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经中医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研究

2021-01-01 11:07刘萍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21期
关键词:中医护理干预临床效果

刘萍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经中医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慢阻肺老年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50例)和观察组(中医护理,50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中医护理可以提升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病情症状以及生存质量,可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中医护理干预;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24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249(2021)21-0016-02

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肺部疾病,气流受限是该病的主要发病症状,会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加之慢阻肺需要接受长期的治疗和护理,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治疗心态,容易让患者出现自暴自弃的心理状态[1]。慢阻肺患者多数为老年患者,普遍文化水平和疾病认知水平较低,对于慢阻肺的治疗和护理缺乏正确的认识,使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忽略了医生所提出的饮食或者其他方面的注意事项,不仅会降低药物治疗的效果,甚至还会使患者病情加重[2]。因此必须要选择老年慢阻肺患者乐于接受的护理干预措施,才能够调动老年慢阻肺患者的治疗积极性,进而改进治疗效果。中医是我国千年以来所形成的独特治疗方法,拥有广大的群众基础,并且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3]。基于此,选择慢阻肺老年患者100例,现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选择2018年 11月~2019年 11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阻肺老年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50例)和观察组(中医护理,50例)。对照组男性患者25 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下限52岁,年龄上限80岁,年龄中间值(65.67±1.12)岁;观察组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下限53岁,年龄上限79岁,年龄中间值(65.51±1.22)岁,采用统计学软件处理患者的一般资料, P>0.05,具有较高可比性,符合对比研究的原则。本次研究符合医院伦理委员会的相关标准,批准此项研究;研究内容对患者公开,患者知情且同意配合,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讲解有关于慢阻肺的护理要点,按时监督患者服用药物,告知患者飲食注意事项,保证患者能够更加均衡的摄入营养成分。(2)观察组采用中医护理。①生活护理。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的体质进行分类,根据患者体质的不同调整饮食计划,确保患者食用的食物会对患者的疾病恢复起到积极影响。向寒热型患者提供富含多种维生素和蛋白质食物,减少辛辣类食物、高盐分含量食物的摄入,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食物加工方式尽量选择蒸煮,能够帮助患者更好的消化食物。为寒性型体质患者提供可以起到宣肺、止咳等功能的食物,为热性型体质患者提供清肺化痰类食物。对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急性加重阶段的患者,需要选择合适的体位卧床休息,并辅助呼吸机帮助患者恢复呼吸。根据患者的咳嗽、咳痰以及呼吸困难情况,给予患者监测以及护理措施。医护人员需要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需要配合护理人员用力进行呼气,并进行有效的咳嗽,避免发生连续性的反射咳嗽,以免增加患者的胸腔压力,为患者产生带来一定的危险。有效咳嗽时 , 气道内黏液必须有定厚度;当气道内无或仅有少量稀薄分泌物时 , 用咳嗽来清理气道是无效的 , 有时还会加重疲倦、胸痛、呼吸困难和支气管痉挛。因此, 应让病人学会和掌握有效咳嗽方法和时机。②情志护理。通过情志护理为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利用耐心、热情的沟通了解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帮助患者调节情志状态,使患者建立良好的治疗心态。部分患者由于疾病对身体健康产生的影响,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极易导致患者出现不良的情绪变化,不利于后续的治疗开展。因此,医护人员在患者进入医院进行治疗之后,可以对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从而消除患者心理上存在的紧张以及困惑。③用药护理。选择中药对患者实施用药干预,根据患者体质选择药物,如果同时需要服用西药需要间隔一段时间进行服用。护理人员需要结合中医辨证相关内容,为患者选择合理的疏风散热、补肺通气以及化痰等重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症以及医嘱,让患者服用合理剂量的中药进行治疗。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观察患者服用药物之后的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当患者处于服药阶段,护理人员需要叮嘱患者注意饮食清淡,且服用容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患者需要多食用一些新鲜的瓜果蔬菜,患禁止使用生冷刺激性的食物,比如大蒜、油腻食物、辣椒等。④症状护理。护理人员需要时刻观察患者的咳嗽频率、咳嗽时间、规律,并注意患者咳出痰液的颜色、气味、性状等。护理人员需要保持患者的口腔卫生,并指导患者正确排痰、咳嗽以及呼吸,必要时可以对患者的穴位进行按压,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医护人员需要控制患者的饮食习惯,指导患者进食低脂肪的食物,必要时可以喝一些热水,患者禁止使用不容易消化以及刺激性的食物。腹胀的患者需要进食软一点的食物,并避免进食产气的食物,像汽水、豆类等食物。⑤康复护理:肺康复护理中包括对患者的评估、呼吸功能锻炼、肢体运动功能锻炼、心理护理、营养指导等内容。对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急性发作的患者常需进行临床治疗,而稳定期的患者则需进行肺康复锻炼,其主要是由于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无法改善患者的肺部功能下降情况,进而无法控制患者的疾病进展。慢阻肺患者进行肺康复训练时,需要充分秉承着安全第一的原则。对于存在跌倒风险的患者,严禁患者进行肺康复训练,以免患者在康复训练的过程中发生跌倒等不良事件,不利于患者的身体恢复。医护人员在患者进行肺康复训练时,需要在旁监督重视患者训练前后的主观感受以及各项生命体征等,并要求患者在进行肺康复训练的时候,患者可以自然呼吸、不能勉强用力呼吸,更禁止患者憋气。轻型慢阻肺患者在进行肺康复训练时,需要循序渐进逐渐增加锻炼时间以及次数,切记不可盲目追求迅速恢复健康的目标。通过循序渐进地进行各项活动,从而起到良好的肺康复训练作用。⑥院外护理:在慢阻肺患者出院之后,需要叮嘱患者避免吸入粉尘等物质,减少进入高污染场所,患者更不要进行强度比较大的运动。与此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保持口腔的卫生状况,患者出院之后若出现感冒等情况,而发生的呼吸困难时需要及时进行复诊,必要时可以指导患者服用药物或进行中医护理措。医护人员通过患者在医院内预留的联系方法,需要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等工作,并通过随访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患者做好健康教育,做好院外的中医延续护理措施。

1.3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护理效果。采取医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患者护理满意度,问卷满分为100分,0分到40分为不满意,41分到70分为一般,71分到90分为满意,90分之上为非常满意,满意和非常满意为护理满意度评价指标。护理效果:患者慢阻肺症状显著减轻,肺部功能检查指标明显改善为效果显著;患者慢阻肺症状和肺部功能检查指标改善为有效;患者慢阻肺症状和肺部功能检查指标均未改善为无效。效果显著和有效为护理有效性评价指标。

1.4统计学处理实验指标使用统计学 SPSS19.0软件处理,将计量资料用(x ±s)进行表示,用 T值检验;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使用χ2检验, 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 98% 显著高于对照组 874%,具体对比数据见表 1,P<0.05。

2.2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 95% 显著高于对照组 82%,具体对比数据见表 2,P<0.05。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一种常见的、慢性的肺部疾病,如果没有进行及时的干预和治疗,很有可能会使病情变得更加严重,严重时会恶化成为肺心病,或者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使患者出现呼吸衰竭的问题[4]。慢阻肺会使患者的体力、耐力都出现下降的现象,使患者常年都饱受着咳嗽、气喘、呼吸不畅等问题的困扰,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情绪,特别是老年患者情绪问题会异常严重,会使患者出现不愿意沟通的问题[5]。当前对于慢阻肺患者的病理机制以及发病因素方面缺少准确的标准,从中医学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发现,慢阻肺患者的主要诱因常是本虚标实、痰浊、血瘀等因素所致。同时,由于人体内的脏器正常功能发生紊乱,其也是慢阻肺患者的常见因素。中医护理干预可以利用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对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行分析,评估病情进展情况,进而为患者提供正确的饮食方案和治疗效果。情志理论是中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心理情绪会影响到患者治疗效果,因此会在此理论基础上对患者实施情志护理,改善患者治疗情绪,调整情志状态。而慢阻肺患者使用中医药进行临床干预以及护理措施或是中西医结合的护理干预,都具有较高的临床效果。而中医药护理在慢阻肺患者的临床干预中,更是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慢阻肺患者接受中医护理中无法舍弃的部分。而中医药的护理方案,不仅可以充分体现出中医对慢阻肺患者进行的辩证论治,還能从多个方面对患者进行合理的药物护理措施。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进行分析,老年患者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会因心理情绪问题出现不配合工作的问题,因老年患者普遍信任中医,且中医护理能够利用多种中医理论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患者的心理、生理实施双重护理,因此能够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患者症状明显减轻,护理满意度也会有所提升[6]。

综上所述,中医护理干预可以起到良好的护理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的慢阻肺症状,提升患者治疗效果,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促进老年患者护理满意度提升,值得推广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石彩丽 , 张玲玲 . 中医护理干预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在慢阻肺急性发作期中的临床效果 [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 2018, 3(12): 161-162.

[2] 江晓琼 , 黄彩花 , 张旭梅 , 等 . 中医护理技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冬病夏治中的运用研究 [J]. 中医临床研究 , 2020, 12(16): 121-123.

[3] 李丽珍 . 中医护理干预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在慢阻肺急性发作期中的临床效果 [J]. 心理月刊 , 2020, 15(12): 142-142.

[4] 冯乐香 , 杨建 , 刘艳 . 中医护理方案在慢阻肺急性发作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J]. 中国社区医师 , 2020, 36(12): 136-137.

[5] 胡艳 . 中药穴位贴敷联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观察与护理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 2017, 17(16): 212-212.

[6] 王辉凡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中医护理临床观察 [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 2019, 17(22): 138-140.

猜你喜欢
中医护理干预临床效果
中医护理干预对缓解缺血性疼痛的影响效果探讨
对社区老年人痰湿质体质施行中医护理干预的观察
中医护理干预在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中的效果探讨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
中医护理干预在CT增强检查患者中的作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