小儿留置针静脉输液患者常规护理措施:在开展静脉留置针穿刺治疗之前,护理工作人员需要做好常规消毒工作,当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后,及时为小儿留置针静脉输液患者进行换药与输液操作,同时告知患者家长不可让患儿随意乱跑。

1.2.2 研究组 给予44例小儿留置针静脉输液患者预见性心理护理:1)开展穿刺治疗之前,护理工作人员提供宣传教育,因为患儿自身不存在自我控制意识,十分容易产生哭闹或是乱跑乱动表现;对于家长来说,更加担忧静脉留置针穿刺过程以及结果。所以在开展留置针穿刺之前,护理工作人员需要和患儿家长做好交流,为其介绍穿刺期间会产生的结果,同时告知患儿家长无需过于担忧,医院会做好防护措施,防止穿刺一次失败或是留置针从患儿血管中脱落等现象出现,倘若患儿家长出现不良情绪,会对疾病治疗产生耽误,为患儿造成更大的痛苦。2)护理工作人员开展留置针穿刺期间,需要保持面带微笑,通过鼓励性话语使患儿保持良好的配合,在此期间需要告知患儿家长协助使患儿不可乱动,避免穿刺失败。必要时,可以使用图片、玩具吸引患儿的注意力,避免患儿将目光锁定在穿刺针上,确保穿刺顺利进行。当穿刺成功后,告知患儿保持手握拳状态,不可随意乱动。3)静脉注射治疗期间,指导患儿取舒适体位,避免重力影响下血液逆流;观察患儿的表情、动作变化,调节适宜输液速率,告知患儿家长不可自行调整输液速度,同时不可在输液期间举瓶乱走;护理工作人员加强巡视,倘若患儿产生高热、心慌、皮疹以及憋气等不良反应,马上停止用药,汇报医生采取相应处理。4)当一次静脉输液治疗结束之后,护理工作人员需要指导患儿家长留置针的相关注意事项,尤其需要提醒患儿家长,倘若患儿留置针穿刺部位产生红肿现象,需要马上告知护理人员采取处理措施。当患儿离开输液室之前,护理工作人员需要对留置针进行常规清洁与消毒,同时采取胶带加以固定。

1.3 评价标准

1)记录研究组和对照组患儿采取不同临床护理服务之后,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

2)通过自制临床护理满意度问卷,对两组小儿留置针静脉输液患儿与家长开展护理满意度评价,对于护理满意度结果划分成满意、一般和不满意[4]。

3)输液过程中,观察不良反应情况,常见如液体渗漏、皮肤红肿、穿刺点出血等。

1.4 统计学计算

将数据输入Excel内,利用SPSS 25.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穿刺成功率、满意率、不良反应均是计数类资料,以例或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比较

研究组44例患儿中穿刺成功42例,成功率为95.5%。对照组44例患儿中穿刺成功27例,成功率为61.4%。分析可知,两组小儿留置针静脉输液患者采取临床不同护理方案之后,研究组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χ2=15.103,P=0.001)。

2.2 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

数据显示,研究组患儿对临床护理工作总满意43例(97.7%),比对照组的32例(72.7%)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输液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数据显示,输液过程中研究组有2例(4.5%)发生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的9例(2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静脉留置针是由不锈钢针芯、外套管、塑料针座组成的,穿刺时将针芯和外套管一起刺入血管中,然后抽出针芯,将外套管留在血管内。临床上,静脉留置针适用于间歇性、连续性或每日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使用优点如下:1)穿刺技术简单易学,不仅能保护患者的血管,还能减轻反复穿刺时带来的痛苦;2)留置针的产品类型多样,有不同长度的导管可供选择,能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3)能减轻护理工作量,提高患者的舒适程度,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5-6]。尤其是小兒输液患者,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对疼痛耐受性差,容易出现哭闹、拒绝等不配合行为,使用静脉留置针非常有必要。

在小儿留置针静脉输液治疗期间,开展预见性心理护理,护理工作人员提前为患儿和家长提供健康宣传教育,使其了解留置针穿刺的基本知识,在此期间和患儿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缓解家长紧张情绪,方便患儿家长在穿刺治疗期间可以积极配合护理工作人员。同时,在穿刺和输液期间加强护理工作,能稳定患儿的心态,保证输液顺利完成,避免出现意外事件。宁喜娟的研究称[7],预见性心理护理可以显著提升患儿留置针穿刺成功几率,保证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降低患儿重复注射的痛苦,显著提升临床整体护理的质量。本次研究中,选取88例患儿为对象,对照组、研究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预见性心理护理。结果显示:研究组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成功率更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更高,且输液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和谷晓玲等[8]的研究相近。说明:相比于常规护理,预见性心理护理的应用价值更高。

综上所述,小儿留置针静脉输液患者在其护理工作中,应用预见性心理护理能够显著提高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和临床护理工作满意度,减少输液不良反应,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 殷秀云,张美苑,李秋媚.小儿急诊输液室留置针静脉输液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措施[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23):141-143.

[2] 唐雪梅,姜卫平.静脉留置针应用于儿科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糖尿病天地,2020,17(07):251-252.

[3] 杨静.防逆流留置针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及护理干预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90):283,288.

[4] 蒋金卫.风险护理管理在小儿门诊静脉留置针输液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26):251.

[5] 刘娟,房夏玲,陈宁.防逆流留置针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92):214.

[6] 栗玉凤.护理干预对减少小儿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护理效果评价[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26):247.

[7] 宁喜娟.预见性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静脉留置针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05(31):81.

[8] 谷晓玲,王钐钐.集束化干预在预防小儿留置针静脉输液并发症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06):122-123.

猜你喜欢
预见性输液静脉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评价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接种新冠疫苗中的应用
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
下肢深静脉血栓超声诊断价值
静脉曲张“喜欢”谁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颈枕输液袋
负压技术在45例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