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

2021-01-01 11:07丘广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21期

【摘要】目的:利用对比分析的数据,对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方法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及精神状态的影响分析,希望由此得到最后各自影响的程度的结果。方法:将2019年全年我院治疗的老年骨科手术患者122例进行数据分析,对比两组方法治疗后的数据。观察比较患者的情况。结果:椎管内麻醉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术后认知功能、苏醒时间早于全麻照组;椎管内麻醉组的精神状况和认知状况的恢复比后者研究组好。结论:椎管内麻醉方法是优于全麻的效果的,适用于老年骨科手术患者群体,降低后遗症的发生率,尽快让患者恢复健康的生活。

【关键词】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老年骨科;术后认知功能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249(2021)21-0047-02

近年来,老年骨科手术疾病的老年发生率呈现出显著快速上升的变化趋势,老年骨科患者随着其年龄的增大,骨质疏松症等情况出现的发生概率也较大,出现骨折的可能性也在增加,由于椎管内器官功能的明显减退往往会导致患者缺乏对老年骨科手术的耐受性,术后的精神状态普遍不佳。随着现代医疗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提高,近年来主要是采用椎管内手术的方式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进行麻醉治疗[1]。由于老年骨科手术患者的新陈代谢能力的降低以及椎管内器官功能的明显减退往往会导致患者缺乏对老年骨科手术的认知和耐受性,不同的椎管内麻醉治疗方式对老年手术患者的社会认知功能产生不同的影响[2]。本课题研究的报告主旨在于探讨椎管内器官功能麻醉、全身椎管内麻醉两种方式,那种对老年患者的术后影响小。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9年全年我院收治的老年骨科门诊及手术患者122例,将它们分成两组来比对。研究中要做好几个排除的条件准:①长期使用大量镇静药物者;②长期合并严重的心肾血管功能异常及心脑血管系统性疾病者;③长期合并自身免疫系统性疾病及严重的糖尿病者;④长期合并严重的精神疾病及中途治疗退出者。手术对照组患者数据如图

1.2研究方法患者均于术前30min 进行肌肉注射重比重氯地西泮8mg 阿托品0.5mg,对照组患者均于术后进入腰硬联合全身局部麻醉手术室后立即同时开放外周导气管和外周静脉导气通路,严密地监测对照组患者的基本生命力和基本病理体征。以下是数据对照:

1.3观察指标第一,对比一下两组病患手术里出血量和手术时间的问题。第二,将两组病患的术后时间分别1个半小时,2个半小时,5个半小时和11个半机24小时统计评分, MMSE 总分30分,从分数评估来看,分数指数越高病患的认知时更好的。第三,再需观察病患的低血压的发生指数和比率。

1.4统计学方法采用 SP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 x ±s)表示,进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两组数据比对,情况如下图:

3 讨论

人类的大脑是麻醉药物的靶器官,所以,使用麻醉药物是让大脑功能帮助恢复麻醉之前的现状,一旦患者的麻药药效过去,这期间即为药物已全部消融[3]。但是这个消融的比例并非百分之分,有关研究数据统计显示[4],当前社会做过麻醉手术的老年患者仍然有28%的老年患者可能会在术后出现一些后遗症,如认知障碍或记忆能力下降。根据临床研究结果表明[5],麻醉治疗药物的选择和使用可能会导致使老年患者的中枢神经递质出现异常,从而严重影响了大脑与神经元间的联系和可塑性,会在一定的程度上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身体记忆和功能。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老年骨科手术患者的大脑和身体认知功能渐渐出现衰退,所以手术麻醉治疗药物对其功能有较大的干扰和影响。老年手术骨折是目前老年人最常见的骨科疾病之一,根据目前的临床和医疗技术水平来说,手术麻醉治疗骨折是当今老年治疗该骨科疾病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式,然而什么样的麻醉治疗方式能更有效率地消除和减轻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的认知大脑功能的干扰和影响呢。MMSE 评分手术麻醉能够有效地排除患者的情绪和身体意识异常这两方面的决定性干扰和影响因素,更值得注重的一点就是对老年患者机体认知大脑的功能和身体认知的分析和测定[6]。因此,它的评分可以同时成为临床评价老年全身手术麻醉与椎管内麻醉老年骨科手术老年患者术后是否认识机体大脑功能的是否是受影响的重要指标。

术后认知性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生是由多种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与术后患者的年龄、术前的宣教等密切的相关,具体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其中麻醉的方式是较重要的几种影响心理因素之一[7]。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当患者的大脑处于过度麻醉的状态时,会直接造成患者脑部的供血功能异常不足,麻醉后的药物相互作用可以直接使得人类大脑的神经系统和胰岛素受体系统出现神经调节异常,正是这些因素,可能就有上述说的后遗症在部分患者身上出现。全身椎管内麻醉属于局部麻醉,通过药物注入到患者的椎管腔隙,使得神经传导系统被阻断,最后达到麻醉的效果,患者在此过程中可以自主呼吸,还因其能有效保持患者意识清醒,其术后对认知的影响相对较低,患者在术后出现其他并发症状的概率相对较低,可有效地推动术后的恢复,对术后的恢复相比于其他全身性的麻醉,其能有效减少患者的麻醉时间和药物的实际使用量,进而有效推动术后患者的恢复,降低对神经功能的严重损伤。因为老年进行的骨科麻醉手術患者本身的合并症比较多,所以在全身麻醉的操作过程中一定要尽量帮助患者选择较简易的全身麻醉的方式。患者在全身麻醉中一定要注意使用的麻醉药种类很多且麻醉的操作过。另外,老年患者年轻大了,身体各项功能肯定较于年轻人要差很多,医生在进行麻醉手术要注意跟家属讲清楚该麻醉的后遗症及手术说明书签字,因为一旦出现后遗症,对于老人的生活或多或少有所影响,甚至对身体健康的恢复也间接有所影响,导致住院期间加长,患者及家属的生活和资金压力增加,他们有可能产生抵抗和抱怨情况,因此,对他们事先说明是非常重要的,以免带来任何的麻烦和纠纷。

通过这次的研究我们发现,试验组骨科手术患者的老年骨科手术恢复时间和对照组的语言功能陈述恢复相对比较,试验组的时间要短于其他组。另外,经过分析,两组病患的精神情况评分相同,但是对术后设定的几个时间点统计结果来看,对照组的时间均明显远短于其他对照组;在手术前,两组的患者对于MMSE 的评分间MMSE 的评分间明显低于其他试验组的患者。所以,两者对比后,进一步论证了椎管内麻醉对于减少手术恢复时间和语言恢复时间更好。另外,对身体其他器官和功能的恢复也非常小,安全可靠,各医院都可以进一步推广使用。

因此,综合上述层层论述,作为骨科手术的麻醉医生,在开展手术前,应该分别考虑老年人的情况,优先选用椎管内麻醉方式,以减少多种后遗症的出现,避免后期老年患者的记忆认知功能有所障碍,促进老年病患逐渐恢复而不受后遗症的困扰,影响后期的生活质量。选用病患椎管内麻醉的方式,是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它相对其他方式安全可靠,减少患者及家属的经济和生活压力。

参考文献

[1] 刘新伟.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精神状态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山东医药 , 2012, 52(10):47-48.

[2] 劉化文.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精神状态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 2016, 8(6):46-47.

[3] 李新帅, 孟帆.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对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精神状态、认知功能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 2020, 47(01):107-109.

[4] 李妮妮.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精神状态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医疗装备 , 2020, 33(02):74-75.

[5] 张树环.全身麻醉与椎管内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7, 17(65):60-61.

[6] 周海欧.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精神状态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医临床研究 , 2019, 11(09):131-132.

[7] 刁文波 , 丁登峰 , 张耀贤 , 等.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对老年胃肠外科患者术后精神状态及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J].系统医学 , 2020, 5(14):59-61.

作者简介:丘广(1981.12-),男,汉族,广西玉林人,本科学历,中级职称,研究方向:临床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