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中药鉴定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2020-12-31 01:19刘家水谈永进毛小明马逢时李传响徐发文
卫生职业教育 2020年4期
关键词:中药大赛实训

刘家水 ,谈永进 *,毛小明 ,马逢时 ,李传响 ,徐发文

(1.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安徽 安庆 246052;2.安庆市食品药品检验中心,安徽 安庆 246000;3.上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安庆分公司,安徽 安庆 246000)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安徽省教育厅印发《安徽省特色高水平高职专业建设标准(试行)》的通知(皖教高[2019]1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等文件,明确强调了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对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作用。我校中药鉴定教学团队紧抓安徽省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的契机,以国家级教学团队建设要求为标准,依据安徽省区域经济和中药行业的发展情况,结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制订切实可行的团队建设规划。本文从我校中药鉴定教学团队梯队建设、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经验和团队建设的不足等方面阐述中药鉴定教学团队的建设现状,为进一步完善中药鉴定教学团队建设提供参考。

1 中药鉴定教学团队梯队建设

中药鉴定教学团队由团队带头人、骨干教师、行业企业兼职教师以及团队新进教师组成。目前,我校中药鉴定教学团队有成员15人,其中专任教师8人,兼职教师6人,实验员1名;40岁以下教师6人,均具有硕士学位;专任教师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5人,高级职称占比37.5%;兼职教师来自行业企业一线专家,4名主任药师,1名主管药师,1名工程师,高级职称占比66.67%,高于皖教高[2019]1号文件规定的30%;专兼职教师中双师型教师14人,占比93.33%,积极响应了教高[2006]16号文件中指出要注意教师队伍“双师”结构,加强专兼职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的精神,高于皖教高[2019]1号文件规定的85%[1]。整个教学团队师资队伍综合素质较高,团队成员分工明确,内部管理及运行机制完善。

1.1 团队带头人

团队带头人谈永进教授在整合优势资源提升中药鉴定课程综合素质及团队建设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团队建设和发展要点上做到:(1)在学校相关部门配合下合理构建基于高质量人才培养导向的中药鉴定课程教学体系;(2)主持多项省厅级教学研究项目,积极改进团队教育教学理念;(3)担任多家医药企业技术顾问,促进教科研成果转化;(4)积极参加国内高职教育理论培训,学习课程建设和课程开发理论知识,鼓励团队成员将理论转化为实践;(5)主编或副主编省部级规划教材多部,努力提升中药鉴定课程教材水准;(6)到示范性高职院校进行学习考察,取长补短,及时了解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和信息化手段;(7)每学期担任中药鉴定课程的主讲任务,每周不少于4课时;(8)培养指导2~3名青年教师,以高标准要求青年教师积极进取等。按照皖教高[2019]1号文件对专业带头人要求,团队将继续从兼职教师中聘任一名教科研成果显著、专业实践能力强的专业带头人,形成教学团队专兼职双带头人制度。

1.2 骨干教师

团队骨干教师需配合团队带头人进一步提升课程综合素质,形成团队的核心力量。在团队建设上做到:(1)参与中药鉴定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形成具有特色的中药鉴定教学人才培养模式;(2)积极参与国内外访学,努力提升团队教育教学水平;(3)负责中药鉴定课程教材建设与主讲及实训教材的开发,拥有自主编写的特色高水平教材;(4)积极参与国内高水平高职院校的学习,查漏补缺,不断优化团队建设;(5)高级职称骨干教师每人培养1~2名青年教师并完成出师考核等。

1.3 行业企业兼职教师

在团队建设中做到:(1)积极参与课程人才培养模式制订和日常教学工作;(2)具有高水平的业务操作技能,对校内专任教师开展业务指导和实践锻炼;(3)每位兼职教师必须承担中药鉴定实践课程教学任务;(4)共建中药鉴定资源共享平台,深化教育教学信息化和教学手段的改革;(5)参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双主体”办学和“订单式”培养等。

1.4 团队新进教师

团队新进教师主要为3年以内的新进教师,在团队建设上做到:(1)每位新教师由专业带头人或高级职称骨干教师指导,努力提高教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2)积极参与高职教育理论培训,理论指导实践,勇于改革创新,在“双创”教学模式上有所突破;(3)每年到企业挂职锻炼不少于3个月,积极提升自身专业实践水平;(4)积极参与教材、课件开发和信息化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工作。

2 中药鉴定教学团队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经验

2.1 创建“五步走”中药鉴定教学培养模式

根据企业对中药鉴定人才规格和知识结构的要求,构建了基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以工作任务为引领、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符合中药职业资格标准的“五步走”中药鉴定教学培养模式。该教学培养模式由基础学习期、野外教学期、技能强化训练期、药材市场见习期、顶岗实习期5个部分构成。具体做法是:第一步为基础学习期,学生在校学习理论基础专业知识,整合药用植物学、中药学等课程,扎实做好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第二步为野外教学期,在安徽省岳西县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挂牌建立药用植物教学基地,每年5月中旬对学生开展为期一周的野外药用植物教学活动,增强学生对中药鉴定学课程基源鉴定的掌握程度;第三步为技能强化训练期,采用实训教学、赛教结合等方式,进行中药鉴定技能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同时由兼职教师带领学生深入企业生产一线进行观摩实训,以大赛标准进行强化实训;第四步,在安徽省亳州市中药材市场建立中药材、中药饮片见习基地,安排学生开展为期一周的中药材、中药饮片市场见习活动,重点培养学生中药性状、真伪优劣、中药品种、商品规格的强化实训,加强传统鉴定方法的继承与创新;第五步为顶岗实习期,学生根据自身就业意向选择顶岗实习企业,并进行毕业设计。学生以企业员工身份进入企业,在企业技术专家和实习管理教师的指导下承担具体工作,接受企业培训及管理考核,按业绩获得相应岗位津贴,使学生在真实岗位环境中获得工作经验,提升综合素质。

2.2 建立了设施设备先进、能满足学生全程实训的校内外实习基地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方面,中药鉴定教学团队组织建设了中药仿真实训平台、数码互动中药鉴定实训室、腊叶标本研藏室、中药标本馆、药用植物野外教学基地、天然药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中药质量分析实训室(含有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气质连用、原子吸收等精密仪器)及学校中心试验室等一批功能比较完善的、设施设备先进的校内实训基地,能承担中药鉴定教学需要的中药基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生物鉴定、含量测定、重金属、农残检测等全程实训和企业中药人员的业务培训,其中大部分实验实训建设为中央财政、市财政支持项目。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方面,为满足实训需要,在学校的支持下建立了一批稳固可靠、水平较高的实习基地。符合本课程培养目标的岗位如研究所中中药质量研究科研辅助岗,药品生产企业中中药材采购、鉴定、质量控制岗,药品经营企业中中药饮片物流、质量控制岗以及社会连锁药房、医院药房等接触中药饮片的岗位等,能够充分满足学生顶岗实习、就业的需求。

为保证校内外实训基地的顺利运行和实践教学质量,成立实训基地校企共同管理机构——顶岗实习管理小组,由系部主要负责人、实习就业秘书、专业指导教师和各企业实习生管理人员组成,制订了一系列校内外实训基地管理办法、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实习指导教师管理规定等,校企合作制订实训项目标准、编写顶岗实习指导手册、学生实训实习成绩考核标准,建立了确保顶岗实习质量的长效运行机制和质量监控体系。

2.3 团队成员分工协作,形成专兼职教师共育人才的良好机制

教学团队专兼职教师共同设计课程教学方案,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和课程教学体系建设,形成了教学设计主要由专任教师完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实验指导教师、兼职教师讲授的良好机制。专兼职教师在教学组织过程中共同研讨教学方法及考试、考核方法的改革,进行实习实训基地及教学资源建设,共同完成对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考核和评价。2018年中药鉴定团队已建立课程试卷库,初步实现教考分离,对中药鉴定课程教学实行理实一体化,实训课程占总课程课时一半。

2.4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有效

本着“共建、共享、共管”的原则,按照国发[2019]4号和皖教高[2019]1号文件精神,我校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方面进行积极探索,通过“订单式”培养建立了稳定的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这些实训基地的建设,能够实现实训与生产相结合、教学与技术开发相结合、员工培训等功能,通过现场教学与现场实训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中实现教学和实训、生产的互动,有效地落实了学生基本技能的实验和实训。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公司及其渠道企业直接输送人才,实现校企人才培养对接。

2.5 赛教结合成果逐渐突显

全国中药传统技能大赛和安徽省中药传统技能大赛中设有中药性状鉴定、中药真伪鉴定、中药显微鉴定、中药功效记忆等与中药鉴定课程密切相关的大赛项目,中药鉴定教学团队结合国赛和省赛标准,开展技能强化,并且在校内组织开展中药传统技能大赛,将大赛成绩纳入中药鉴定综合成绩,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2]。此外,积极组织师生参与安徽省大学生生物标本大赛,多次获得奖项。各类国家级、省级大赛不仅是对学生的一次实践锻炼,也是对教师教学成果的检验,将赛教结合,教学成果和人才培养相结合,成果逐渐突显。但皖教高[2019]1号文件精神指出参加校级技能大赛的学生比例达到30%以上,团队在承办省级技能大赛能力方面还需要加强。

2.6 团队教研教改及科研成果较丰硕、社会服务成果较显著

中药鉴定学教学团队长期以来非常重视教学改革、科研及社会服务工作,成果较丰硕。近五年团队成员主持省部级科研课题5项;主持省级质量工程等教学科研课题5项;主编、参编出版各类教材十余部,公开发表教学科研论文100余篇。团队成员取得多项教科研成果及各级奖励,其中安徽省教学名师1人,安徽省拔尖人才1人,指导学生参加安徽省中药传统技能大赛、安徽省大学生生物标本大赛获得较好名次,多人获市级及校级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党员等称号,中青年教师获校级教学基本功大赛、教学技能大赛多项奖励。

3 中药鉴定教学团队建设的不足及努力方向

3.1 中药鉴定教材建设力度不大

目前,团队采用的教材依旧是其他兄弟院校主编的国家级规划教材,没有自己开发和主编的省部级重点教材或国家规划教材,教学团队目标是依据中药鉴定课程建设标准及发展,及时编写和修订完成特色教材;校企合作重点编写好实训教材、实训教学指导书和实训手册;力争使中药鉴定教材成为省部级重点教材,甚至国家级规划教材;制作好课程的特色课件,促进教材向特色高水平教材发展。

3.2 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示范作用不强

目前,团队定期对中药鉴定课程教学体系进行研究论证,定期对课程教学大纲、习题库、案例库等教学资料进行更新,使之保持最新水平,但完善为课程教学提供全面资源支持的以网络为主要载体的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力度不够;为从业资格证考试、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等提供全面的学习资源支持的以网络为主要载体的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不够;与省内外高职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对口支援,共享资源不够;建立中药鉴定学教学资源库,搭建自主学习平台,融“教、学、做、证、赛”为一体有待进一步加强。中药鉴定团队需进一步完善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3.3 团队信息化、多样化教学手段还不够完善

目前,中药鉴定教学团队教育教学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是课件演示、短视频教学,信息化教学方法和手段还比较单一,教师参与省级及以上教学能力大赛经验不足,没有取得较好名次。团队成员正在积极创新信息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积极探索中药鉴定翻转课堂、智慧课堂等新教学方法。团队目前积极走出去、引进来、用起来,学习借鉴目前能积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信息化手段和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3.4 “双创”教育教学未全面落实

教育教学过程中提升自身“双创”综合素质,将中药创新、创业案例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同时进行创新创业培训,鼓励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团队成员要将“双创”教育与理论教学融会贯通,鼓励学生将理论知识通过“双创”向实践转化[3]。

3.5 其他不足之处

中药鉴定教学团队师资建设、国际合作、学术交流、教师进修、兼职教师教科研积极性、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创新等方面均存在不足,今后团队将继续攻坚克难,积极进取。

4 思考与探索

本校中药鉴定教学团队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提升学生中药基源鉴定、传统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生物技术鉴定、含量测定等方面综合素质,培养能够胜任中药鉴定、质量控制、科研辅助等岗位要求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仁德、笃学、精业、济世”(校训)的优良品质和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今后中药鉴定教学团队需要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健全团队运行机制,提升团队建设水平,适应人才培养多样性要求,优化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完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发挥赛教结合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提升教科研成果转化率,重视中药鉴定教材建设工作,搭建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创新教学信息化和多样化教学手段,注重“双创”人才培养。

猜你喜欢
中药大赛实训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中药零食”怎么吃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最美证件照PK大赛
样规制作的任务实训
说谎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