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冬胰岛素 30 联合二甲双胍治疗 2 型糖尿病的疗效

2021-01-01 16:39葛俊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21期
关键词: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

葛俊

【摘要】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联合应用门冬胰岛素30、二甲双胍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以我院64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2例接受门冬胰岛素30治疗,联合组32例则另外联合应用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与组内治疗前比较,治疗3个月后联合组、对照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更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联合组各项血糖指标水平均更低(P<0.05)。联合组治疗期间低血糖发生率为3.13%,低于对照组18.75%;联合组治疗后血糖达标时间为(6.82±2.46)天,短于对照组(9.82±3.17)天(P<0.05)。联合组治疗期间副反应发生率为9.38%,与对照组6.25%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30与二甲双胍联合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中可实现血糖水平更有效控制,缩短血糖水平达标时间,减少低血糖的发生,同时用药安全性有保证。

【关键词】2型糖尿病;门冬胰岛素30;二甲双胍;血糖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96-5249(2021)21-0065-03

糖尿病是内分泌科发生率最高的一类代谢性疾病,尤以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最高,2型糖尿病的发生被证实与生活方式存在紧密联系,近些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呈现出不断升高趋势[1]。2型糖尿病是因为胰岛素分泌或作用障碍而导致一种疾病,主要疾病特征为血糖持续高水平[2]。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如果长期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容易引发肾脏、神经、心血管相关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可能威胁生命安全[3]。临床至今未发现针对2型糖尿病的根治方法,主要治疗原则为控制血糖水平、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减轻疾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4]。门冬胰岛素30、二甲双胍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均有应用,但关于两者联合应用于治疗中的效果与安全性还未得到統一结论。本研究具体选择我院64例2 型糖尿病患者,分析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在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1 对象及方法

1.1研究对象以我院2018年1月~2020年7月 64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对象,(1)纳入标准:①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5]:空腹血糖≥7mmol/L,餐后2h 血糖水平≥11.1mmol/L,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在7.5% ~11.0%之间;②年龄18岁;③男女不限;④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⑤通过所在医院的伦理审批。(2)排除标准:①1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②合并糖尿病相关急性并发症;③对研究药物过敏;④哺乳期女性;⑤严重心肝肾肺脏器疾病。随机数字表法将64例患者分为2组,联合组32例,男18例以及女14例,年龄平均(60.23±12.19)岁,年龄:40至 80岁;对照组32例,男 15 例以及女17例,年龄平均(58.96±11.43)岁,年龄:38至78岁。2组年龄、性别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两组入院均接受常规检查,包括血尿常规、血生化、胰岛素自身抗体、胰岛细胞自身抗体、胸部X 线片、心电图、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所有患者均接受医护人员进行健康宣教,介绍2型糖尿病相关知识,运动、饮食方案调整方法,指导患者掌握血糖自我监测的方法以及胰岛素注射的方法,增加患者对低血糖的认识,了解低血糖的识别方法及处理方法。(1)对照组选择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国药准字:S20133006诺和诺德制药有限公司)进行治疗,每天早餐前、晚餐前注射一次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初始剂量控制为0.4 U/(kg·d),早晚的剂量分配为(1~2)∶ 1,指导患者做好三餐前血糖水平、三餐后2h 血糖水平、睡前血糖水平、夜间血糖水平的监测,后期血糖控制处于平稳状态后适当减少监测次数。治疗期间依照患者血糖水平间隔 2~3天进行一次胰岛素剂量的调节,直至患者血糖水平至目标值:餐前血糖水平4.4~6.1mmol/L,餐后2h 血糖水平4.4~8.0mmol/ L,糖化血红蛋白水平≤7.0%,对于老年患者(超过65岁)餐前血糖水平4.4~7.2mmol/L,餐后2h 血糖水平4.4~10.0mmol/L。等到血糖达到目标水平后逐渐减低胰岛素用量,当用量减少到<4U 则停药。(2)联合组在上述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二甲双胍(国药准字: H20094132深圳市中联药有限公司)治疗,初始剂量每天早晚服用 1次,每次服用0.5g,持续该剂量一个星期后如果患者没有胃肠道不良反应表现增加剂量为每天早中晚服用一次,每次服用0.5g。持续治疗3个月后对比疗效。

1.3评价指标  (1)血糖水平:分别在治疗前、治疗3个月结束后测定一次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2)低血糖:比较两组治疗期间低血糖发生率,低血糖判断标准:血糖水平≤3.9mmol/L。(3)血糖达标时间:即从参与本研究第一次用药的时间一直到血糖持续处于达标范围内的间隔时间。(4)安全性:比较两组用药期间恶心、腹胀、腹泻、排气增加各药物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方法数据利用 SPSS 23.0分析,计数资料表示为[n(%)],计量资料表示为( x ±s),检验经χ2、t 完成, P<0.05为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血糖水平联合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各项血糖指标水平均有下降,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3个月后各项血糖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 1)。

2.2低血糖、血糖达标时间联合组治疗期间低血糖发生率为3.13%,低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18.75%;联合组治疗后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 2)。

2.3安全性联合组治疗期间副反应发生率为9.38%,与对照组副反应发生率6.25%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3。

3 讨论

2型糖尿病发生常常伴随胰岛素缺乏,所以治疗上时常选择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初始治疗阶段首选预混胰岛素或者基础胰岛素,其中预混胰岛素因为能同时控制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加上用药安全性良好,因此被选择度更高[6]。本研究治疗中应用的门冬胰岛素30中可溶性门冬胰岛素占30%,精蛋白门冬胰岛素占70%,不仅可维持患者基础胰岛素在稳定水平,同时可满足患者餐时胰岛素需求[7]。该类胰岛素用药后10分钟即能吸收,40 分钟左右就能达峰值水平,同时用药后能迅速降低餐后血糖水平,因为精蛋白门冬胰岛素可以提供生理基础胰岛素量,加上快慢结合可与生理胰岛素分泌模式接近度更高,所以用药可使葡萄糖毒性减低,另外该类胰岛素可选择在就餐前、后、中任何时间注射,用药灵活,用药后代谢迅速,因此可保证良好安全性[8]。本研究另外应用的二甲双胍为糖尿病指南中推荐使用的胰腺降糖药,用药后可对肝糖生成、输出形成抑制,还可提升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率;该药物可使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得到强化,使心血管并发症发生风险减低;该药物能够对脂肪分解形成抑制,对胰岛素抵抗情况形成改善。本研究联合组通过联合上述两种药物治疗,经两种药物不同作用机制的协同发挥,实现整体疗效的进一步提升。

联合组与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比较,血糖各项指标水平均更低,联合组治疗后血糖达标时间较对照组更短(P<0.05),表明在胰岛素基础上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可更有效降低血糖水平,同时血糖控制效果发挥更迅速,因而患者血糖可更迅速下降至正常范围。本研究联合组治疗期间低血糖发生率为3.13%,低于对照组18.75%(P<0.05),而治疗期间副反应发生率为9.38%,与对照组6.25%差异不大(P>0.05),表明选择二甲双胍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不仅不会增加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同时还能减少治疗期间的低血糖表现,维持更高的整体用药安全性。

综上所述,2型糖尿病治疗中门冬胰岛素30与二甲双胍联合用于可更有效控制血糖水平,缩短血糖水平达标时间,减少低血糖的发生,同时用药安全性有保证。

参考文献

[1] 王若梅 , 陈婧 , 雷远 , 等.2型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后胰岛β细胞功能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医药 , 2020, 24(9):1806-1810.

[2] 唐莫宗 , 黄堃 ,吕国红 , 等.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应用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的临床治疗效果[J].空军医学杂志 , 2020, 36(4):325-328.

[3] 方晨圆 , 杭宇 , 陶少平.西格列汀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早期大血管病变的炎性因子的影响[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 17(4):143-146.

[4] 张伟 , 何斐 , 王文 , 等.利拉鲁肽与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 , 2018, 13(12):1853-1856.

[5]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 2018, 38(04):292-344.

[6] 王艳妮 , 张逢 , 胡杰 , 等.门冬胰岛素30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对血糖、血脂、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J].西部医学 , 2018, 30(8):1191-1194.

[7] 张文 , 栾家杰 , 刘俊 , 等. SLC47A1基因型在预测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中的应用[J].临床与病理杂志 , 2020, 40(7):1788-1793.

[8] 卢琳 , 何杰 , 李培培 , 等.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合并 OSAS 療效及安全性的 Meta 分析[J].疑难病杂志 , 2020, 19(8):778-784.

猜你喜欢
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
急诊护理干预对妇科急腹症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您对低血糖的这些看法 原来都是错的
急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昏迷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胰岛素种类那么多,别再傻傻分不清
胰岛素拆封前后保存有别
胰岛素笔有哪些优缺点?
糖友,当心低血糖突袭
糖尿病患者当心酒后低血糖
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