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角下的中国服饰艺术审美教育模式构建

2020-12-31 18:07汤婕妤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时尚设计与工程 2020年5期
关键词:服饰精神艺术

汤婕妤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1 为何以文化视角构建中国服饰艺术审美教育

众所周知,教育应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承前启后”是服饰艺术审美教育教学的必要条件。承前,正是通过服饰深入学习中国文化,从“根”吸取养分。启后,正是从知道“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转向“我要到哪里去”的未来发展。也正因如此,欲知“我要到哪里去”,就必须知道“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这不仅仅是对现实和历史的考量,更是审美教育模式建构的重点,即立足于具有中国精神的核心价值观。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具有不同层次的系统模式。文化视角下的中国服饰艺术审美教育模式的构建顺应了新时代艺术审美教育要求。

中国服饰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传承这些精彩的文化,要从核心处构建起几处重要支点。中国服饰文化折射出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思想理念与时代精神,也庇佑着中华儿女与历史风雨中不断前行。比如我们服饰艺中对礼仪道德的体现、对天人合一的彰显、对多元文化的融合、对工匠精神的追求等,是值得每一个时代弘扬、倡导的精神文明。

大学生审美教育关乎到一大批中流砥柱对美的认知,承载着中国设计未来发展的希望。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当下中国制造不断走向中国智造,走出国门与世界交流,这种飞速发展的变化之下,要求我们将最深层的文化精神养分输送到未来建设者的内心深处,体现在他们对时代的创造之中。基于文化洋葱模型建构起这一审美教育模式,抓住重点进行层层解读,对中国高校的美育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2 目前中国服饰艺术审美中所存在的困境及解决方式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服饰伴随着历史的进展同样经历了几千年的变化。我们虽然可以顺着时间脉络可以去探寻其不同时期的不同特征,但是文化传承还需要从更深层去把握。服饰对款式、色彩、纹样的传承应用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因为外在的符号特征容易被复制。近些年来,不少奢侈品品牌为了获取中国消费者的青睐,每逢重要的中国传统节日便会推出“中国风”相关产品,但如何真正做到具有“中国韵味”,而非表面的“拿来主义”,并不是一件容易之事。中国服饰艺术源远流长,不是只有龙、凤、青花、中国红这几种符号,十二生肖也远非外在的动物形式那么简单。这需要设计师从文化方面着手去解锁服饰的密码。

“表层文化”既是样式也是面貌,即中国文化的代表及符号,表层文化所显现出来的物理属性生发于最深层的核心文化。因为审美结果呈现的表现样式要体现出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感悟,如果不从核心内容处发,不从中进行规范和梳理,则会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变成漂浮式的无根之作。比如历史悠久的深衣形制,从服装款式上看,仅为交领长袍,但它的每一道设计都蕴含着文化深意。《礼记.深衣》:“古者深衣,盖有制度,以应规矩,绳权衡。短毋见肤,长毋被土。”深衣象征天人合一,恢宏大度,公平正直,包容万物的东方美德。袖根宽大,袖口收祛,象征天道圆融;领口直角相交,象征地道方正;背后一条直缝贯通上下,象征人道正直;下摆平齐,象征权衡;分上衣、下裳两部分,象征两仪;上衣用布四幅,象征一年四季;下裳用布十二幅,象征一年十二月。身穿深衣,自然能体现天道之圆融,怀抱地道之方正,身合人间之正道,行动进退合权衡规矩,生活起居顺应四时之序。这些所谓的形制限制体现了中国服饰中所体现的天人合一,礼仪规范等文明精神。因此,对于服饰艺术的审美文化需要由表及里,层层剥开去展现及传播。虽然我们的服装是平面式裁剪,但是它的生命形象却是立体的、生动的。

“中层文化”即中国文化所呈现出的规定性,结合实际理解中华文化的仪礼与制度,德行与修养。比如中国传统服饰中佩玉的由来,“玉”被赋予了仁、智、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等君子的品节。佩玉撞击不仅悦耳,更起到一种提示作用,佩玉之人的行为举止要从容适度、不疾不徐、温文尔雅,佩玉才会发出悦耳的声音,从而达到内外兼修的目的。“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佩玉的举动是出于文人雅士以玉喻身,用玉的品质作为自身德行的标准,时刻提醒自己要像玉石一样温润内敛,不张扬不轻浮。“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究其内在原因可知,古人对玉佩的热爱并非以装饰为目的,也并非因为玉的贵重,而是源于玉的品格。

对“深层文化”即“核心文化”进行梳理与分析,对中国文化精神的剖析与输出,旨在建立大学生对中国文化认知的基本价值观。以文化视角来剖析和解读中国服饰艺术,将中国优秀的传统精神注入到塑造学生人格素养、审美意趣等方面,使学生深切感悟与体味服饰艺术的魅力,培养学生不懈探索的精神,以此来创新和传承优秀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中国服装设计思维,如何突破西方经验的长期影响,对传统服装的文化传承、设计创意的未来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千禧之后的年轻人对中国传统文化更多的是自信与好奇的双重态度。在审美导向的影响下,他们愿意关注更多,也希望了解更多。服装设计,不仅是要满足人们日常穿衣所需,更是人们精神面貌的一种体现。群众的精神面貌组成了社会总体精神面貌,一个时期的社会的精神面貌则体现处这个时代的整体精神。服装从“表层”来看只是些包裹着身体的面料,它的结构款式、色彩质地直接性地引起受众群体视觉上的愉悦或反感。在“中层”制度的规定下,它有着自己的依照性原则。“深层”来看,它反映的则是所处时代的社会背景与历史文化。如何回应当下审美趋势对传统服装创意设计的新要求,如何确立与时俱进却有不失传统文化精神的服饰设计价值观,值得服装设计专业教师深入思考。

3 以文化视角构建中国服饰艺术审美教育的框架

从文化视角入手,区别于将美育作为德育工具的教育培养模式,以审美教育本身作为研究核心,在年轻群体中构建东方审美的主体性,具备一定的学术价值。构建以培养大学生群体“以中国文化价值”为判断的审美意识和认同情感为目标的教育模式。

之所以从文化角度入手去构建中国服饰艺术的审美教育模式,是因为当下大学生普遍缺乏对传统服饰的正确认识及深入了解。通过文化视角来构建中国服饰艺术审美教育模式,区别于以往大多以历史脉络梳理传统服饰,而是以中国服饰深层结构所蕴含的文化特色及文化精神作为切入点和落脚点来研究。中国服饰艺术是表象浅层结构与文化深层结构统一而成的,前者是后者的外部表现形态,后者是前者的内在规律和灵魂。如果仅停留在对服饰艺术的色彩、结构、纹样等具体实物方面的浅层认知,而缺失对它文化角度分析及挖掘,便很难传承它所具备的极高艺术价值。

以造物理念为切入点。观察自然、表现自然、遵循规律,是中国先民所秉承的造物理念,“天人合一”是传统造物中最为崇尚的表达方式。从服饰色彩方面来讲,比如中国传统服装中衮冕的上玄下纁,“玄”与“纁”即是古人把对天地的观察纳入服装中的经典用色:玄,是指早上太阳即将出地平线但还没出来时所透出的黎明的微光,黑中透红;纁,与之相对,是太阳已经落下了地平线,所折射出来的赤黄余光。这两个颜色一个代表一天的起始,一个代表出一天的结束,把它们穿到身上,即表示对天地的敬畏之心。再如“苍筤”是春天竹子出生时的青绿,“秋香”是具象的缃色与意象的秋意共舞;“月白”是月光洒下一片青白,“绿云”是女子晨起梳头,乌中透亮的发色……这些正是中国人如何看待世界并将自己与之相关联的一种方式,也就是所谓的“天人合一”,非常优雅富有诗意。从服饰纹样方面来讲,明清以后的服饰纹样,传递出“有纹必有意,意必吉祥”的美好祈愿。比如我们常见的五只蝙蝠围城一圈,中间一个圆体的“寿”字,寓意“五福捧寿”;牡丹与花瓶的组合象征着“富贵平安”;女子服装上常用的纹样,一只喜鹊立于梅花枝头代表“喜上眉梢”,类似这种谐音、假借等纹样不胜枚举,这些都透露出中国人所特有的托物而言志的寄寓理想。从服饰结构方面来讲,冕冠、方心曲领中的前圆后方,象征天圆地方;女裙中的十二片以应十二时辰或十二个月;四片式云肩以应四季等等,都反映出中华人民在造物方面早已深入精神层面的自然观、宇宙观。

以民族风情为切入点。结合中国服饰艺术中不同地域的民族服饰特点,探索中国这一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多样性。例如苗族服饰中,云南文山州、红河州的“青苗”和“花苗”服饰表达了当地人“将历史穿在身上”的理念,裙子的褶裥表示对祖先故土的怀念。上半部的几何条纹象征着她们逃难时越过的长江与黄河,又密又窄的横条纹代表长江,宽而稀松且中间有黄红横线的装饰代表黄河,褶叠则代表洞庭湖的田地和水域,她们把这些图案秀在衣裙上当做永久的纪念。侗族对太阳纹的崇拜,其故事也与中原地区的“后羿射日”非常相似,只不过主人公换成了姜良、姜妹请皇蜂发神箭射落了九个太阳,留下的一个太阳保证了人间的温暖与光明。人们对太阳有着特殊的感情,认为太阳神能够驱邪除病,带来生机。观察各民族的多元文化精神,培养学生提炼和展现中国多元民族服饰文化中最具生命力的精神内核。

以特色工艺为切入点。通过非遗文化,使学生更加深入了解何为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这种精神包含着“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极致追求。例如中国丝绸工艺的巅峰技艺缂丝,以生蚕丝为经线,彩色熟丝为纬线,采用通经回纬的方法织成的平纹织物,其成品“锦若云霞、纱似蝉翼”。在古代,缂丝常用来制造皇帝的龙袍、宫廷艺术品、或复制名贵书画。工艺师需要先描绘好刻织的图案,纬丝仅于图案花纹需要处与经丝交织不贯通全幅,使用大量小梭子按图案色彩分别挖织,使织物上花纹与素地、色与色之间呈现一些断痕,类似刀刻的形象,即所谓“通经断纬”的织法,古人形容缂丝“承空观之,如雕镂之像”。其成品的花纹,正反两面如一。缂丝的织造过程极其复杂细致,常有“一寸缂丝一寸金”与“织中之圣”的赞誉,整个过程一般要经历16道工序,织造一幅作品往往需要调换数以万计的梭子,其用时之长,功夫之深,织造之精可想而知。在当代大学生中弘扬严谨认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对于培育他们为建设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以交流融合为切入点。中外兼容,海纳百川从来就渗透在中国服饰艺术之中,在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过程中造就了服饰文化的变迁。如果对圆领袍进行考察及溯源,可知这种服装款式并非中国土生土长,而是在公元前6、7 世纪的西亚文化雕塑上就已出现。南北朝时期佛教的盛行则带来了印度的莲花纹样,根据《华严经》记载,若要摆脱生老病死的痛苦,只能从莲花中再生,于是莲花纹样进入到南北朝世家大族的墓室内,成为墓主摆脱痛苦、期待超凡再生的明灯。细密清瘦的印度莲花纹与阔大简约的中国本土莲花纹互相交融影响,加之后期与牡丹、石榴等元素的艺术化处理,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宝相花”纹样。再如“联珠纹”,以圆珠缀联成圈,圈的中间填充禽兽、人物、花草等图案,这是来自波斯萨珊王朝最为流行的纹样,于隋唐时期传入中国,成为风靡一时的新奇样式。由表及里地剖析其中的蕴含的文化内涵与特征,有助于培养当代大学生博采众长的大国文化胸襟。

对中国服饰艺术的审美认知美,唯有进行文化深度、精神高度的多方位研究,才能真切地体悟其深厚的艺术价值。该审教育模式通过对中国服饰艺术的层层剥开,贯穿与服饰相关的人文思想、民族风情、特色工艺各方面,以多角度、多层次剖析中国服饰艺术的核心文化,展现中国服饰文化独特的艺术创造及鲜明的价值理念。

4 结语

以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特色为主要构架,从服饰的造物理念、民族风情、特色工艺、交流融合等文化深层着手,通过服饰作为例证,阐释其背后存在艺术价值及文明精神。对服饰文化从不同角度、不同层进行多面、立体的探析,实现文化自信、文化传承。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教授曾提到,对根植于中国文化特色的学院教育要求做到精英性及通识化,“一个真正的中国学院必须牢牢根植于中国文化的最深处。一个真正的学院精英必须对中国文化具有充分的自觉精神和主体意识。这种通识教育不仅要构筑一个有世界性经典文明为中心的普适性教育,还要面对始终环绕着我们的中西对话基本模式、思考‘自我文明将如何保存和发展’这样一类基本命题。……学院的精英性绝不是家园的贵族化,而是某种学术谱系的精神特性。这种特性有所为有所不为,但并不禁锢。”构建中国文化视角下的服饰艺术审美便是文化自信的根源上构建起一条具有民族格调和中华式样的自信脉络。对服饰艺术的审美绝不停留在“是什么”的表象认知上,一定要去探究“为什么”的深层理解。建构中国文化视角下的大学生审美教育模式是新时代的召唤,涉及到中国文化对大学生精神引领和审美塑造的重要影响。在全面复兴中华传统文化的新时代精神引领中,从民族自信与全球视野来建构审美教育模式的时机是成熟的,而且是势在必行的。

猜你喜欢
服饰精神艺术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动物“闯”入服饰界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从《长安十二时辰》看唐代服饰
拿出精神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