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

2021-01-01 11:07汪晓建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21期
关键词:胃肠功能结直肠癌腹腔镜

汪晓建

【摘要】目的:研究结肠癌患者应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70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比对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及相关指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77.14%),观察组(97.14%)治疗总有效率更高(χ2=4.590, 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t=7.052、 t=38.214、 t=13.417、 t=15.206、 t=12.826, 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胃动素、胃泌素水平更高,VAS评分更低(t=5.471、 t=3.750、 t=17.463, P<0.05);与对照组比较(25.71%),观察组(2.86%)并发症发生率更低(χ2=5.716, 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应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关键词】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胃肠功能;安全性;结直肠癌

[中图分类号]R735.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96-5249(2021)21-0049-02

结直肠癌早期未有明显症状,随着疾病进展,患者多表现为腹痛、腹胀和消化不良等,该病病因较为复杂,在许多临床实践中发现结肠息肉可发生恶变,一般认为,结直肠癌的发生与结直肠黏膜慢性炎症刺激具有密切关系,此外,遗传因素、饮食习惯等均是结直肠癌的主要危险因素[1]。据相关数据显示,结直肠癌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3位,死亡率的第6位。为降低病死率,临床多采用手术方式治疗结肠癌,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均为常用术式,可取得确切疗效,但不同术式的治疗安全性存在差异,需谨慎选择。本次选取70例结肠癌患者,研究其应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效果,报道见下。

1 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择取2017年5月~2020年9月规划为研究时段,并将该时段内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70例结肠癌患者纳入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均符合结肠癌诊断标准;(2)临床资料均完整,知情且签署同意书;(3)已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2)中途退出者;(3)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者;(4)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5)存在手术禁忌症者;(6)合并精神疾病者;(7)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入组病例中,对照组男25例,女10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为(56.15±2.81)岁。观察组男25例,女10例,年龄48~78岁,平均年龄为(57.58±2.34)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P>0.05。

1.2方法 (1)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手术,常规麻醉,对应患者腹部正中线行常规探查,确认腹腔情况,采用纱布条对近端肠管进行结扎,分离血管后彻底清扫淋巴结;结扎根部血管,将肠管部分切断并缝合固定;完全切除病灶后,逐层缝合吻合口;全面检查患者血运情况,对腹腔进行充分冲洗后,常规放置引流管,缝合切口。(2)观察组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指导患者采取平卧体位,维持头低脚高位,在肚脐下方作一切口,将10mm 套管经切口插入,建立人工气腹,维持气腹压力为12mmHg;于病灶部位作3个穿刺孔,将腹腔镜设备置入患者腹腔,对腹腔情况进行全面探查,明确病灶部位、形態和大小等;采用纱布结扎回肠末端和横结肠,再剪开回盲部外侧腹膜,于保护十二指肠条件下,切断结肠韧带,并将为结肠韧带切除,拉近肠系膜后,采用钛夹将所有血管根部进行结扎。

1.3观察指标比对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及相关指标情况。(1)治疗效果: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为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为有效;临床症状未见好转甚至加重为无效[2]。(2)治疗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3)并发症:包括肠梗阻、吻合口瘘、切口感染和深静脉血栓。(4)胃肠功能指标:治疗前后,于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患者3ml 外周血,经离心处理后储存备用,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胃泌素和胃动素水平 [3]。(5)疼痛评分:治疗前后,依据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0分为无痛,10分为无法忍受的剧烈疼痛,评分高低与疼痛程度成正比[4]。

1.4统计学计算该次研究中所包含统计、分析、运算过程均采用统计学专业软件(SPSS21.0)处理。统计运算过程中组间数据(计量资料: x ±s 表示;计数资料:%表示)对比差异分别采用 t及χ2检验。所得结果值则采用P表示,当P<0.05时,提示结果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疗效对比与对照组比较(77.14%),观察组(97.14%)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见表1。

2.2两组治疗情况对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见表2。

2.3两组胃肠功能指标及疼痛评分对比治疗前,两组胃动素、胃泌素水平和VAS 评分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胃动素、胃泌素水平和VAS 评分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胃动素、胃泌素水平更高,VAS评分更低(P<0.05)。见表3。

2.4两组并发症情况对比与对照组比较(25.71%),观察组(2.86%)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见表4。

3 讨论

结直肠癌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的一种,具有病情严重、进展迅速等特点,包括来自降结肠、升结肠和乙状结肠等恶性肿瘤,以乙状结肠最为多见,占比约为 32%-34%。目前,临床多采取手术方式治疗结肠癌,常用术式为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均可取得一定疗效,但开腹术式的创伤性较大、术中出血量较多,不利于改善患者预后[5]。腹腔镜术式因其具有创伤性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和操作简单等优势,逐渐成为结直肠癌根治术的首选术式。

本次研究结果提示腹腔镜手术相较于开腹手术,临床疗效更显著,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可有效缩短患者术后康复时间;同时,腹腔镜手术可有效改善患者胃腸功能,控制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并减少并发症情况,以确保治疗安全性。究其原因,腹腔镜手术可避免对组织的过度牵拉,以预防组织损伤,进而降低对血管、组织和神经的误伤风险,达到减少并发症情况的目的[6]。同时,腹腔镜具有清晰视野,可准确显示病灶部位、大小和形态等,以减少手术过程的盲区,达到减少术中出血量的目的。此外,腹腔镜手术可最大限度避免对周围脏器、组织损伤,同时避免对胃肠道的反复牵拉,以减少胃肠道应激反应,有助于术后胃肠功能的早期恢复。

综上所述,结直肠癌患者应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患者康复时间,减少并发症情况。

参考文献

[1] 李欣慧 , 佐志刚 , 蔡晓军 , 等 . SBRT 联合 FOLFIRI 对比 FOLFOXIRI转化治疗结肠癌肝脏寡转移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J].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 2020, 39(05): 457-462+476.

[2] 张建荣 , 詹发杰 , 曾欢 . 腹腔镜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 114 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研究 [J]. 中外医疗 , 2020, 39(28): 52-54.

[3] 何志国 , 于千乐 . 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结合贝伐单抗治疗结肠癌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J]. 中国现代医生 , 2020, 58(22): 52-54.

[4] 林秋疃 , 席浩 , 幕星 , 等 . 粘连松解术结合 D3 根治术用于老年结肠癌合并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治疗 [J]. 空军医学杂志 , 2019, 35(06): 478-481.

[5] 曹羽 , 龚航军 , 韩刚 , 等 . 不同腹腔镜手术时机对结肠镜下支架置入术后择期腹腔镜治疗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疗效的影响 [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 2019, 18(24): 2676-2678.

[6] 赵德明 , 裴国庆 , 张应开 , 等 . 不同手术方式对老年结肠癌病人炎性因子、应激及胃肠激素的影响 [J]. 实用老年医学 , 2019, 33(12): 1176-1179.

猜你喜欢
胃肠功能结直肠癌腹腔镜
益生菌与常规抗病毒治疗联用对小儿轮状病毒感染疗效及对机体胃肠功能的影响观察
腹腔镜疝修补与传统开放疝修补的比较
腹腔镜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腹腔镜下胃袖式切除术在基层医院的运用
系统化护理对阑尾炎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评价
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的临床观察
结直肠癌术后复发再手术治疗近期效果及随访结果分析
对比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大腹皮调节胃肠功能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快速康复外科对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护理的指导意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